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感官评酒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2
核心提示:感官品评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食品、酒类等产品的外观、香气、滋味,进行感观鉴定,综合各项感觉印象,确定产品的典型性,亦即产品的风格特点,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价。
   感官品评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食品、酒类等产品的外观、香气、滋味,进行感观鉴定,综合各项感觉印象,确定产品的典型性,亦即产品的风格特点,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价。
 
  感官品评是最简捷,最普通,采用面最广的国际通用方法。感官品评能在接触产品后的很短时间内,迅速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较常规分析、仪器分析所得结果快,准确率高。目前还没有检验并全面判断香味的仪器,感官品评还是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各国几乎都建立有感官品评组织。世界着名的国际性酒类评比赛会,均利用感官品评作为定级、选拔优秀产品的依据。
 
  1
 
  感官品评的作用
 
  感官品评的作用
 
  1、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减少损失,便于指导生产顺利进行。
 
  2. 入库贮存酒的分等、定级依据。
 
  3. 快速检验产品质量状况,指示调配、勾兑工作的有效进行。
 
  4. 控制最终出厂成品质量的关键性措施。
 
  5. 质量对比、找差距,评定等级、区分优劣最快捷的方法。
 
  6. 搜集市场反映,了解消费者爱好,和广大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最简便手段。
 
  国家正式颁布的饮料酒产品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均制定了感官要求指标,这项指标是以感官品评手段完成的。
 
  饮料酒中各类产品,要符合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感官要求及标签标准,始具备达标水平。
 
  2
 
  感官品评原理和方法
 
  一般原理
 
  酒类感官品评,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鼻、口腔)在接触产品时所产生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角,综合这种感觉现象,评定产品的质量、区分优劣,划分等级。正确认识品酒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的反应,始能准确的掌握感官品评方法。
 
  视  觉
 
  用眼观看产品的外观称视觉,产品的外观包括:酒液的色泽,澄清,浑浊,失光,沉淀现象,酒液的流动性,挂杯情况,含二氧化碳气的酒类,观察泡沫持久性,这种视觉反映属于物理作用的性质。
 
  嗅  觉
 
  用鼻闻辨产品的气味称嗅觉,溴觉的分辨是利用在鼻腔深处嗅黏膜上密集蜂窝状排列着的嗅细胞,遇有气味分子,借助化学作用产生刺激而发生神经传导至大脑中枢,而产生嗅觉。人的嗅觉,比检测仪器灵敏度高,但容易发生疲劳,嗅觉出现疲劳分辨能力明显降低。嗅与味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其传导过程也相似,嗅觉的产生必须是呈香物质与嗅细胞接触,因此只有挥发的物质才可以嗅出气味,液体或固体物质只有当表面汽化后,才会引起嗅觉,嗅觉现象属于化学作用的性质。
 
  味  觉
 
  舌、口腔、上颚接触产品品尝其滋味感觉为味觉。在舌面突起组织的乳头上及软颚、硬颚、咽喉部位有味蕾、味蕾刺激味细胞,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的信号传至大脑,辨别味觉反应。舌面各部位味觉反应不同:舌尖为甜味灵敏区,舌尖两侧边缘为咸味灵敏区,舌的两侧边缘为酸味灵敏区,舌根为苦味敏感区,舌的中部为无味区,其敏感性最低。味觉能鉴别酒类产品酸、甜、苦、辣、咸、鲜各味的存在及浓淡程度,同时产生触觉反应,即浓、淡、厚、薄、柔和、尖刺、爽适、腻口、收敛性、涩感等。味觉反应受年龄、嗜好、民族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既有物理作用也有化学作用,并受心理和生理条件的影响。
 
  香味物质在嗅觉上的反应
 
  相关反应
 
  中和反应:两种不同性质的香味物质相混合,失去各自单独香味现象。
 
  抵消反应:两种不同性质的香味物质相混合,各自独有的香味有减弱现象。
 
  掩盖反应:两种不同性质的香味物质相混合,只有一种香味物质呈现香味现象,另一种香味物质的呈香全部被掩盖。
 
  间段反应:两种不同性质的香味物质,初闻是混合的,继闻是单一的,有分段感觉。
 
  加强反应:一种呈味物质中,加入另一种呈味物质,味感有加强反应,如砂糖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使甜味增加,味精可使酸与苦味增加,甜与咸能中和,甜、酸、苦能产生抵消,酸与苦不能中和也不能抵消。
 
