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质量管理 » 正文

浅谈车间入口危害控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核心提示:按照一般惯例,傻妞的开篇都要强调一下,傻妞本是做技术的,奈何阴差阳错的跑到质量这条道上来瞎折腾一翻。
   按照一般惯例,傻妞的开篇都要强调一下,傻妞本是做技术的,奈何阴差阳错的跑到质量这条道上来瞎折腾一翻。
 
  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傻妞看来,质量很简单,无非就是不缺斤少两、不违规添加、不欺上瞒下、没违背法律法规就够了,没什么技术含量。一个本就学食品工程,做技术出生的,做这个质量岂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阴差阳错的接触到质量这一块,才知道还有个叫体系的东西,在体系建立之初还有个叫SSOP的东西,还有那啥,叫什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还有那啥,叫什么食品卫生通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自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开始学习质量管理后,后才发觉,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连质量的冰水一角都算不上。
 
  只有以初学者的低姿态去亲近它,学习它,了解它,才能报你以安全(自身法律法规合规性安全,消费者人身安全)
 
  扯了半天,仿佛跑偏了!强行拽回来-----食品安全中的生物性危害,也就是微生物控制是最普遍,也是最难控制的。如果再加上工厂基础实施设备条件不足,要真正严格意义上控制生物危害就更显得力不从心。但是不能说力不从心就不管吧,国家隔三差五的市场抽检信息公布出来就是一个无形的警钟,万一榜上有名了,那就够的你收拾了。
 
  要控制生物类危害或者说其他类危害,肯定是整个食品链上所有组织的沟通协作,才能完全保证,但缩小到生产加工环节,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本环节,预防引入或控制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浅谈一下车间入口的预防性引入措施。很多稍微小点的工厂其实都没有工作服的集中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毕竟要投入建一个清洗间、再建个消毒间、再安排一个衣服处理人员,这一部分的开支还是有点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想其他办法控制车间入口处的危害。一次性的大投入老板不同意,就只能多次少量的投入入手了:
 
  进门更衣,毫无疑问,白大褂就是自己洗了拿来挂在更衣室紫外杀菌的。每人至少两套,速干。更衣后,卫生打扫人员(一岗多能)用滚筒式刮毛器(便宜不是点吧点)负责对进入车间人员衣物表面进行滚筒式粘除,除去可能存在的异物,检查通过后,出门口正上方悬挂一个感应式风幕(比风淋设备便宜N倍),二次保证去除可能性异物或附着的微生物。
 
  更衣后换鞋,换鞋处弄个鞋子预冲洗水龙头(引入一股水就解决了),洗去鞋上可能存有的明细污渍,再进入鞋子消毒池。鞋子消毒池环绕手部消毒水龙头,保证手在浸泡、消毒的时间段,鞋子依然处于消毒池中(消毒池稍微大点,就扩大点面积,每次多放点水,费用低的很)。
 
  手消毒后,烘干,进入喷淋式消毒间,将两边的门设置成感应的,喷淋消毒时间到后才能开启另一侧的出口(一套喷淋装置也就几千块钱)。喷淋剂是次录酸钠稀释剂。在喷淋的过程中既有杀灭身上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再次起到吹除异物的作用。
 
  滚筒、风幕、鞋子预冲洗、扩大化的鞋子消毒池、消毒剂喷淋间的组合使用替代老板不愿一次性投入的尴尬,依然解决问题。
 
  浅谈,浅谈,浅谈,再加上生产现场一系列的配套工作,仅提供人员带入车间相关危害的措施,要保证食品安全,作为质量人,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很多……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