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从施工员到餐饮大亨,吴荣开要做有情怀的事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1  来源:美食导报
核心提示:旺阁渔村是佛山餐饮乃至广东餐饮的一个神话而掌门人吴荣开更是一个传奇旺阁渔村 吴荣开 感 言 人间正道是沧桑,做事业要讲情怀 “虽然说出来很容易,但当你......

旺阁渔村是佛山餐饮

乃至广东餐饮的一个神话

而掌门人吴荣开更是一个传奇

旺阁渔村

吴荣开

感  言

人间正道是沧桑,做事业要讲情怀      

“虽然说出来很容易,但当你亲历其中,你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骨气。改革开放给了我机会,我当然也要用不变的初心回报这个社会。”

“做模式能赚快钱,但是做事业就要讲情怀,这就是我为何坚持办养殖场、酱园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吴荣开不断变换身份角色:“建筑施工员” “卖鱼仔” “大排档老板” “旺阁渔村董事长” “广东省佛山市饮食同业商会会长”……

吴荣开接受采访

讲工地趣事、讲卖鱼往事、讲起他心爱的旺阁渔村更是滔滔不绝,他是怎样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实现人生的蜕变?

启 程 

打磨——从建筑施工员到卖鱼仔

1988年,这是改革开放的第十年,也是17岁的吴荣开高职毕业后作为建筑施工员的第一年。

正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满腔热血的吴荣开为建设社会而努力,并深受领导的赏识。然而一年半后,生性耿直的吴荣开看不惯建筑施工方面不少偷工减料的现象,索性辞职,另寻出路追求心中的“工匠精神”,这也奠定了他日后“诚信经营,工匠为本”的餐饮经营之道。

还在工地实习时因机缘巧合,遇到了广州明珠酒家的吴老板,得知吴荣开正在待业,便带他到广州,吴荣开的餐饮之路由此开启。一开始,吴荣开只是在酒家里当电工,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他当起了明珠酒家的“虾仔”(鱼池承包者的俗称)。

经过了不到一周身上的钱全部打了水漂的经历,吴荣开开始静下心思考如何当好一个“虾仔”。每天一大早,他就起来观察别人是如何做买卖;每天深夜他请教一些有经验的批发商如何养鱼、如何讲“行话暗语”。慢慢地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专业户,在那个月底,吴荣开不仅填平的亏损,还赚了人生第一桶金——800元。

从一个人卖鱼到组建11人的团队、从承包一个酒家的鱼池到10家酒家的鱼池、从骑摩托车到0.6小货车......吴荣开回忆道:“那时候很辛苦,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到码头抢收海鲜,还会因为货源问题与其他‘虾仔’大打出手,从番禺到西樵再到广州各大酒家,我开着载着500多斤的鱼的摩托车一天的行驶距离超过500公里。”

1991年,只有20岁的吴荣开卖鱼赚了20万元,成为了“虾仔”中的佼佼者。

现旺阁渔村菜式  红葱油佛手瓜软

现旺阁渔村菜式 冰镇大长爪虾菇&花雕生肠

现旺阁渔村菜式 鲜花椒焗骨腩

现旺阁渔村菜式 煎咸肉粽

转 型

铸 剑 

铸剑——从卖鱼仔到大排档老板

1993年初,吴荣开厌倦了当时每天与人争执的日子,开始向往稳定的生活。他带着卖鱼攒下来的40万元,来到西樵山旁边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大排档——“旺阁渔村”。或许,谁都不曾想过,这家仅有10张桌子的大排档开启了吴荣开日后所打造的餐饮帝国的序幕。

这一次,吴荣开又是在开始的时候栽了跟头。由于错误的菜式定价,慢慢地,日营业额一度掉至不到200元。

22岁的吴荣开仿佛也走到了人生的分岔点。在思考了几天后,他决定东山再起。

像当初卖鱼一样,再来一次的吴荣开显然更加上心,从采购食材到制定价格,他都亲力亲为,不会下厨的他甚至走进厨房从最基本的砧板、水台做起。为了让旺阁渔村更加亲民,吴荣开将菜价定得相当低廉,原本卖38元的苦瓜牛肉,只卖8元。不仅如此,为了留住顾客,天气热时,他免费送顾客冷饮;天气凉时,他将生猛的河海鲜低价卖,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经过吴荣开的一番努力,旺阁渔村的日营业额不断攀升,1994年,日营额甚至超过了10万元,同时面积也不断扩大,从当初的10张桌子扩展到400多个餐位,两个饭市就可以翻台6轮。随着餐位的不断增加,厨房越来越忙碌,而吴荣开也越来越有经验,他对往常的经营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效率。

