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体系认证 » 正文

XXX工厂评审规范(饼干糕点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3
核心提示:XXX工厂评审规范(饼干糕点类)
 
XXX工厂评审规范(饼干糕点类)
序号 项目 要求 分值 得分 记录 评分规则 权重
1 管理承诺(100分)              
1.1 【※】管理承诺及持续改进★ 1.1.1★ ①最高管理者需承诺工厂已履行其义务来确保生产安全及合法的产品,并对消费者承担责任;
    ②最高管理者需承诺配合我司的质量巡查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阻碍我司人员进入工厂巡查,包括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
    ③最高管理者需承诺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投入所需资源实施改进。
50     满足①②③得50,否则0 5%
1.1.2★ ①应设立能够独立实施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机构或人员,确保其工作不受其他人影响;
    ②公司高管层应明确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支持,并确保其获得相应的资源。
    ③品质管理负责人必须具备同岗位4年工作经验;
30     满足①②③得30,否则0
1.1.3★ ①应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专职的过程品管人员,如一班必须配备2人,两班倒必须配备3人,三班倒必须配备4人,每条生产线均能按规定的频率和控制点实施在线过程监控且必须有2-3年现场品控经验人员;
    ②实验室检验员要求≥2人,必须是食品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所有的检验人员需持证上岗,熟悉实验室管理及仪器操作;
    ③审核过程中不得推诿、拒绝或故意拖延评审进度;
    ④通知评审时提前安排对生产质量情况熟知人员进行对接,并提前准备评审所需材料。
20     满足①②③④得20,否则0
2 食品安全计划--HACCP(100分)              
2.1 建立HACCP计划★ 2.1.1 建立HACCP计划:每一个步骤危害分析--确定CCP点--设定CCP临界限值--建立CCP监控系统--建立纠偏计划--验证--保存记录。 15     按照7大步骤建立HACCP计划,得15,否则0 5%
2.2 【※】关键控制点★ 2.2.1★ ●原料验收:
    ①每批次需索要原料出厂报告,依据原料质量标准执行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不合格则退货处理;并做好电子台账;
10     满足要求得10,否则得0分
●配料:
    ①添加剂应严格遵守GB2760-2011规定,《配料表》和《投料表》应填写规范完整,每批次;
    ②电子称每班需校准一次(5点法),做好校准记录;
15     满足要求得15,否则得0分
●烤焙:
    ①烘烤:对烘烤时间、温度进行监控,频率≤次/1h。
    ②蒸:对水蒸气的温度、蒸制时间进行监控,频率≤次/1h。
    ③油炸:对油的过氧化值、酸碱定期进行监控并记录。
    根据产品工艺设定合理的烤焙时间、温度,每小时须对烤焙温度、时长进行监控记录;
20     满足要求得20,否则得0分
●冷却:
    ①设定产品中心温度参数,产品出炉后,每小时须对产品的中心温度进行监控记录;
20     满足要求得20,否则得0分
●包装:
    ①不低于次/1h,对金属检测仪进行校准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纠偏;
20     满足要求得20,否则得0分
3 食品安全及质量管理系统(100分)              
3.1 食品安全及质量手册 3.1.1 ①公司应按国标的要求建立详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评审,并适当改进;
    ②应将手册或相关重要的程序文件发到相关人员。
5     满足①②要求得5,否则0 ##
3.2 文件控制 3.2.1 ①使用的文件应该是获得批准的有效文件;
    ②关键岗位应能作业现场获得岗位所需的作业指导文件(如:检验、配料、CCP点)。
5     5分:满足①②要求;
    3分:1个关键岗位不能获得所需作业指导书;
    1分:≥2个关键岗位不能获得所需作业指导书;或发现1本失效文件;
    0分:≥3个关键岗位不能获得所需作业指导书;或发现2本失效文件;或未对文件进行控制;
3.3 【※】记录保持 3.3.1 必须有以下记录,且按照规定频率执行
    1.合格供应商名册,每季度更新一次;