  呈香物质的感觉反应,因呈香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也因呈香物质浓淡差异,使嗅觉有不同的反应,酷酸浓度变高时呈腐败的酯臭气,稀薄时具有水果样香气,丙酮浓度高时有特异的丙酮臭,稀薄时具果实样香气。
 
  掌握香味物质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反应,是准确判断质量状况的重要方法。
 
  感官品评方法
 
  国内外酒类产品的感官品评,以采用“差异品评法”为主,分为以下五种方法:
 
  (1)一杯品评法
 
  按顺序首先品评一号酒样,评完撤去,再品评二号酒样,鉴别一号、二号酒样区别。
 
  (2)两杯品评法
 
  同轮次两种酒样,一种为标准酒,一种为待鉴评酒,对比品评两种酒的差异及差异内容。
 
  (3)三杯品评法
 
  同轮次中三种酒样,其中两种酒样为同一酒样,对比品评分辨出相同的酒样和另一酒样,并区分酒样的质量差异。
 
  (4)顺位品评法
 
  同一轮次中几种酒样,鉴评出各种酒样质量的优劣,排出名次。
 
  (5)记分品评法
 
  同类型酒样,分轮次品评,同一轮次有几种酒分别编号,对比品评,按色(外观),香、味,风格分别记分,记录相关的评语,汇总参评人员的分数,计算各酒样的总分,排出顺序。
 
  中国酒类大赛品评记分法
 
  3
 
  感官品评程序
 
  准确掌握视觉、嗅觉、味觉(包括触觉)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机理和严格的品评程序,是获得对产品质量鉴定准确结果的关键。感官品评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1
 
  明评明议:公开酒样生产厂家,商标,酒样来源等,评酒委员集体参加,边评边议,或评后议论。这种方法可以集思广益,达到交流技术,改进工艺,对比差距,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2
 
  编号暗评:不同生产厂家或来源的酒样,分别编号,对评委只公布各酒样号,让评委独立思考,各自以个人对产品品评意见为依据,酒类大赛宜采用此法。
 
  品评方法不同,品评程序是相同,即依色、香、味、风格分别打分,其中啤酒无风格一项增加泡沫一项。
 
  1.色(色泽)
 
  感官品评首先鉴别酒的色泽及外观。
 
  具体方法是酒液注入标准酒杯,注入量达到酒杯高度的2/3,举杯,使酒杯中液面稍高于眼平视线,直视,侧视,或用白纸衬在酒杯下,自酒液上方向下直视。
 
  (1)观察色调
 
  按各酒种质量标准规定的色泽标准观察记录。
 
  (2)分辨色度
 
  按各酒种质量标准应具有的颜色标准,区分色泽深、浅、淡、明、暗等在色度上存在的差异状况。
 
  (3)查看外观
 
  静态观察:质量标准中规定为澄清、透明,不应有明显的悬浮物。但观察中应细致描述:澄清,透明,晶亮,有光泽,失光,微浑,浑浊,有悬浮物(外来物,酒质本身),有沉淀等。
 
  动态观察:摇动酒杯,使酒液附着酒杯内壁四周,观察酒液流动状况,挂杯,稀薄,浓稠,粘滞,酒液流动状况是反映酒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酒种有不同要求。凡含有二氧化碳气的酒种,观察泡沫粗细,泡沫洁白程度,起泡性能,泡沫持久性。
 
  (4)做好记录
 
  边观察边写出评语,并按规定打分。
 
  色泽及外观,是接触酒样的第一印象,对接着进行的品评程序有很重要的心理影响。
 
  2.香(气味)
 
  感官品评严格掌握先闻香,后评味,不可边闻香边评味,更不可不闻香就评味,严格掌握嗅觉、味觉的品评要点。
 
  具体方法:注入酒液的酒杯,置鼻下3~5厘米距离,鼻孔对准酒杯。
 
  先闻香,后评味
 
  (1)静态闻香分辨:酒杯静置不摇动,细致分辨香气类别是否符合该酒种质量标准,再细微分辨香气强、弱,有没有香气沉闷及本酒种不应具有的浮香、异香及其他气味。
 
  (2)动态闻香分辨:摇动酒杯,促使酒气散发,按规定距离鼻孔对准酒杯深吸气,以分辨不易挥发的气味,按各号杯顺次序闻,再按各号杯逆次序闻核对结果,进行中掌握好杯号之间间隔短暂时间。
 
  (3)最终闻香核定:选出最佳酒样,将酒杯置于鼻孔下,用力急促吸气,或用手握杯增加温度,促使香气挥发,增强嗅觉刺激,判断静态、动态闻香结果,记下各杯号香气特点及差异。
 