当旺阁渔村赚到第一个10万元时,吴荣开没有拿去盖房子、买车,而是花了10万元买了四台5匹的三菱重工空调安装在餐厅里,让就餐环境更加舒服。同时,就算是大排档,也敢买龙虾、鲍鱼等高级货,因为要让顾客感到琳琅满目。

磨 剑 

从大排档到大酒店

1996年,拥有2000多个餐位的旺阁渔村沙头分店开张。这一次,旺阁渔村不再是大排档而是升级成为大酒楼。开业第一天,2000多个餐位座无虚席,接下来生意一度好到甚至要在天台开辟地方摆餐桌。

1996年,年仅25岁的吴荣开

已经是两家旺阁渔村的掌门人  

2000年,面积达1.8万平方米、拥有3000多个餐位以及970多人的团队的旺阁渔村平洲店开业,高峰时每天都要接待近10000名顾客,光流水每天都几十万元,再一次造就了餐饮界的神话。

1996年,平洲分店开张

旺阁渔村虽然是开一家旺一家,但其实,从1993年的第一家店,到2010年的第六家店(西樵店),扩张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缓慢。

对此吴荣开表示,他拒绝商业模式和过快扩张,建筑施工员出身的他注重打造的品质和饮食文化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诚信经营。在旺阁渔村,所有的海鲜都必须保证新鲜足量,绝不会出现短斤缺两的情况,“旺阁渔村秤海鲜的秤甚至可以直接去秤黄金!”

不仅如此,吴荣开对于旺阁渔村的出品可以说用“苛刻”来形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苦于找不到自己满意的食材,索性自己开养殖场养鸡鸭鹅,后来,更是开办酱园,自己生产酱醋。他认为,调味酱也是一顿佳肴的重要部分,缺少它们就做不出想要的味道。旺阁渔村采用传统的“日晒夜露”酿制工艺,至少6个月才能酿出一瓶好酱油。自产的调味酱深受顾客喜爱,很多港澳人士及海外乡友都特意托人代购调味料寄过去。

旺阁渔村生产的酱料

除了出品有保证让业界津津乐道,旺阁渔村的人性化服务令不少人为之赞叹。在旺阁渔村,为了避免浪费,服务员会主动告诉客人会有半碗饭和四分之一例菜卖,甚至你还能买到一块烧鹅。这人性化的举措受到客人的一致好评。正是吴荣开这种执着,旺阁渔村日益兴旺。

一人份烧鹅 旺阁渔村人性化服务的极致体现 

亮 剑 

传统餐饮到饮食文化主题酒店

近年来,吴荣开有感大健康产业时代来临以及个别传统餐饮开始式微,他果断将重心移至兴建饮食文化主题酒店和食品加工上,旨在构建一个以餐饮文化为主题,涵盖吃住游等多种需求的全产业链。

旺阁渔村生产的酱料

旺阁渔村生产的裹蒸粽

如今食品的生产已经进入大工业化时代,人们很难买到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吴荣开看准了这一机会,决定将食品工艺跟旅游结合起来,在未来推出工业旅游项目。他先后在肇庆和佛山买下了两块地皮,用于建设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厂。通过传统的生产工艺加上现代化的智能流水线和仓储,将可实现生鲜食材、生油酱料和冷冻食品的规模化生产。

明年即将开业的金鼎泰丰酒店,高21层、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大楼,是吴荣开耗资了4亿元的项目,里面规划了五星级酒店、150席的国际宴会大厅、月子中心等,将时下人们需求的项目整合优化于其中。正式开业之后,还可跟工业旅游打通,一站式满足客人的吃喝玩乐需求。

酒店效果图

为了这个项目,吴荣开每天早上5点就必须起床,亲自到工地跟进,从整体设计到房间装修,从380多平方米的LED显示屏的选用到墙角石块的更换,无论大小,吴荣开都参与其中,誓要将整个项目打造得尽善尽美。

改革开放40年

吴荣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

改革开放40年

有机遇也有诱惑

从卖鱼仔到大排档

从大排档到大酒楼

从大酒楼到饮食文化主题酒店

每一次的转型都是一次蜕变

在追求高频快的当下

吴荣开仍然坚守工匠精神

为客人带来好质量,为餐饮树立好榜样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