    2.原料进料检验记录,每批次;
    3.冷库温度记录表,每天;
    4.原料领用记录,每批次;
    5.生产投(配)料记录,每批;
    6.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各工序),每天;
    7.首件确认记录(各工序),每批,
    8.金属检测机监测记录,不低于次/1h;
    9.成品检测记录,每批;成品入库记录,每批;
    10.产品留样记录,每批;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每次;
    11.关键控制点纠偏记录,每次;
    12.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记录,每半年;
    13.顾客投诉处理记录,每次;
    14.添加剂使用记录,每次;
    15.消毒剂配制使用记录,每次;
    16.卫生检查/确认记录,每天;
    17.鼠虫害检查记录,每周;
    18.异物隐患检查记录,每周;
    19.员工健康体检记录,每年;
    20.员工培训记录,每次;
    21.员工手部消毒记录表,不低于次/1h;
    以上记录表需保存2年。
20     20分为基数,每项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止
3.4 内部检查 3.4.1 ①公司应审核那些关系到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重要体系和程序的执行情况,以确保适宜并得到遵守执行,以及日常巡查。 10     10分:有效开展内审,能够提供内审记录,不合格项关闭证据;日常开展自查并能提供检查记录、整改验证,考核记录;
    7分:开展内审,记录不全;日常开展自查并能提供检查记录、整改验证;
    3分:开展内审或实施自查,但记录不全,不能提供完整整改证据;
    0分:未开展内审或日常自查。
3.5 【※】供应商和原料的批准及绩效监督 3.5.1 ①公司应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估及监控体系,确保原材料的潜在风险控制;
    ②风险评估应建立标准,包括原料接收标准和测试程序,供应商批准和监督的依据;
    ③供应商的评审记录,调查表,合格供方名录(每年更新一次)、资质档案等。
10     10分:满足①②③;
    7分:满足①②,缺少③中任意一项;
    3分:满足①②,缺少③中任意两项;
    0分:不满足①②③,或相关资料缺失较多。
3.5.2 ①基于风险评估要求,建立书面的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接收及放行程序,包括:感官检查,合格证,分析报告,产品抽样和测试;
    ②保留记录作为每批原材为料接受的依据;
10     10分:满足①②;
    7分:基本满足①②,记录有填写不规范的地方;
    3分:有1份原料验收证据不全;
    0分:未建立验收程序或保留验收证据>1分原料验收证据不全。
3.6 规范 3.6.1 ①公司应确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任何可能影响成品质量或食品安全的规范作为作业指引。 5     5分:满足①;
    0分:未建立标准。
3.7 纠正措施 3.7.1 ①针对不合格项的整改,应确认根本原因及验证有效性。 5     5分:满足①;
    3分:1份记录未进行确认;
    1分:1分记录未进行原因分析和确认;
    0分:未进行纠正。
3.8 【※】不合格品控制 3.8.1 ①形成书面程序,包括识别及报告潜在不合格品的人员职责、处置方式、隔离、标示、处置验证,记录。 10     10分:满足①;
    7分:1分记录记录不规范;
    3分:>1分记录不规范或现场标识和隔离措施不符合要求;
    0分:无管理要求。
3.9 追溯 3.9.1 ①公司应具备可追溯体系,能够在加工和产品分销的所有阶段上追溯和追踪所有原料批次(包括内包装材料);
    ②每年至少进行追溯体系演练,以确保4小时内从原料追溯到成品,反之亦然;
    ③任何返工品,应保持其可追溯性。
10     10分:满足①②③要求;
    7分:追溯演练未包含辅料或信息不全;或现场追溯1分资料不全;
    3分:追溯演练未包含辅料或信息不全;或现场追溯2分资料不全;
    0分:无法追溯。
### 【※】投诉处理 3.10.1 顾客投诉处理:
    ①是否有客户投诉管理制度,是否有记录和调查处理的情况。
    ②口头或书面的客诉,质量部门应追查原因予以改善、作成纪录,并宜定期统计检讨。
    ③查看近客户投诉及处理记录(可3个月),检查客户投诉是否都已妥善处理。
5     5分:满足①②③要求;
    3分:记录不完整;
    1分:分析结果未传达至相关人员知悉;
    0分:无处理机制。
3.1 事故、产品撤回和召回管理 3.11.1 产品召回管理:
    ①制定相关制度;
