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酒的“名声”为何毁誉参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提示:年8月22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杂志《生物医学中心—医学》发表的一篇论文确认了饮酒的益处:适量饮酒降低冠心病风险。可是,一天后《柳叶刀》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却证明了饮酒的坏处:一滴酒,损健康。其潜台词是:无论饮酒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今年8月22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杂志《生物医学中心—医学》发表的一篇论文确认了饮酒的益处:适量饮酒降低冠心病风险。可是,一天后《柳叶刀》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却证明了饮酒的坏处:一滴酒,损健康。其潜台词是:无论饮酒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上述两篇论文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合理,因为喝酒的益处会被坏处抵消。也就是说,虽然饮酒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但却能提高过早死亡率。奇怪的是,该文涉及的早死率竟然把交通事故与自残的致死率统计在内。这个权威期刊的说法俨然为饮酒健康效应“盖棺论定”。
 
  从以往研究报告来看,饮酒对健康的影响从来就没有一致的结论,有的说有益,有的说有害。其中不乏让人吓破胆的,如4月14日《柳叶刀》有文章说,多喝一杯酒,少活半小时;也有让人乐开怀的,如7月18日《男科学》有文章说,适量饮酒能改善精子质量提高生育能力。
 
  还有几年前得出的饮酒有益的结论,如适量饮酒降低糖尿病风险(2014年1月发表于《糖尿病学》),而几年后却变成饮酒有害的结论,酒精可造成干细胞DNA不可逆损伤(2018年1月发表于《自然》)。即使是对癌症的影响,也有完全相反的结果。例如,饮酒与食道癌成正相关,但与前列腺癌和肺癌成负相关。
 
  总之,饮酒与健康的关系迄今仍然扑朔迷离,喝不喝、喝多少,让人无所适从。对于一些相信饮酒有益健康的人来说,所谓“法国悖论”——法国人心血管病发生率低归因于葡萄酒饮用量多——让他们深信不疑。相反,对于另一些认为饮酒有害健康的人而言,利益冲突下得出的图利酿酒行业的结论不可信。
 
  喝红酒,无关酒精
 
  红酒有益于健康恐怕不能与酒精挂钩——它的酒精浓度很低,不足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归因于其中所含的大量多酚类抗氧化剂,尤其是白藜芦醇。不过,有人以葡萄酒里白藜芦醇含量极低为由,认为它不可能发挥很强的保健作用。
 
  殊不知白藜芦醇是一种信号刺激分子,具有瀑布放大效应。白藜芦醇被鉴定为SIRT1激活剂,可以协同AMPK发挥抗衰老效应。2018年3月19日《科学报告》发文指出,白藜芦醇还有性激素样活性,可诱导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表达,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为“法国悖论”作了一个合理的脚注。
 
  拉赞助,确有其事
 
  据《英国医学杂志》披露,2013~2014年间,美国国立酒精滥用及酗酒研究所竟然向5家酒商募集了6770万美元赞助费,用于研究每天适量饮酒是否降低5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发生率及过早死亡风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调查发现,研究团队与酒商接触“似乎有意设定科学前提框架,偏向证明适度饮酒对健康有益”。他们认为,这种做法触碰了伦理红线,宣布立即中止这项研究。
 
  图利益,并非通例
 
  《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贵阳医学院的署名论文,作者并不回避“软广告”之嫌,“点名道姓”地说“茅台酒可缓解二乙基亚硝胺引起的肝细胞肝癌形成”,显示研究团队“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畏非议的底气。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Claudia Kawas团队获得1700名90~99岁寿星的健康资料后,在2018年2月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SS)年度会议上披露,每天喝两杯啤酒或葡萄酒,能把早死率降低18%。这个结论并未指定这些酒的产地与品牌,似无受贿代言之嫌。
 
  益或害,因人而异
 
  目前,以人为对象得出的饮酒有益或有害的结论,几乎都来自流行病学大数据分析。由于遗传背景、饮食(水)情况、运动量等均未纳入人体试验分组依据,其所得结论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具体的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东亚人中,约有36%是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缺陷型,酒中乙醇氧化降解产生的乙醛无法彻底氧化降解成乙酸,于是就在体内蓄积,导致“红脸症”等系列醉酒反应,最终增大头颈癌风险。
 
  乙醛是明确的致癌剂,它使肿瘤抑制蛋白BRCA1和BRCA2失活,导致基因突变无法修复而致癌。有研究指出,喝酒红脸的人比不红脸的人易患食道癌。家族性BRCA基因缺陷型的乳腺癌患者对DNA损伤极其敏感,他们应该滴酒不沾。
 
  假如不区分ALDH2阳性或阴性基因型而研究饮酒与癌症的相关性,结论肯定不可靠,因为阳性者风险低,而阴性者风险高。可是,现有人体试验根本不按脸红和不脸红来分组,更不用说按基因型分组了,其结论显然不具有普遍意义。
 
  肠道菌的“黑箱”效应
 
  肉食含有的血红素、左旋肉碱和硫酸皮肤素等成分,可诱发肠道细菌机会性感染,从而直接发挥致病效应或刺激全身慢性炎症。例如,细菌代谢左旋肉碱生成的氧化三甲胺,可引起血管粥样硬化症。
 
  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关系密切,其致癌机理原来如此简单:促炎症细胞因子通过促进一氧化氮产生来抑制BRCA合成,造成活性氧诱导的基因突变不能被修复而致癌。
 
  每个人的肠道菌群组成不同,饮食引起的炎症程度也不同。若招募的志愿者患有严重的慢性炎症,则使研究结果的分析复杂化,难以分清癌症究竟是饮酒所致,还是慢性炎症引起的。
 
  一个设计周全的人体试验,至少须把志愿者的饮食习惯、肠菌组成和炎症程度作为分组依据,否则结论的可信度会大打折扣。可是,现有的人体试验都没有把肠道生态及炎症等个体因素考虑在内。
 
  因此,给饮酒与健康下定论为时尚早,当前国家颁布的饮酒量标准也暂不必修改,除非今后人体试验的纳入标准得到进一步规范。不过,喝酒脸红的人受酒精伤害的可能性高,饮酒时应三思而行、小心为妙。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