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香料中君臣料的配伍作用及18种常用香料的用法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6
核心提示:香料中君臣料的配伍作用
   香料配方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了里边的技巧,完全可以自己配料,根据地域不同香料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香料的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简单的说,就是一种香料的味道最为突出用量最大,其他都是辅助,辅助的有增香的去腥的解腻的,有清香型和苦香型两种,就像一个王朝谁是君主、皇帝只有一个他的权利最大,大臣、左、使缺一不可,都是在为君王服务。根据地域不同,比如:你想突出八角的味道,他的用量就是第一,但是不能脱离主题,要以中国传统的五香味为主,万变不离其宗。
 
  香料的作用
 
  “
 
  中国传统的五香味有: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丁香组成。
 
  不过在运用当中要看肉类的品种。比如做鸡类产品,就是白芷用量最大,有的占到第一位,也就是君王,最次也不能少于前三名;桂皮也是前三名。
 
  再来说一下中间力量的组成,比如里边有增鲜的肉蔻、脱骨的草寇、提味的小茴香、清香味的陈皮、去腥的花椒等等,最后力量就是砂仁和丁香。
 
  砂仁有透骨的作用,可以把我们配制的其他香料的味道渗透到肉里乃至骨髓,不过市场上假的砂仁太多,是有叫做益智仁的东西冒充的,建议大家最好去药店买。
 
  丁香的后味很大,不能多用。
 
  当然也有用辛夷的朋友,辛夷也是最后力量,自古就有辛夷不过钱的说法,可见用量很少。
 
  ”
 
  香料的配伍作用
 
  “
 
  先说肉蔻,肉蔻在鸡类产品中用量少,为什么呢,上边已经讲过,肉蔻是提鲜的鸡肉本身鲜味就很足,所以用量少,那么猪肉类就不同了,猪肉香味很足但是鲜味不足,所以肉蔻在猪肉类的比例稍大。
 
  再说一下草寇,草寇在鸡产品中有脱骨的作用所以鸡产品中必不可少。
 
  再就是同样功效的槟榔片,也是脱骨的。
 
  白蔻:白蔻去腥效果很突出,所以用在腥味比较大的肉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鸭产品和牛羊肉。
 
  香叶:有中和诸味的作用,一般用量不大,也是中间力量。
 
  当然还有甘草和罗汉果,后两种用量就要少了。
 
  草果:有解腻去腥的作用用多了发闷也是中间力量在牛羊肉中比例稍大。
 
  山奈:用山奈做的肉类吃到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用多了有种辛辣味。
 
  陈皮:清香解腻效果最为突出,着名的王守义十三香的主料就是陈皮,以两年的陈皮最好,产地是新会陈皮。
 
  最后讲一下丁香,丁香所含的挥发油很强大,极易挥发,所以用量最小,他能在最短的加热过程迅速出味,所以不能多用。
 
  ”
 
  附:香料知识及配伍技巧
 
  1、很多香料的呈香物质有些是脂溶性的(薄荷、紫苏除外),只经过水解后还不能完全挥发出来,还要经过油解。香料下锅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出香慢的(如八角、桂皮,草果等)要先放,出香快的(如香茅草、百里香,香叶、孜然等)要后放,以使香料出香趋于一致。一般来讲,出香快是因为颗粒小,出香慢是因为块比较大,所以可将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后与出香快的一同下锅。
 
  2、香料本身多少都有一些异味和苦涩味,在使用前要想法除去这些异味和苦涩味,芳香类香料中含有的异味和苦涩味较小,用清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去除大部分异味,而苦香类香料中所含的杂质和异味比较多,或者是在沸水中煮一分钟,以达到柔和中药香味的作用 。
 
  3、香料在使用时要本着宁少勿多的原则,尤其是荜菝,草果,丁香等香味浓郁的香料一定不要太多,否则会产生一股发闷的味道。
 
  4、在使用时,芳香类和苦香类要合理搭配:
 
  一般情况下芳香类用量稍大些(如八角、小茴香可多放),苦香类用量稍小些(如砂仁放多了会特别苦,荜菝有辣口也不能多放,白芷放多了中药味会特别大);应用时要不同的原料不同对待,不能图省力,包个万能料包来个一劳永逸。
 
  在应用时,如果原料腥膻味大,要多加一些去异味的香料,如:加工羊肉时加入一些孜然,加工狗肉时加入一些薄荷等;再就是根据原料的特性,增减各种香料的用量,如:猪肉就要多加些肉蔻、桂皮,鸡鸭等,禽类要多加些山奈和白芷,还离不开少许丁香。
 