    ②按要求召回产品并有相关记录;
    ③本召回的产品处理得当。
5     5分:满足①②③要求;
    3分:记录不规范;
    1分:无相关记录;
    0分:无处理机制。
4 现场标准(150分)              
4.1 外部标准 4.1.1 厂址要求:
    ①无显著污染;
    ②无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③不易发生洪涝灾害;
    ④不宜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6     每项1分,扣完为止 ##
4.1.2 厂区环境:
    ①无潜在污染风险;
    ②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
    ③厂区硬化,地面无积水、泥泞、污秽等;
    ④绿化,定期修剪草木;有适当的排水系统。
    ⑤生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距离或分隔。
   
4.1.3 建筑物维护良好以免潜在污染,如排放管道需加网,防虫鸟,补漏洞,防渗水等    
4.2 【※】安全 4.2.1 ①安全防护和潜在故意污染的风险评估,敏感/限制区域的标识和控制;
    ②识别高风险区,设置进入人员权限或增加监控;
4     4分:满足4.2.1和4.2.2要求;
    2分:包装、配料等岗位进行了识别和管控,其它少数区域未进行敏感和限制识别;
    0分:敏感区域未进行识别和管控。
4.2.2 安卫工作:
    ①厂区应配备门卫管理,禁止饲养禽、畜及其它宠物,警戒犬除外,但应适当管理。
    ②消防:厂房应依规定安装火警警报系统及急救器材并加以严格管制(特别是仓库)。
   
4.3 【※】布局,生产流程与隔离 4.3.1 隔离:
    ①高风险区与其它区域的物理分隔;
    ②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与生产区域分隔;
    ③临时性的结构控制,如改建,装修,有无设置隔离防护措施等
    ④相同清洁区不同工序间有间隔。
5     每项1分,扣完为止
4.3.2 布局:
    ①根据工艺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污染;
    ②物理分隔应考虑产品流向、物料属性、设备、人员、废物、气流、空气质量等因素。
   
4.4 【※】建筑结构一原料处理、制备、加工、包装和仓储区域★ 4.4.1★ 车间:
    ①车间应为10万级净化车间,须提供10万级净化车间报告。
    ②高级洁净区必须单独隔开(包装间、冷却间);
15     满足①②得15分,不满足得0分,且评审失败
4.4.2 墙壁:
    ①使用无毒、无味的防渗透的材料和涂料;
    ②操作高度范围内的墙面应光滑、不易积累污垢且易于清洁;
    ③墙壁、隔断和地面交界处应结构合理、易于清洁,能有效避免污垢积存。
    ④墙壁完整无破损。
10     10分为基数,每项不符合扣2分,扣完为止
4.4.3 地面:
    ①地面使用无毒、无味、不渗透、耐腐蚀的材料;
    ②地面的结构应有利于排污和清洗的需要。
    ③地面应平坦防滑、无裂缝、并易于清洁、消毒,
    ④有适当的措施防止积水。 
    ⑤地面完整无破损。
   
4.4.4 门窗:
    ①门窗应闭合严密,完整无破损。
    ②门需妥善维护。产品暴露区域,门须关闭。门若敞开,则须采取措施阻止虫害进入。此等区域的门户应安装自动闭门器;
    ③表面应平滑、防吸附、不渗透,使用不透水、坚固、不变形的材料制成;
    ④原料和成品暴漏区域的玻璃窗应加以保护防止破裂;
    ⑤窗台保持清洁,窗户做通风用途时,需采用固定式隔网阻止虫害入侵。
   
4.4.5 顶棚:
    ①使用无毒、无味、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观察清洁状况的材料和涂料;
    ②顶棚应易于清洁;
    ③在结构上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下,防止虫害和霉菌孳生;
    ④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应避免设置于暴露食品的上方。
    ⑤顶棚完整无破损。
   
4.4.6 通风:
    ①适宜的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措施,通风流向从清洁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流向清洁度要求低的作业区域;
      ②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进、排气口应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通风排气设施应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
