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快速检测专区 » 检测动态 » 正文

《GB 4789.10-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变化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29
核心提示:《GB 4789.10-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变化解读
   封面
 
  变化:标准删除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解读:这是2012年之后的固定做法。
 
  变化:修改了发布单位名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变化:删除了10%NaCl胰胨大豆肉汤
 
  解读:前言的部分写得比较简单,仅写明了替代的各标准,但是标准的主要变化没有都写出来。因为删除了10%NaCl胰胨大豆肉汤,导致标准中大多数的检验步骤都有修改,全部写出来有点儿难度。
 
  变化:主要的修改,还包括设备和材料、结果计算。特别是结果计算环节,对于结果影响很大,没有在前言说明,容易让使用者误读。
 
  变化:以往历次版本也全部被删掉了
 
  1 范围
 
  变化:删除了2010版本第三法适用于“而杂菌含量较高”食品检验的描述。
 
  2 设备和材料
 
  变化:2.3 恒温水浴箱的要求由37℃~65℃改为36℃~56℃。
 
  解读:主要是为了跟正文里面的使用温度相对应。
 
  变化:2.10 把原来的注射器改为涂布棒。
 
  存在的问题:还缺少A.3.2需要的过滤装置和A.5需要的离心机。
 
  3 培养基和试剂
 
  变化:删除了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
 
  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 3.6 “稀释液:”几个字有点多余。因为 3.9 无菌生理盐水也可以是稀释液。
 
  4 检验程序 第一法
 
  图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程序
 
  变化:主要修改Baird-Parker平板的培养时间为24 h~48 h。
 
  存在的问题:
 
  1、第二个格子里面,“Baird-Parker平板,血平板”之间应该是“和”。也就是跟正文5.3相同,必须同时接种两种培养基。
 
  因此,“观察溶血”这个环节必须上升一格,也就是先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
 
  2、个人认为,图1标题应该改成“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程序”,与第一法名称对应,与图2、图3有所区别。
 
  5 操作步骤
 
  变化: 5.1到5.5,除了排版的变化和删除了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液外,变动不大。修改Baird-Parker平板的培养时间为24 h~48 h。
 
  变化:初步鉴定中,修改了菌落特征的描述。
 
  变化:5.5.2挑取可疑菌落数量修改为至少5个(少于5个全选)。
 
  解读:这样的修改,当然比较保险,但是给实验室带来了比较多的麻烦。
 
  另外,血浆凝固酶实验,要求用阳性和阴性菌株作为对照。多数的实验室在这个步骤缺少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菌株(一般使用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关于用于血浆凝固酶的商品化的试剂,现在一般用的是乳胶凝集试剂盒。
 
  7 检验程序 第二法
 
  第二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计数法,比第一法和第三法,名称上多了个“法”字
 
  变化:主要是培养的时间,根据新的增菌液,时间变为24 h~48 h。
 
  存在的问题:倒数第二个格子里面描述为“计数及鉴定试验”,与正文里面的标题不符。
 
  8 操作步骤
 
  变化:8.1 样品的稀释,增加了生理盐水,可作为稀释液。
 
  解读:实验室多了一种选择。
 
  变化:8.2 样品的接种,这里用无菌涂布棒代替了原来规定的L型棒。
 
  解读:也是让实验室可以多一些选择。
 
  变化:8.3 修改了培养时间。
 
  变化:8.4 描述跟第一法一样,对于典型菌落特征,有一定的修改。
 
  9 结果计算
 
  这个章节看起来变动不起眼,但是有了很大的技术变化,也就是把原来所有的菌落数20到200 CFU之间,改成了典型菌落数在20到200 CFU之间。
 
  个人感觉仅仅以观察到的典型菌落数量来计算,那么其他的干扰杂菌的菌落数量很高的时候,必然会对计数造成明显的影响。建议大家认真学习这个变化。
 
  公式1的注释也有部分变化,将血浆凝固酶改成了鉴定,描述更准确了。
 
  10 报告
 
  变化:删除了根据BP平板典型菌落数量一句话。
 
  11 检验程序 第三法
 
  变化:图3里面,中间第三个格子里面改为7.5%氯化钠肉汤,相应地培养时间改成18~24小时。
 
  12 操作步骤
 
  变化: 12.2.1 把增菌液改为7.5%氯化钠肉汤,同时增加了如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7.5%氯化钠肉汤。
 
  解读: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这个盐浓度问题。即如果希望添加2 mL样品稀释液,用这样的双料,意味着氯化钠浓度可能过高,实验肯定失败。
 
  存在的问题:
 
  12.3 典型菌落确认,这个标题与图3里面的鉴定试验不符。
 
  附录 A
 
  存在的问题:
 
  A.2.1 豆粉琼脂没有写清楚配方。
 
  A.4.1 胰蛋白质胨多了一个质字。
 
  附录 B
 
  存在的问题:
 
  B.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ELISA检测试剂盒,应该是葡萄球菌肠毒素ELISA试剂盒。
 
  B.2.3 离心机,缺8000 r/min
 
  B.2.5 滤器:滤膜孔径0.2微米,其实应该是0.22
 
  B.5 生物安全
 
  这个条款感觉比较多余。葡萄球菌肠毒素危害并不是太严重,而且总则已经规定了微生物实验室在二级或以上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等行为。
 
  附录 C
 
  注1 “】、每个稀释度” 前面的顿号应该是逗号。
 
  总结
 
  总体来说,这个标准主要是因为2008版本参照美国FDA的方法增加了10%胰胨大豆肉汤以来,发现该增菌液使用效果确实不好,目标菌生长差,所以把增菌液统一改成了7.5%氯化钠肉汤,并且每个部分因此而相应的改变,还有就是第二法平板计数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菌落的平板来计数,别的部分的修改并不多。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