  药料的气味和配伍作用,凡是两种药料或以上的药料合用就叫配伍。配伍的目的就是为照顾全面,充分发挥药料的作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气味是辨别药料性能的主要依据。由于每一种药料都具有独特的气(性)味和功能,尤其是有些料还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如陈皮味辛辣苦,芳香;肉桂芳香,味甘,所以在使用时要全面认识了解,方能正确运用。例如:肉桂配良姜,荜拨,三味药料均有大热之性,各又具有香味,互相配伍,可增加其大热大辛的作用,促使肉酥烂,肉与骨分离。白芷配丁香,草果,就能增强其芳香味,去腥,避秽,杀菌,防腐作用。砂仁,豆蔻,陈皮配八角,就可增强其浓烈的特异芳香气味,能使芳香之味渗透肉内外,并有健骨消食,化积的作用。
 
  再次强调:药料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合理的搭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性能。少而精,把每种中药的特性通过配伍有效的辅助提高性能,可以对产品达到出奇的效果。
 
  18种常用香料的用法用量
 
  一、花椒
 
  花椒,味芳香,微甜,辛温麻辣。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辛麻而持久,生花椒味麻旦辣,炒熟后香味溢出,是诸香料之首,也是很好的调味料,可掩盖鱼肉不良气味,增加咸品香味的作用。
 
  花椒在医药中有除风去邪、驱寒湿的功能,有坚齿发,明目补五脏,止痛等作用。
 
  调味常用量(每50KG肉用量,下同):0.1%至0.15%
 
  二、八角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陕西、以陕西较多八角又称大料、大茴香。有强烈的香气,味甜、性辛温。八角为亚热带八角树的果实。为辐射状的藁葵果,呈八角形。鲜果为绿色,成熟果深紫色,干燥果呈棕红色。
 
  八角属中有4个品种,其中2种有毒,即“莽草和厚皮”八角不可食用,产于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其形状类似食用八角,特点是角细瘦而顶端尖,一般称“野八角”,果实小,色泽浅,呈土黄色,入口后,味苦,口舌发麻,角形不规格,呈多角形,每朵都在八个角以上,有的多达13个角,切勿混淆误食!
 
  八角果所含主要成份为茴香脑类样发油,在调味中具有增香作用,经肉料吸收能促进肠胃蠕动,引发食欲,在药用中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作用。
 
  调味常用量,0.2%至0.6%.
 
  三、肉桂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以广西较多肉桂又名简桂、木桂、杜桂等。有强烈的肉桂醛香气和微甜辛辣,性温热、略苦。肉桂为常绿乔木,高达8-17米,茎杆皮红棕色,具有肉桂特殊有的芳香和辛甜味,整个树皮厚1.3厘米,作为香辛调味料主要使用桂皮、桂枝等。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
 
  肉桂味辛,微甜,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作有笃于痢疾肝菌有抑制作用,在调味方面应用普通,可增香、增味,如用于烧鱼、煮肉、卤蛋等。
 
  调味常用量:0.12%-0.21%
 
  四、小茴香
 
  产地湿热带地区,广东、广西、云南、陕西较多。小茴香又名茴香、小茴等。气味香辛、温和、带有樟脑般气味,微甜、又略有苦味和有灸舌之感。全国各地均有裁略。有调味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等作用,在烹调鱼、肉时可去异味,增香气,出味后,挥发小茴本身芬芳香气经肉料吸收后,能减轻肉质膻味,疏肝开胃是配制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同是时还有良好的防腐作用。
 
  调味常用量:1%至0.5%
 
  五、丁香
 
  产地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广东也有。丁香又名公丁香、子丁香。其气味强烈芳香、浓郁。味辛麻辣。公丁香是丁香花蕾干制而成,成品为桃娘科植丁香的花蕾,干燥后可入药,本品味辛、性温、有温胃降逆,温肾助阳功效,可用治胃寒呃逆,呕吐和肾虚阳痿、寒湿、带下等症。丁香与郁金香相忌不宜同用。成品呈短棒状,上端这花瓣包含,呈圆球形,下部呈圆柱形、略扁,基部渐狭小,表面呈棕色、粒糙。
 
  丁香有强烈的芳香味,可调味,制香精,也可入药,不治脾骨虚寒,并传温上止痛和胃暖肾,降逆止呕。出味后挥发丁香本身香气,经肉料吸收后,能增进食欲,食之齿留余香。
 
  六、月桂(香叶)
 
