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食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饮食健康 » 正文

吃在香港:到小馆子“打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9  来源:中国妇女报
核心提示:近年来,去香港“买买买”逐渐失去了优势,大家更乐意给香港自由行贴上“美食之旅”的标签。香港随随便便一家小吃铺,都很容易拍出复古感,吃出地道的味道,莫名其妙就变......

近年来,去香港“买买买”逐渐失去了优势,大家更乐意给香港自由行贴上“美食之旅”的标签。香港随随便便一家小吃铺,都很容易拍出复古感,吃出地道的味道,莫名其妙就变成游客蜂拥而至的网红老字号。去香港的旅行者们更常用的词是“打卡”,这些小馆子不仅仅是吃饭的地儿,同时也是不用买门票的景点。其实,小馆子才是一座城市饮食风貌的根本。一家令人再三往返的餐馆不是因为多么珍稀美味,反而是家常亲切,吃起来也有一种踏踏实实的味道。


早期跟旅游团去香港的人,大概都有过这种体验:在酒店宴会厅改造的地方饮“港式早茶”,被带到某个偏远的大排档吃海鲜大餐,当然,肯定是旅行社的合作伙伴。看起来很有香港特色,实则不过是套了个漂亮壳子的团队餐。


随着出游越来越方便,来香港“买买买”逐渐失去了优势,大家更乐意给香港自由行贴上“美食之旅”的标签。晒美食的流水账似的游记满天飞,有人甚至规划了细致的时间表。比如9点去XX吃云吞面,12点去XX吃煲仔饭,仿佛不喝杯兰芳园的奶茶、不吃一份妈咪鸡蛋仔,就不算去过香港。


街头小巷觅美食,小店“打卡”蹭网红


比起觅食,去香港的旅行者们更常用的词是“打卡”。也就是说,这些小馆子不仅仅是吃饭的地儿,同时也是不用买门票的景点。一日三餐反正要花钱吃饭,又能顺便在热门“景点”打卡,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必点炒蛋的华星冰室、主打怀旧气氛的美都餐室、靠丝袜奶茶卖出名气的兰芳园、连明星都会光顾的聪嫂私房甜品、轮胎人推荐的合益泰肠粉、最便宜的米其林点心店添好运……更不用说,香港随随便便一家小吃铺,都很容易拍出复古感,吃出地道的味道,莫名其妙就变成游客蜂拥而至的网红老字号。


其实在内地的各大城市,我一般会刻意避开带有老字号头衔的餐厅。杭州的楼外楼就不用说了,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总给人一种名不副实的国营饭店的气质,往往开在景区,服务差,出品不佳,还人满为患,吃的就是“到此一游”。


而香港那些在旅游攻略里风靡的老字号馆子,要么真的有历史,像美都餐室,至今还完整保存了50年代的环境,连杂志做明星访谈也喜欢约在那里。


说起小馆子,四川人爱说苍蝇馆子。妈妈从小就批评我爱吃“小摊头”,那种摆在学校门口的流动摊,真是我的最爱啊。


其实,小馆子才是一座城市饮食风貌的根本。一家令人再三往返的餐馆不是因为多么珍稀美味,反而是家常亲切。比如这次在香港偶遇的“人和豆品厂”就是一例,最后三天算上走过路过等开门,大概总共去了七八次。招牌上有个“厂”,实则卖各类豆制品小食,豆浆、豆腐、豆花等。出品刚好一条龙服务,点杯杏汁豆浆,一盘鱼肉煎豆腐、卤水豆腐,当晚餐的话加多一份豉油皇炒面,完了再来碗豆花做甜品,一定要撒上特制的黄糖。


小馆子这个概念要我定义的话,简而言之,先排除那些坐落于大厦大酒店、需要正襟危坐的高档餐厅或富豪食堂。“小”并非门面小、规模小,而是要给人那种不用精心准备、随意穿着汗衫、背心、拖鞋、想起来就踏进去吃点东西的亲和力。因为人在“放松”的时候,才能吃得更香。


网络热店和街坊小店,张扬踏实都是家常味道


但小馆子也分热门名店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在香港,聪嫂私房甜品和华姐清汤腩不用说,归于前者。后者通常是那种街坊邻居店,偶有特别出彩的,也不张扬,不会贴满一墙老板和明星的合影,生意做足做好,已经是小馆子的全部信念。


记不清是哪年去香港,被新界的朋友带去元朗,除了名声在外的老婆饼,那里还有一家很红的牛肉牛丸面家,远离游客和闹市。元朗和屯门一带更有街坊气,这些小馆子吃起来也有一种踏踏实实的味道。


我个人并不喜欢一味迷信所谓的“网络热店”,但走着走着,不小心就到了铜锣湾时代广场后面的聪嫂私房甜品前。果然,不排队怎么能算热店呢?幸好是在香港这个极有效率的城市,翻桌比翻脸还快,进去后才发现,提高翻桌率的一大法宝就是强劲的冷气。


刚坐下就冻得哆嗦直想往外跑,这时候来碗热的腐竹鸡蛋、芝麻糊之类的还能缓解下,可我又嗜冻物,大义凛然地点了榴莲黑糯米水晶珠和姜汁芒果豆花。这温度已容不得我左思右想,赶紧吃完走人。


晚饭后再来碗糖水,这是在香港和朋友们吃饭的常识。不论多晚,不论多饱,也坚决不动摇。晚,不怕,人家绝对开到我们要睡觉的时间之后;饱,更不用怕,沿途散个步,走几步台阶,一碗糖水不可能撑死人。


然而吃德记潮州菜的那天,却面临了最严峻的考验。那天下午三点,准备一路从中环走回炮台山旅舍,结果路过铜锣湾时,简直像魂被牵走了般又走进“人和豆品厂”,只想买一杯豆浆解渴的,神不知鬼不觉中坐下来点了一桌小食。


吃完才焦虑起来,因为6点半约了坚尼地城和朋友吃饭。当晚点的菜里面,除了蚝仔烙做成一种类似天妇罗的奇怪脆东西之外,卤水拼盘、清炒芥蓝、炸鱿鱼须、老鸭汤,其他的个个品相不错。果然,炸九肚鱼尤其精彩,外皮酥脆,内里舒嫩,蘸点胡椒盐吃,香得我拿筷子的手指都颤抖了。


酒足饭饱,照旧,由住在附近的那位带大家去私藏铺子“荷兰糖水”。


有些小馆子,还是自己的秘密基地,不会轻易说给别人听,却是每次途经香港,哪怕只有一两天都要去光顾一下。于我而言,那是尖沙咀的洪利粥店茶餐厅、半山的玉叶甜品、旺角道康年餐厅的冻鸳鸯,中环的威记粥店,现在又可以加上一个“人和豆品厂”。


这次旅行从香港开始,到广州,继而南上昆明、大理、丽江,最后结束于拉萨,吃得每况愈下,每天靠思念南方的美味度日,念想着明年再去香港“打卡”小馆子。(叶酱)


 
 
[ 健康养生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养生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