  (4)香气鉴别掌握要点
 
  A 酒杯与鼻孔保持一定距离。
 
  B 鼻孔对酒杯先呼气,再吸气,酒气经鼻孔缓慢充满鼻腔,充分接触,加深刺激感觉反应,切忌对酒呼气,避免造成酒气散发。
 
  C 各杯酒样,保持吸入酒气量均等。
 
  D 不可反复闻香,避免嗅觉疲劳。
 
  (5)特殊闻香法
 
  A 滤纸裁成宽1厘米长12厘米的长条,吸足酒样,闻香比较各酒样的差异,将滤纸放置15~20分钟,任其自然挥发后,继续闻香,确定香气变化及放香时间长短。
 
  B 酒样滴入手心,握拳,在拇指与食指的空隙间对准鼻孔,深呼吸,判定香气特点。
 
  C 滴少量酒样于手背,任其挥发,闻其香气,确定香气挥发持续时间,及香气特点。
 
  D 每杯酒样闻香结束,将酒样倒出,摇动空杯,促使残留酒气挥发干净,闻空杯留香,确定香气纯正及真伪。
 
  正式评酒不采用特殊闻香法,而由评委自行对照验证。
 
  (6)按各酒种呈香特点,描述各杯酒样的香气评语:用语简练明了,表达清楚,明确所具有的香型特点和不应有的异香状况。
 
  3.味(滋味)
 
  品味是感官品评中的重要部分,要分辨各味的存在,验证闻香的结果,分辨余味香气长、短。
 
  具体品味程序:
 
  (1)按杯号顺次序品味,再逆次序核对,同轮次中自行选定标样与各号杯比较,对特殊异香、异味的酒样,可留到最后品评,以免影响口感。
 
  (2)酒液入口慢而稳,使酒液铺满舌面,充分利用舌尖,舌两侧,舌根的各味感区,细心体会其不同的感受,酸、甜、苦、咸基本四味,不能同时出现,也不能完全代表味觉感觉,必须是复合感觉,才能判断各酒种应具有的呈味特点和不应有的异味。
 
  (3)酒液触及舌面,低度酒可大口鼓嗽,高度酒使酒液在口腔停留几秒钟,酒气随呼吸从鼻腔散发,验证闻香结果。
 
  (4)分辨舌面触觉反应,柔和,醇厚,寡淡,纯正,异杂及收敛感(移动舌面,使舌面与上颚、牙床磨擦验证涩味),验证酒的回味对口腔刺激的余波。
 
  (5)品味注意的问题
 
  A.第一品初感,进口酒量要少,第二品触感,进口量稍多布满舌面,品回味感,进口酒量要大,循环两次即可得出结论,不宜反复品评,混淆判断准确性。
 
  B.切忌吞咽,一饮而过,酒液与舌面上颚、咽喉各部位充分接触。
 
  C.品完一组,间隔休息20~30分钟,恢复嗅、味灵敏度。
 
  D.集中精神,细微体会,专心思考,不可左顾右盼,受旁人议论干扰。
 
  味觉品评四阶段
 
  第一初感:接触酒样的最初印象,分辨酒样类型及风格。
 
  第三刺激感:酒液留口,分辨杀口、滑腻感。
 
  第二触感:酒液布满舌面,品出纯正、洁净、圆润、柔和、谐调、乏味等触感。
 
  第四回味感:酒液入喉,品出余香长短,尾味洁杂。
 
  4.格(风格)
 
  感官品评色、香、味各项综合印象的总评价即风格,也称典型性。酒的类型不同,风格各异,同一类型酒不同档次有不同风格,产品必须具备风格才能显示整体效果。
 
  4
 
  感官品评效应
 
  感官品评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应得出对酒的综合评价,因此要保持感觉器官的灵敏性,评酒员要克服个人爱好的偏见,避免民族习惯特点及地区口味的特殊倾向性,减少过量的烟酒刺激。中青年味感反应灵敏,高年龄段反应能力下降,但耐力强富有表达力,评酒员对年龄有限制,是根据人体器官变化规律考虑的。女性评酒员的生理素质与男性无差异,男性易受嗜好影响而使灵敏度下降。
 
  感官品评易出现以下两种效应,宜注意克服,减少影响。
 
  1
 
  顺序效应:按编号顺序品评,先接触的酒样印象深,有偏爱的心理作用,即顺序效应,反之则为负顺序效应,为纠正这种偏差,宜先顺序品评,再逆序核对。
 
  2
 
  后效应:前号杯品评印象影响后号杯感觉,用品评中间间隔休息方法克服。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