    ③若有空气空气过滤装置并定期清洁。
    ④必要时应安装除尘设施。
   
4.4.7 照明设施:
    ①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应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使食品呈现真实的颜色。
    ②暴露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安装照明设施有安全装置。
   
4.5 【※】公用设施 4.5.1 供水设施:
    ①能保证水质、水压、水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产需要;
    ②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③间接冷却水、锅炉用水等食品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产需要。
    ④不同种水采用分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
    ⑤自备水源及供水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6     6分为基数,每项1分,扣完为止
4.5.2 排水设施:
    ①保证排水畅通、便于清洁维护,保证食品及生产、清洁用水不受污染;
    ②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
    ③排水系统出口应有措施以降低虫害风险;
    ④室内排水的流向由清洁程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低的区域;
    ⑤污水在排放前应经适当方式处理。
   
4.5.3 填充气体:
    ①产品包装内的填充气体须定期监控;
    ②压缩气体需过滤和除湿;
    ③制气设备需定期维护。
   
4.6 【※】设备★ 4.6.1 一般要求:
    ①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②设备、工器具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使用光滑、无吸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的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材料制成。操作台、铲子、容器须用不锈钢材质;
    ③所有生产设备应从设计和结构上避免零件、金属碎屑、润滑油、或其他污染因素混入食品,并应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检查和维护;
    ④应不留空隙地固定在墙壁或地板上,或在安装时与地面和墙壁间保留足够空间,以便清洁和维护。
4     每项1分,扣完为止
4.6.2★ 原料预处理:
    ①原料预处理必须配备筛粉机;
    ②须对过筛原料异物进行登记,反馈到上游供应商,要求其整改;
    ③定期检查过滤网;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得0分
4.6.3★ 油炸:
    ①有油炸工艺的必须安装循环过滤装置对油进行定期过滤;
    ②必须定期对油质的过氧化值、酸价进行监控,并由记录;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得0分
4.6.4 除湿:
    ①内包间、冷却间必须按照除湿机;
    ②确保现场湿度控制在60%以下。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得0分
4.6.5★ 气密性:
    ①必须配备气密性检测设备;
    ②定期对产品进行气密性实验,不低于次/2h。
5     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4.6.6★ 金检机和X-光机:
    ①需有金检机,没有需说明理由或其它替代方法;
    ②须能识别和自动剔除被污染的产品;
    ③金检机或X光机的运行和验证程序,至少应包括,测试人职责,测试方法和频率,记录检查结果;
    ④用铁,非铁和不锈钢测试块,测试块应标明材质及直径,正常工作条件下,9点检测法测试检测及剔除功能;
    ⑤金检机和X-光机位置应尽可能置于工艺流程的最后面。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得0分
4.6.7 中央空调:
    ①包装间、冷却间,须配备中央空调,要求定期清洗;
    ②初效过滤器1-3个月清洗一次;
    ③中效过滤器3-6个月清洗一次;
    ④高效过滤器1-3年清洗一次;