  产地广东、广西。丁香又名桂叶、香叶、天竺桂。味芳香文雅,香气清凉带辛香和苦味。月桂为常绿乔木,香叶就是月桂的叶子,产于江苏福建。
 
  香叶广冷用于肉制汤类,烧烤、腌渍品、罐头等的调味,增香矫味的作用。因其食有柠檬烯等成份,所以具有杀菌和防腐的功效。
 
  调味常用量:0.01%至0.02%
 
  七、姜
 
  姜又称生姜、白姜。姜科植物的根茎鲜用式用姜汁入药,味辛、性微温,真解表咳,温中止呕,解毒功效。可用治风寒感冒,咳嗽多痰骨胃寒呕吐以及吃鱼蟹中毒吐泻等症。它含有精油、挥发油、色素、姜烯酸等。
 
  姜味辛,性微温,是常用的调味香辛料,对于鱼、肉均有去腥臭、增鲜作用,姜还起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姜还含有植物杀菌素,抗氧化作用。
 
  常用调味使用量:2%至3%
 
  八、干辣椒
 
  辣椒又名香椒,辣茄、海椒等。味辛温、辣味重、有利激性。辣椒的辣味主要是辣椒素和挥发油的作用。
 
  辣椒性辛、热、辣,能掩盖鱼、肉腥气,增加食欲,促进胃液分泌,温中散寒,除温、提神兴奋,帮且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九、砂仁
 
  砂仁又名缩砂密、宿砂仁、阳春砂仁等。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微苦。砂仁为姜科植物砂仁种子的种仁。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亚热带地区。
 
  砂仁味辛、性温,有行气宽中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以胼以加香调味,增强食欲。在肉食加工中可去异味,增加香味,使肉味美可口。
 
  常用调味使用量:0.2%至0.6%.
 
  十、沙姜
 
  产地广东、广西、台湾省。沙姜又名三奈、山奈。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块状根茎,有特殊香气,沙姜是制做肉脯不可缺少的香料,在制做扒鸡、熏鸡、盐局鸡等时必需的增香调料,近年来,在西式调味料中也广冷使用沙姜。
 
  沙姜味辛、温、无毒,心腹冷痛及牙痛等作用。
 
  常用调味料使用量:0.15%~0.3%
 
  十一、肉豆蔻
 
  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产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肉豆蔻科植物乔木肉豆蔻的种仁。焙干式煨干入药、味甜、性温,有温脾开胃、行气止泻等症。
 
  肉豆蔻含有样发油、脂肪、蛋白质等。其性温、味辛香,有调味、行气止泻,祛温和胃,收敛固涩作用。在调料中,可解腥增香。但其精油中有有物质肉豆蔻,如食用过多,今引起细脆中的脂肪变质,使人麻痹,产生昏睡,有损健康。少量使用,具有空营养价值。
 
  常用调味使用量:0.01%~0.02%.
 
  十二、豆蔻
 
  豆蔻又名圆豆蔻、波蔻等。性温和,芳香气浓,味辛略带辣、高浓度的略带苦味。
 
  豆蔻含樟脑及挥发油,具有理气宽中,开胃消食,化温止呕和解酒毒的功能。在加工肉食中可增香调味。
 
  常用调味使用量:0.02%~0.05%
 
  十三、草果
 
  草果产于云南、广西、桂州,又称草果仁、草果子。味辛辣,具特异香气、微苦。为多年生草木植物的果实。
 
  草果具有燥温健脾、散寒除痰等功效,在别做肉鱼时有增香调味作用。
 
  常用调味使用量:0.02%~0.05%.
 
  十四、白芷
 
  白芷又称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气芳香、味微辛苦。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木植物的根。
 
  白芷可发表散风,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并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因其气味精芳香,在制作扒鸡、烧鸡等制品中常用于调味增香。
 
  调味常用量:0.01%~0.03%.
 
  十五、胡椒
 
  胡椒又名胡、黑川、白川,产地台湾省。成品因其加工不同而分为白胡椒和黑胡椒。胡椒的气味芳香,有刺激性及强烈的辛辣味。黑胡椒气味比白胡椒浓。
 
  胡椒中含脂肪油,挥发油和植物油和植物碱。从药理上说,胡椒芳香辛热,温中祛寒,消痰鲜毒。在食品加工中,肉类、汤类、鱼类及腌渍类中均起到调味、增香和防腐作用。
 
  十六、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产于辽宁,甘草的根和茎,晒干生用,产于东北、华北、陕西、青海等地。甘草含甘草甜素与葡萄糖醛酸等。共性味甘平。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功效、可制气虚乏力、咽喉肿痛,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调解诸味的作用。
 
  十七、陈皮
 
  俗称陈皮,为芸香料植物多种桔类的果皮,鲜用或干燥后入药,调味、本品味辛苦,性温、有和胃燥湿,理气化痰功效。可治少食呕吐,脘胀、咳嗽多痰等症,并可解食鱼、蟹中毒。
 
  十八、香茅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越南、泰国
 
  作用:出味经肉料吸收后,可增加肉质芬芳香气,刺激味蕾,增进食欲。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