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快速检测专区 » 检测动态 » 正文

《GB 4789.30-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变化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9  来源:实验助手
核心提示:《GB 4789.30-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变化解读
     封面
 
  变化:标准删除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解读:这是2012年之后的固定做法。
 
  变化:修改了发布单位名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存在的问题:
 
  没有具体写出来对于设备和材料有修改,以及协同溶血改为可选项。
 
  以往历次版本也全部被删掉了。
 
  1 范围
 
  变化:增加了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解读:其中第三法比较适用于目前国内食品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的那一些食品,可以防止本底的干扰。
 
  2 设备和材料
 
  变化:主要是对于标准菌株明确了相应的菌株号或等效菌株。
 
  存在的问题:
 
  2.16 或其他产β-溶血环金葡菌,名词使用不当。应该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全称。
 
  2.18 小白鼠描述有点儿不同。一般应该是:“ICR小鼠:体重18 g~22 g”。原来是16 g~18 g。
 
  这个章节遗漏了后续需要使用的相差显微镜、离心机、涂布棒。
 
  3 培养基和试剂
 
  存在的问题:
 
  3.10 5%~8%羊血琼脂,这个写法跟5.4以及A.8的培养基名称不一致。
 
  3.12 过氧化氢试剂一般都是习惯描述为过氧化氢溶液。
 
  3.14 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这个属于复制粘贴错误,因为鉴定系统肯定不是培养基和试剂,并且在设备和材料的2.19里面已经描述过了。
 
  另外,缺少了生理盐水、半固体琼脂。
 
  4 检验程序
 
  变化:检验程序图中,改了倒数第四个格子。TSA-YE培养时间改为18 h~24 h。
 
  解读:这个改变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
 
  5 操作步骤
 
  这个章节小改动不少。
 
  5.1 增菌
 
  变化:LB1增菌时间增加了±2 h限制。LB2培养时间从原来的18 h~24 h改为24 h±2 h。
 
  5.2 分离
 
  重点:这个步骤的关键在于规定是“接种李斯特氏菌显色平板和PLACAM琼脂平板”。一般多数实验室常常仅仅使用单一的培养基分离。实际上,同时使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可以利用显色培养基抑菌力稍弱但是容易识别,PALCAM琼脂抑菌力强但生长差一些的缺点。两者可以相互弥补。
 
  5.3 初筛
 
  变化:挑取菌落数量改为3~5个。
 
  重点:木糖鼠李糖初筛很重要,李斯特氏菌属中,仅有部分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会有相同结果,但是很容易通过溶血试验区分。
 
  5.4 鉴定
 
  这个部分标题有点儿怪,把可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系统等放在这里似乎有点不合适。但是意思也很明确了,就是如果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就可以不用做下面那些烦琐的生化项目了。另外,仪器设备供应商可以关注一点,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不再描述生化鉴定,也就是给其他仪器设备一个新的空间。
 
  5.4.1 没有变化。观察时,可以用油镜或相差显微镜,这个相差显微镜在2 设备和材料部分里面遗漏了。
 
  变化:5.4.2 增加了如果伞状生长不明显,可以继续培养5 d再观察结果的规定。
 
  变化:5.4.4 强调了使用新鲜的羊血琼脂。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增加了斯氏李斯特氏菌作为阳性对照。这里出现了“单增李斯特氏菌”这样的缩略词,在标准中出现不太合适。另外,增加了结果不明显,放置4℃冰箱再观察。这个做法,可以使溶血环更加明显,容易观察。但是2.1规定的是2~5℃冰箱,所以这里的4℃冰箱是描述有错误。
 
  增加了也可用划线接种法,但是,一般划线后溶血效果不会很容易观察。
 
  变化:5.4.5 协同溶血试验改为可选项是这个版本标准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解读:主要原因也就是这个条款最后增加的一句话,少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也会跟马红球菌有协同溶血现象。
 
  协同溶血试验的培养温度由原来的30℃改为36℃。冰箱温度使用4℃也不符合前面仪器设备的规定。
 
  表1相应删除了协同溶血的结果描述。
 
  重点:对于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的实验室来说,按照本标准可以完全不用做溶血试验,但是,只有API李斯特氏菌鉴定条才是金标准,用自动鉴定系统的,还是需要做一下溶血试验来证实的。
 
  5.5 小鼠毒力试验
 
  还是可选项。培养温度也是把30℃改为36℃。条款中,同时使用了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全称和简称,感觉不够严谨。
 
  因为涉及动物实验室管理,多数微生物实验室基本都是放弃这个可选项。
 
  7 操作步骤 第二法
 
  存在的问题:
 
  7.1.1 “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这个称字,可以删除。毕竟样品还有以体积取样的液体。
 
  7.1.2 要求用无菌试管反复吹打,这个做法建议实验室避免。因为第二法用于目标菌含量高的样品,吹打容易形成气溶胶,单增李斯特氏菌容易通过气溶胶导致实验室感染。
 
  11 操作步骤 第三法
 
  重点:11.2.1 规定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培养基。如果样品稀释液不是正好10 mL,则会导致抑菌剂比例失调。实验室应该关注。
 
  附录 A
 
  A.8 应该描述为羊血琼脂。跟前面对应。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