5     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4.7 维保 4.7.1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①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及时记录;
    ②设备损坏维修时应防止外来人/物污染产品(如采取清场行动);
    ③可能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在维护时需使用食品级油脂。
2     每项1分,扣完为止
4.7.2 临时性维修:
    ①临时性维修材料不能替代永久固定材料(如:胶带、线绳、铁丝固定等)
2     发现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4.8 【※】员工设施 4.8.1 更衣室:
    ①须设立单独更衣室;
    ②更衣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③男女分开、大小适当,
    ④有更衣镜、洁尘设备、贮物柜等,适当照明、通风良好、清洁。
    ⑤具备风淋等除尘设施。
    ⑥高清洁区必须具有二更或者独立的更衣室。
2     发现一处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止
4.8.2 换鞋设施:
    生产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按需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
2    
4.8.3 洗手消毒设施:
    ①水龙头数量应与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必要时应设置冷热水混合器;
    ②洗手池应采用光滑、不透水、易清洁的材质制成;
    ③洗手设施用感应式或脚踏式和功率适宜的感应干手器;
    ④应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
    ⑤应配手部消毒设施,应保持消毒液配置记录。
2    
4.8.4 卫生间:
    ①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
    ②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洗手设施。
    ③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2    
4.8.5 吸烟室:
    ①应只在特定的适当区域内才允许吸烟.该区域应与生产、包装及储存区隔离.吸烟后洗手。
2    
4.9 【※】物理及化学污染的控制 4.9.1 化学品控制:
    ①批准的合格化学品供应商;
    ②确认能在食品工序中使用;
    ③避免强烈气味的产品;
    ④任何时候都要标识好化学品容器,专仓专人管理;
    ⑤培训过的危化品管理人员。
    ⑥除以下洗消用品外不得使用其他化学品:75%酒精、84消毒液、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无毒无香洗洁精和洗手液且以上化学用品须专人专柜管控。
2     发现一处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止
4.9.2 异物控制:
    ①文件化的利器控制政策,检查记录。包括对象:小刀,设备功能性利刀,针筒,线等.不得使用分节折断刀片,现场不得出现,易折刀片,钢丝求,创口贴,木制工器具,手机,零散的螺丝等;
      ②玻璃,脆性塑料等相似物品应有防护措施(如:贴膜、加罩等)防止破碎后带来的风险。产品或生产区可能受到潜在影响,需隔离.清场确认后方可恢复生产;
    ③包装间除必需品外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包装机上方不得放小件物品;
3     发现一处不符合扣1分,扣完为止
4.10 【※】异物检测和剔除设备★ 4.10.1★ 异物检测和剔除设备:
    ①应配备筛粉机、金检机、X-光机等除杂设备控制异物;
    ②设备要求有自动剔除功能,如弹出,停止等;
    ③探测器的灵敏度须规定,不低于次/1h。
10     有异物挑选设备得,且有按照频率校准记录,得10分,无异物挑选0分。
4.1 清洁管理和卫生 4.11.1 ①应制定书面程序,包括建筑物,工厂,所有机器设备,至少应包括:清洁责任、清洁对象/区域、清洁周期、清洁方法、清洁材料、清洁化学品及浓度;保持清洁记录及验证记录;
    ②高关注区和高洁净区(如二次加工间、内包间等)的清洁用具专用,要分开存放。
3     3分:满足①②;
    2分:有计划,有清洁,无记录;
    1分:满足②;
    0分:未定期清洁或不同风险区混用洁具。
4.1 废物/废物处理 4.12.1 ①垃圾桶或垃圾房需标识,清洁,清空,遮盖或关闭,现场使用的垃圾桶须袋盖,且及时清理现场的生产垃圾;
