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不同烹煮方式对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9
核心提示:不同的烹煮方式对米饭的食味品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我国,米饭是人们食用量最多的主食之一。不同的烹煮方式对米饭的食味品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米饭烹煮方式主要有:传统蒸煮、微波加热、电饭锅蒸煮、压力蒸煮等。大米的食味品质主要指大米饭的色、香、味,目前主要通过对其外观、香气、味道、适口性、硬度、黏性等进行大米的食味品质综合评价。其中,感官评价是大米食味品质评价的最基本方法。但由于人的感官状态常常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为误差较大,且难以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有效的食味鉴定。指标评价法能将大米的食味品质评价数据化,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大米品质的鉴定,指标评价主要包括大米的理化性质、蒸煮品质、物理状态、质构特性以及香气成分等。米饭的风味是指蒸煮米饭后所带来的味觉、嗅觉等综合感觉,是人们评判米饭食味品质的最直观的方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周小理、王惠、周一鸣等人选择不同烹煮方式对目前市售代表性的粳米、籼米进行评价,利用质构仪、GC-MS联用仪等手段对其食味品质(包括蒸煮品质、质构特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在感官评价法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寻求最佳的米饭烹煮方式。
 
  结果与分析
 
  不同烹煮方式对大米主要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采用相同烹煮方式时粳米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均高于籼米,而电蒸锅烹煮米饭的吸水率和膨胀率比其他方式高,高压烹煮和电饭锅烹煮次之,微波烹煮米饭最低。碘蓝值表示米汤中直链淀粉的溶解含量,是鉴定大米蒸煮品质的简易快速方法。通过碘蓝值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籼米比粳米碘蓝值高,高压烹煮米饭的碘蓝值最高,电蒸锅烹煮和电饭锅烹煮次之。
 
  从烹煮方式来看,微波烹煮的米饭硬度最大,电蒸锅烹煮次之,电饭锅烹煮和高压烹煮的米饭硬度最小,而弹性和黏性特性与之相反。
 
  不同烹煮方式对米饭主要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
 
  长粒香米和稻花香米作为粳米的代表,含有果香和花香的物质较多(壬醛、辛醛、3-辛烯-2-酮等),因此粳米香气更加浓郁香甜。桃花香米和京山桥米为代表的籼米,含有清香气味的物质较多(吲哚、庚醛、1-辛烯-3-醇等),因此籼米香气与粳米相比偏向于清香型。
 
  电饭锅烹煮测得的风味物质最多,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壬醛、己醛、2-戊基呋喃等共有的香气成分。电蒸锅烹煮和高压烹煮米饭测得的风味物质次之,微波烹煮米饭风味物质最少。
 
  感官评价分析大米食味品质
 
  高压烹煮米饭的得分最高,电饭锅烹煮和电蒸锅烹煮次之,微波烹煮米饭的评分较低。此外,烹煮后籼米饭表现为干、散,而粳米饭则表现出湿润、有黏性。从口感上看,粳米比籼米更软,黏性更大。从气味来看,粳米香气得分比籼米高,香气更浓郁。
 
  结 论
 
  高压烹煮用时短,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最优,感官评价总分最高,风味物质也较多。电饭锅烹煮米饭的风味物质成分最多,香气浓郁,口感适中,电蒸锅烹煮因为吸水率最高,大米充分糊化,所以米饭更松软,微波烹煮虽然速度快,但是水分蒸发量多,所以导致米饭硬度大,且风味物质最少。不同品种的大米采用同种烹煮方式处理后,可以明显看出籼米的硬度大于粳米。粳米的黏性和弹性高于籼米。经过米饭风味物质成分提取和鉴定,也可以看出粳米香气更浓郁。粳米的感官评价总分高于籼米。从相关性分析来看,米饭膨胀率与感官评价中米饭的滋味、口感和形态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P<0.01),硬度与口感呈极显着负相关( P < 0 . 0 1 ) , 弹性与米饭形态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通过测定米饭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风味物质及感官评价,将仪器指标与直接感官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对米饭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定。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