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质量管理 » 正文

那些被“玩坏”的质量工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5
核心提示:确实,人类是非常善于使用工具的,比如,各类“质量工具”。很多质量工具融合了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管理科学,在工厂企业现场质量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确实,人类是非常善于使用工具的,比如,各类“质量工具”。很多质量工具融合了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管理科学,在工厂企业现场质量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
 
  老七大质量工具:调查表、分层法、直方图、散布图、排列图、因果图、控制图。
 
  新七大质量工具: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PDPC法、网络图。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统计过程控制(SPC)、测量系统分析(MSA)、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这些质量工具几乎都源自国外,在引入国内到便大肆得以运用。很多质量工程师,好像不会用几个质量工具都不好意思出门,感觉就低人一等似的。在这个背景下,很多质量工具就被玩坏了!不信我们来看看。
 
  1.
 
  8D报告
 
  对于8D报告相信各位并不陌生,很多朋友快下班的时候会接到主机厂的抱怨电话:“怎么这个缺陷又出现了,害得我被老板骂,明天上班之前给我一份8D报告”。于是你加班加点的,熬了一晚上,熬出来一份报告,给主机厂发过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8D报告是这么写的吗?我们来看看。
 
  a
 
  8D报告的历史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使用了一种叫“军事标准1520”的流程,又称为“不合格品的修正行动及部署系统”。
 
  美国人二战期间可真没闲呀~
 
  1987年,福特公司看到这个流程觉得不错,就书面记录下来,并在一份课程手册中这一方法被命名为“团队导向的问题解决法”,这就是8D。
 
  当时的福特,动力系统部门正被一些经年累月、反复出现的生产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因此其管理层请福特集团提供指导课程,运用8D帮助解决难题。
 
  关键词
 
  1. 团队导向
 
  2. 大问题(经年累月、反复出现的难题)
 
  b
 
  8D报告的内容
 
  虽然叫8D,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有9个步骤,它们分别是:
 
  D0:征兆紧急反应措施(问题出现,做好准备)
 
  D1:团队成立
 
  D2:问题说明
 
  D3: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
 
  D4: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
 
  D5:选择和验证永久纠正措施
 
  D6:实施永久纠正措施
 
  D7:预防再发生
 
  D8: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c
 
  被玩坏的地方
 
  红色标出来的三条,大多数情况下在国内是被玩坏的。
 
  D0:征兆紧急反应措施
 
  这个D指的问题出现了,需考虑是否需要应用8D,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用8D来解决。
 
  有些问题采取通常的防范措施就行,而在8D的历史中我们提到的关键词之一是大问题(经年累月、反复出现的难题),不是屁大点事都要8D报告。
 
  哎啊,烫死我了,明天快给我个8D报告压压惊!
 
  D1:团队成立
 
  快下班了才接到抱怨电话,还成立个啥团队呀,现时拉个团伙都拉不到呀。
 
  人呢?怎么都没了?几点啦?大家下班都这么早?
 
  但是主机厂明天就要8D报告怎么办?算了,豁出去了,只能挂羊头了,于是颤巍巍的在团队成员一栏里写满BOSS的名字:
 
  副总经理:XXX
 
  质量部长:XXX
 
  生产部长:XXX
 
  技术开发部主任:XXX
 
  物流经理:XXX
 
  其实都是眼中含着泪,一个人熬夜赶出来的。
 
  D8: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写完8D报告后,你第二天上班的状态是下面这样的。
 
  生怕老板或者领导看到你,知道你又捅篓子了,哪还指望老板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激动地对你说,“小伙子干得不错,下个月工资加个2千块。”
 
  1.
 
  FMEA
 
  FMEA想必大家也不陌生,称作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零件,对构成过程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工具。
 
  a
 
  历史
 
  与8D类似,FMEA也与美国军方脱离不了干系。
 
  二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DoD)将在战争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引入到美国军用标准MIL-Std 1629里,当时叫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对各失效的严重度等级作了如下的定义:
 
  等级I:灾难性的(Catastrophic)。故障可能导致死亡或武器系统失效。
 
  等级II:重要的(Critical)。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主要功能的失效,或导致任务失败的系统失效。
 
  等级III:临界的(Marginal)。故障可能导致较小的伤害,次要的功能失效,或导致延误、有效性损失或任务降级。
 
  等级IV:次要的(Minor)。故障并不会导致伤害、功能失效或系统失效,但可能引起计划外的保养或维修。
 
  再后来,工业界觉得这玩意不错,就发展出FMEA,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广泛应用。
 
  b
 
  FMEA的内容
 
  FMEA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可能出现的失效(风险)以三个维度进行定量(1-10分)评价,它们分别是:
 
  严重度(S)
 
  频度(O)
 
  不易探测度(D)
 
  三个维度的乘积叫RPN(风险顺序数)。
 
  FMEA有很多版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AIAG发布的系列版本(最新版本消息详见小唐老师早期作品《这两年质量界的大变化~》)。
 
  c
 
  被玩坏的地方
 
  早在2008年,AIAG发布的第四版本就做了以下更改:
 
  建议RPN不要作为评价风险的基本方法使用。包括附加方法在内的改善需要已经作了修改,RPN极限法的使用已经作为惯例阐述是不建议使用的方法。
 
  早期的FMEA手册都是以风险顺序数(RPN)作为企业改进启动的判定依据的(如>100强制要求制订改进措施)。
 
  这一方法使得企业在进行持续改进时相对地机械教条,不能兼顾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行业特点,同时也不能兼顾顾客的感受。
 
  第四版的FMEA则提出了灵活的原则,方便各企业的用,如可以选择SO(严重度与频度的乘积),SOD
 
  (严重度,频度,探测度依序排列),SD(严重度,探测度依序排列)的多种启动改进的方式。
 
  比较先进的FMEA矩阵法
 
  然而很多朋友还是生活在2008年以前,一到供应商那里看到FMEA里面失效是>100的没制订改进措施便暴跳如雷,甚至都不看是什么失效。
 
  暴跳如雷的吼道:你不懂FMEA
 
  你猜猜供应商怎么办?
 
  一是偷偷的把RPN中的某个值弄小,一般是频度(O)或不易探测度(D),使得总的RPN<100;
 
  二是做两份FMEA,一份应付审核用,一份内部留着用。
 
  限于篇幅所限,还有SPC、MSA被玩坏的情况这里就不介绍了,如果你有问题,欢迎在下面留言区留言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发消息给我们。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