    ②车间外废弃物放置场所应与食品加工场所隔离防止污染,应防止不良气味或有害有毒气体溢出;应防止虫害孳生。 
2     每项1分
4.1 【※】虫害控制★ 4.13.1★ 虫鼠害控制:
    ①应制定和执行虫害控制措施,并定期检查。包括:最新的虫害控制平面图。
    ②生产车间及仓库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纱帘、纱网、防鼠板、粘捕式防蝇灯、风幕等),防止鼠类昆虫等侵入。厂区应每月进行除虫灭害工作。
    ③不应影响食品安全和食品应有的品质、不应污染食品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及包装材料。
    ④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造成污染。
    ⑤灭蝇灯使用粘捕式。
    ⑥灭蝇灯背光悬挂,与产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⑦挡鼠板的高度大于45cm。
10     10分:满足①②③④⑤⑥⑦,现场无虫鼠害活动痕迹;
    7分:基本满足①②③④⑤⑥⑦,现场虫鼠害受损或未及时清理的设施不超过3个;现场无虫鼠害活动痕迹;
    3分:基本满足①②③④⑤⑥⑦,现场虫鼠害受损或未及时清理的设施不超过5个;现场无虫鼠害活动痕迹;
    0分:未进行管控,或管控失效。
4.1 【※】贮存设施 4.14.1 ①仓库温度和湿度的监控频率不低于1次/天,并记录,且糕点工厂部分原料应配备冷藏库;
    ②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隔墙离地存放;
    ③不同等级、不同预处理程度的原料、不同生产日期的原辅材料标示清晰,分开存放。
    ④食品原物料料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每周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
4     每项1分
4.2 出货及运输 4.15.1 ①食品原物料运输及贮存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备有防雨防尘设施;食品原料运输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维护良好,必要时应进行消毒;
    ②食品原物料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避免污染食品原料;
    ③采用第三方运输时,需签订合同,在条款中约定上述内容;
    ④保持追溯性,记录出库的产品信息;
    ⑤必须先进先出。
2     每项1分,扣完为止
5 产品控制(100分)              
5.1 产品设计与开发 5.1.1 ①配方要得到授权人的批准;
    ②保持每批配料记录。
    ③必须提供合作产品保质期验证实验检测报告。
5     每项5分 ##
5.2 过敏原管理 5.2.1 所用配方中涉及到过敏原时应标示 5     涉及到过敏原时进行标示得5分,未标示0分
5.3 【※】身份保留物料的产品、状态和声明 5.3.1 ①当声明有转基因产品、无盐、素食、低糖等事项时,需验证每批原料的状态并记录。
    ②采用转基因原料需征得客户同意,并在产品标识中明确标示。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0分;
5.4 产品包装 5.4.1 ①产品包装应符合产品的预定用途,并保持适当的储存条件,以减低污染和变质的风险;
    ②在适当的情况下,包装材料应与原材料和成品分开存放.剩余包装材料的保护和标识,报废包装材料的隔离;
    ③采用不易磨损的批号打印方式;
    ④同一作业线做产品切换时,需将未用完包材从现场撤离,并做首件确认。
    ⑤配备包材杀菌柜或间,尽量使用臭氧方式灭菌+紫外。
10     满足①②③④⑤得10分,
    满足其中四项得7分,
    满足其中三项得3分
    低于三项得0分;
5.5 【※】产品检验与实验室测试★ 5.5.1 场地要求:
    ①具备专门的试验场地。
    ②理化和微生物分开,大小适宜。
5     满足①②得5分,不满足0分;
5.5.2 设备和药品:
    ①具备满足出厂检验的设备和药品。
    ②有毒有害药品专柜上锁。
    ③药品保存得当。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不满足0分;
5.5.3 检验:
    ①对产品进行逐批检验。
    ②保留实验得原始记录。
    ③记录管理应便于追溯。
10     满足①②③得10分,不满足0分;
5.5.4 留样管理:
    ①应建立留样管理制度,每批产品必须留样。
    ②每批产品需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
