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三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食品与环境中不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的全球流行、耐药性及遗传多样性—陈锦强研究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9
核心提示:食品与环境中不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的全球流行、耐药性及遗传多样性
   陈锦强   研究员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温彻斯特工程和分析中心
 
  陈锦强博士现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DA)温彻斯特工程和分析中心合同研究员和Science Writing Solutions U.S.A. 兼职编辑。目前主要从事研发检测食品源致病微生物方法和食品源致病微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以及其抗药性和抗药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等的研究工作。陈博士曾在华南农业大学修读农学和植物生理生化的研究生,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6年由华南农业大学派往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和乔治亚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美国爱默里大学医学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从事分子药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并于1995—1998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BlumbergSchool of Public Health)从事致癌学和毒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自1998—2008,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Fox Chase癌症中心(Fox Chase CancerCenter)和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Medicine)任助理研究研员和助理研究教授,从事雌性激素致癌和乳腺癌的研究工作。陈博士首次发现一部份雌性激素受体(ERa and ERb)位于乳腺癌细胞的线粒体内,也是研究雌性激素受体调控线粒体呼吸链生成的开拓者。从2009至今,陈博士先后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事食品微生物和食品安全的合同研究工作,主要参与研发检测食品源致病微生物方法,并发展出检测用叠湨氮化丙锭(PMA)结合特异,灵敏RT-PCR法准确测定食品中大肠杆菌157:H7和沙门氏菌活菌。近年来参与研发和检核基于细菌噬菌体(Bacteriophage-based)的快速、准确、特异检测食品和环境中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活菌。陈博士对三阴乳腺癌和癌细胞代谢也有兴趣。陈博士获《Toxicological Sciences》杂志2001年度最佳论文奖(BestPaper Award)。现为《食品科学》英文摘要兼职编辑和《Food Sciences andHuman Wellness》杂志编委会成员。
 
  报告题目:
 
  食品与环境中不同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的全球流行、耐药性及遗传多样性
 
  摘 要:
 
  沙门氏菌是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能引起沙门氏菌病。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污染食品及环境引起的非伤寒性沙门氏菌病患者数量已接近13亿,每年导致超过60万人死亡(主要在资源有限的国家)。食品与环境来源致病性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疫情频发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已成为严重的医学与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收集更广泛、更详细有关于食品与环境来源致病性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全球流行性、耐药性及遗传多样性的信息很有必要。本报告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 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流行性、地理分布;2. 耐药谱特征;3. 中国等亚洲国家、非洲国家、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中南美、欧洲等地食品动物(猪/猪肉、牛肉/奶牛/菜牛、乳制品、猪/牛屠宰场及加工生产线)、禽类及禽类产品(鸡、禽蛋、鸭)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流行性、耐药基因特性及遗传多样性。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指出世界各地10 个主要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最普遍的耐药谱、最主要的耐药基因。世界各地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耐药基因流行性、分布特征、耐药谱、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差异,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方案有所不同。以上信息有助于有些地区和国家制定适宜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变种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