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食品生活 » 正文

嘴管不住,瘦身靠吐——催吐减肥有多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5  来源:南方周末
核心提示:这群人自称“吐儿”“兔子”“兔宝宝”“仙女兔”,年龄集中在12岁到25岁。受“以瘦为美”的影响,往往想办法通过催吐“清除”吃下的食物。
   这群人自称“吐儿”“兔子”“兔宝宝”“仙女兔”,年龄集中在12岁到25岁。受“以瘦为美”的影响,往往想办法通过催吐“清除”吃下的食物。
 
  催吐会导致腮腺肿胀,牙齿腐蚀,食道灼伤,胃液丢失,电解质紊乱。钾元素流失引发的低血钾症还会造成全身乏力,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柳叶刀》指出,欧盟约有2000万进食障碍患者,每6-7个年轻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进食障碍。每年产生的经济负担高达1万亿欧元,高于焦虑症和抑郁症。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南方周末实习生 嵇亦琳 宋炳晨
 
  责任编辑 马肃平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3日《南方周末》
 
  小木(化名)是一名在校学生,今年16岁,已经催吐三年了。
 
  一切都要从2017年那个炎热的暑假讲起。当时,小木想通过不吃晚饭的方法控制体重,但效果不是很好,月经也出现紊乱。后来,她试着饭后催吐,一个暑假过去,体重竟从144斤瘦到了124斤。
 
  从此,小木在催吐的路上越走越远。到了2018年下半年,她渐渐不满足于手动抠吐,开始打起“催吐管”的主意。
 
  和小木一样,这群人自称“吐儿”“兔子”“兔宝宝”“仙女兔”(注:“吐”与“兔”同音),还经常在豆瓣、小红书等社交网络平台上交流催吐心得。
 
  极端的减肥方式使一些人陷入了神经性贪食症的泥潭——这是进食障碍的一种类型,暴食之后的抵消行为(如催吐、过度运动等)反复折磨着他们。实际上,和小木一样依赖催吐的人并不少。百度的“催吐吧”有5万多人关注,累计发帖557万。
 
  “催吐会导致腮腺肿胀,牙齿腐蚀,食道灼伤,胃液丢失,电解质紊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陈珏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钾元素流失引发的低血钾症会造成全身乏力,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2017年,陈珏团队在上海某高校调研结果显示,女性疑似进食障碍患病率为2.46%,男性约为1.01%。2018年,团队在上海某女子职校调查发现,疑似进食障碍患病率高达13.45%。
 
  生理影响之外,催吐带来的精神压力也不可忽视。陈珏说,反复暴食和催吐的人群常有自责、内疚、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的倾向,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部分患者合并双向情感障碍(注:出现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情绪)、滥用酒精等。
 
  -1-
 
  靠吃宣泄,靠吐瘦身
 
  “催吐管”只是催吐的其中一种方式。南方周末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很多人通过手指抠喉、食用甜瓜蒂粉等方法诱导呕吐,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陈珏介绍,“吐儿”们往往是青少年和比较年轻的成年女性,年龄集中在12岁到25岁之间。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压力,年轻人有时候通过吃东西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受到“以瘦为美”的宣传影响,他们担心吃完后身材变胖,就想办法“清除”吃下的食物。
 
  两位有类似催吐经历的女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们都曾经非常在意自己的体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催吐以后,她们发现身体出现了问题。如今,她们都很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食,并开始寻求医生的帮助。
 
  在意自己身材的不止是普通人,还有镜头前的网红美食主播。
 
  2015年6月,日本美食主播木下佑香(Yuka Kinoshita)发布一则视频,视频中佑香声音甜美、外形娇小,却一口气吃下了三公斤炒面,这样的反差使该视频一炮而红。随后,国内许多主播也开始制作类似的“大胃王”吃播(注:指直播时一边吃下大量食物一边和网友互动)视频,并迅速在快手、抖音等平台走红。
 
  一些主播频繁发布吃播视频,食量惊人,身材却没有一丝变化。很多网友怀疑,美食主播们其实不是天生胃大能吃,而是通过催吐等方法“清除”了视频中吃下的食物,从而保持苗条的身材。
 
  (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截图/图)
 
  -2-
 
  催吐生意经
 
  有了需求,催吐管的买卖自然应运而生。
 
  从外表看,催吐管和普通塑料管几乎无异,但使用起来却颇有讲究。至今,小木已经经历了新手管、小管、超软小管,目前正在用超软中管。“新手管”直径最小,约10-12毫米,大管直径在15-17毫米,每家店的规格型号各有差别。
 
  南方周末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接触了多位淘宝卖家得知,这些“催吐管”长短、粗细、软硬不尽相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价格大多在30-100元之间,一根管子可以使用一个月左右。
 
  一位淘宝卖家还耐心建议记者先从“新手管”用起,慢慢换到大管。
 
  另一位自称原是做城市自来水系统的商家,在“商品详情”中这样写道,他们发明了“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害作用的管子”,可以帮助“吐儿”们催吐时无痛苦、不难受、不晕妆,“平均一个月能瘦十几斤”。
 
  危险的是,这些管子大部分都是厂家自制,很少做无菌处理,原材料包括医用塑胶、聚氯乙烯(PVC)、食品级硅胶等。
 
  一些塑料、硅胶制造公司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管状材料多用于药厂、酱油厂的传输管,或者像输液管或者呼吸管之类的医疗器械部件。对于这些管子被用作催吐管来辅助呕吐,这些公司表示他们并不知情。
 
  南方周末记者搜索发现,目前“催吐管”这个关键词已经被淘宝、拼多多等线上购物平台屏蔽。但通过熟人介绍、转发分享、线上群组等方式,交易仍在暗中进行。一些卖正常管子的店家可能夹卖催吐管。
 
  -3-
 
  舌尖上的精神疾病
 
  最近,不少网友涌进“催吐吧”“暴食吧”等催吐人群的网络聚居地,指责催吐的人是“呕吐怪”,心理扭曲,审美病态,控制不住自己饮食又懒得运动,才选择催吐。
 
  2019年8月22日,一位一直“潜水”的网友忍不住开帖回击道,有些人不了解真相就选择性建构事实,抢占道德制高点。
 
  不仅是普通人,甚至很多催吐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一种叫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的疾病。反复暴食和催吐的行为,正是进食障碍中神经性贪食症的典型表现。患者自身、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此类疾病。
 
  2016年,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篇文章指出,欧盟约有2000万进食障碍患者,每6-7个年轻女性中就有一人患有进食障碍。每年因此产生的经济负担高达1万亿欧元,高于焦虑症和抑郁症。
 
  陈珏团队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其所在中心接诊的进食障碍患者月均人次分别为122、144、184例。
 
  考虑到进食障碍已经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严重威胁着年轻人的身心健康,医学界也正在不断探索治疗进食障碍的可行性方案。
 
  2019年3月,陈珏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由于进食障碍会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紊乱,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患者本身、家庭和治疗动机评估等。神经性贪食症的标准化治疗,涉及营养康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包括监测患者的躯体并发症情况。
 
  目前,中国专门收治进食障碍患者的医院并不多,知名的主要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进食障碍诊治中心。
 
  发布于2015年7月的中国首版《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显示,当前中国进食障碍患者获得的医疗和服务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相关医生严重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病因预防“尚在起步阶段”。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