    ③样品保存至有效期后3个月,易腐败即食产品,保存至有效期限后一至二天。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不满足0分;
5.6 【※】原料管理 5.6.1 供应商索证:
    ①具备完善的管理档案
    ②收集有效的证照和报告。
5     满足①②得5分,不满足0分;
5.6.2 原料验收:
    ①有验收记录。
    ②有自行检验记录。
    ③收集来料的检验报告。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不满足0分;
5.6.3 辅料添加剂验收:
    ①有验收记录。
    ②有自行检验记录。
    ③收集来料的检验报告。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不满足0分;
5.6.4 食品相关产品:
    ①有验收记录。
    ②有自行检验记录。
    ③收集来料的检验报告。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不满足0分;
5.6.5 盛装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质应稳定、无毒无害,不易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0分;
5.7 产品放行★ 5.7.1 ①公司应确保在完成所有检测程序前不予放行; 10     满足得10分,不满足0分;  
5.7.2 ①确定放行须在完成所有放行标准和授权后实施。 5     满足得5分,不满足0分;  
6 过程控制(100分)              
6.1 原料验收及储存 6.1.1 原料验收及储存:
    ①原料验收时必须索要出厂报告,必须提供一年两次的型式检验报告;
    ②原料库必须干燥通风,须按照温湿度计,并定期进行监控;
    ③原料库必须有防虫害措施;
5     满足①②③得10分,不满足0分;  
6.2 【※】原料使用 6.2.1 原料使用原则:
    ①投产前检查原料,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有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或其他感状异常、过期、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使用。
    ②原料使用前必须过筛;
    ③固体原辅料需粉碎、过筛的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④液体的原辅料应过滤除去异物杂质;
20     满足①②③④得20分
    满足①②③得15分
    满足①②得10分
    满足①得5分
    都不符合得0分
6.3 【※】添加剂使用★ 6.3.1 添加剂使用原则:
    ①原辅料领取,根据配方正确计算、称量和投料,投料须经二人复核后记录备查。
    ②食品添加物设专柜贮放,由专人管理,专柜存放。食所有用量、范围、符合GB2760的规定(食品添加物秤量与投料需建立复核制度,执行并记录)。
    ③现场记录可追溯到每批次添加量;
    ④生产记录真实和完整,不随意涂改。
    ⑤称量前必须对电子称进行校准(五点法)。
10     满足①②③④⑤得10分
    满足①②③④得7分
    满足①②得3分
    都不符合得0分
6.4 发酵、成型 6.4.1 发酵、成型:
    ①定时对发酵室温湿度进行监控;
    ②定时对产品成型效果进行监控;
    ③烤焙之前及时挑出不合格的成型品;
5     满足①②③得5分
    满足①得3分
    都不符合得0分
6.5 操作 6.5.1 生产现场有关键生产步骤作业指示书或设备操作标准:
    ①检查岗位操作规程文件是否齐全。
    ②岗位操作规程是否包括工序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③现场抽查:操作人员是否掌握岗位规程,如配料(投料)表等。
    ④现场有关键工序的简易看板。
5     每项2分,扣完为止
6.6 【※】环境监控 6.6.1 微生物监控:
    ①每月至少进行2次监控
    ②监控区域齐全。
    ③监控项目齐全。
10     每月≥4次,得10分;
    每月≥2次,得7分;
    没有微生物监控及监控记录项该项得0分
6.6.2 环境消毒:
    ①具备空间消毒设施(如紫外、臭氧)
    ②设备数量及功率满足要求。
    ③使用频率满足规定
10     满足得10分,否则0分;
6.7 产品冷却 6.7.1 产品冷却:
    ①产品冷却间必须是净化车间;
    ②需要对产品中心温度进行监控,不低于次/1h;
    ③每天必须对冷却间进行消毒(紫外+臭氧)
10     满足①②③得10分,
    否则0分;
6.8 首检 6.8.1 ①在包装的过程中,必须首件,确保产品的生产日期的准确性; 5     满足5分,否则0分
6.9 产品包装 6.9.1 包装:
    ①包装完一款产品后必须清场处理;
    ②包装完一款产品后必须对操作台、机台进行消毒,人员手部须消毒,并记录。
    ③包装前后必须对金属检测仪进行校准,使用过程校准频率不低于次/1h。
    ④定时对产品气密性进行检查;
5     满足5分,否则0分
### 清洁和消毒 6.10.1 清洁和消毒:
    ①根据原料、产品和工艺的特点,针对生产设备和环境制定有效的清洁消毒制度;
    ②应确保实施清洁消毒制度,如实记录;
    ③及时验证消毒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满足5分,否则0分
### 卫生监控 6.11.1 卫生监控:
    ①具备卫生管理检查表。
    ②检查频次≥3次/周
    ③检查范围全面
    ④如实记录。
5     满足5分,否则0分
6.1 监控和检测仪器的校正 6.12.1 ①公司应识别监控关键控制点、产品安全性及合法性所用的测量设备.识别出的测量仪器应按公认的国家标准校准.若无法采用可追溯校准,公司应阐释进行标准化的依据;
    ②防止非授权人员乱调校。
5     满足5分,否则0分
7 人员(100分)              
7.1 培训 7.1.1 ①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等,在工作前应培训,并受到监督;
    ②CCP关键控制点作业的员工,应对其培训并评估能力;
    ③建立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培训计划,覆盖所有相关人员,并实施。
    ④保持培训相关证据,至少包括:培训签到,培训主题及,培训时间,培训讲师
25     第①项10分;第②③④项各5分; ##
7.2 【※】人员卫生 7.2.1 书面的人员卫生要求传达给员工,定期检查:
    ①不应戴手表.不应戴首饰;
    ②露出身体部分的饰品和耳钉等不能戴,如耳环,鼻环,舌环,假捷毛等不能戴;
    ③指甲留短,干净不能涂指甲油,更不能戴假手指;
    ④不能擦浓烈香水或刨须水;
    ⑤车间内不得饮水或进食,严禁吸烟;
    ⑥不得携带或存放个人用品入车间。
15     15分:满足①②③④⑤⑥;
    10分:1人不满足要求;
    4分:2人不满足要求;
    0分:3人及以上不足要求。
7.2.2 入口处应按照恰当的频率洗手.减少产品被污染的风险。 5     未规定频次或发现1人次未执行得0分
7.2.3 如割伤或擦伤须用颜色区别于产品的创可贴包扎,可能的话,含有能够被检出的金属丝创可贴。贴创可贴后还要戴手套。 5     满足要求得5分,不满足要求0分
7.2.4 张贴书面的个人物品控制指引,不得私自带药品和私人物品入内。 5     5分:张贴指引,未发现私人物品;
    0分:发现私人物品
7.2.5 须有专门清洗员工工服的清洗设备,并由专人清洗、消毒; 5     5分:满足得5分;
    0分:不满足得0分。
7.3 健康筛查 7.3.1 ①可能与产品接触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均需要通过体检,并建立台账,新进员工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品质管理,生产经理也必须须提供有效健康证;
    ②员工需告知公司可能接触或患有的传染病,其它疾病或状态。
20     20分:有台账,体检合格且无过期;
    10分:无台账,体检合格且无过期;
    0分:有过期,未体检或不合格人员。
7.4 【※】保护性工衣 7.4.1 ①在食品加工区工作或进入食品加工区域的食品加工人员、外来人员或承包商,应穿着由公司发放的适当保护性衣物;
    ②制定穿戴和更换工衣管理规定。出车间,上洗手间,就餐,吸烟前必须先脱掉工衣;
    ③足够的数量,适当(无上口袋,钮扣)、完全包裹头发的帽子或发网;
20     20分:满足①②③;
    14分:发现1人不满足要求;
    6分:发现2人不满足要求;衣服设计不满足要求或高风险区衣服未集中清洗消毒;
    0分:发现3人不满要求。
注:标★条款为特别关注条款,出现不符合项会导致整个评审结果不合格。  
1.评审范围要求:
    【a】新供应商评审(含换新车间生产、跨QS的单品上市)需涵盖上述所有条款;
    【b】合作供应商巡查需涵盖(不限于)上述必查项目(标“【※】”项);
    2.供应商评审分级及巡查频率:
    【a】原则上所有供应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
    【b】A类供应商每两年上述所有条款覆盖一次;
    【c】B类供应商每年上述所有条款覆盖一次;
    【d】C类供应商9个月上述条款覆盖一次;
    3.评审分数(X)计算方法
    【a】全条款覆盖时:X=∑(每模块得分*权重)
    【b】条款未全覆盖时:X=(实际得分/覆盖条款总分)*100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