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烟台  食品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德阳市深化改革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2  来源:德阳日报
核心提示:(德阳日报记者 秦琴)为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强力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2012年9月在全省率先启动 川......

(德阳日报记者 秦琴)为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强力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自2012年9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川粮产后服务工程”以来,我市坚持以“创新服务、便农惠农、履职尽责”为工作着力点,通过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粮食烘干清理服务等措施,多方位开展粮食产后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粮油专合组织、种粮大户发展,对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节粮减损,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现有资源,推进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组织,为种粮农民市场化收储创造条件,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促进粮食提质进档,推动节粮减损。同时,通过整合产后服务资源,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我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年降水量882.0~1024.1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潮湿天气导致收获的粮食水分普遍偏高,同时因为日照时间偏少,粮食不能进行充分晾晒,极易受潮产生霉变,造成粮食产后损耗,在影响种粮农民收益的同时也降低了粮食品质。


据了解,2017年,我市粮食总产量195.53万吨,比上年增加1.23万吨。从粮食收购量来看,我市一直处于全省前列。但与此同时,粮食的晾晒、收储问题却日益突出:烘干机械化率低;大部分粮食仍采取露天晒干,晾晒缺乏有效场地,人工成本偏高,公路晾晒粮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农户家庭储粮装具简陋;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结合德阳粮食产业实际,从更好发挥粮食部门职能作用出发,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减少粮食损耗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通过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在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2012年至2017年间,全市共争取到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100万元用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共涉及34个烘干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968.6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各种性质粮食经营主体已建成粮食烘干中心89家,购置烘干设备261台(套),全市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18000吨以上。


同时,为不断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劲与动力,我市全面实施“粮安工程”,提升粮食收储能力。从粮食行业的实际出发,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主,联合农民合作社,吸引社会生产、经营、服务资源加入,组建粮食合作社联合社,形成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的利益共同体。在广汉市“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下,我市其他县(市、区)也在积极尝试,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粮食产后服务成效初显:一是便农惠农成效初步显现;二是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有力地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也支撑了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为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减少粮食损耗,从源头上保障了粮食安全。


为进一步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我市还将从增强节粮减损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服务主体健康发展;健全投入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着力。一是加大粮食产后流通各环节的投入,将“节粮减损”工作列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二是重视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支持和规范产后服务主体的相关制度,使其向着规范、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通过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扶持、保护、帮助粮食产后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合理安排各项涉农资金,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助农增收,促进粮食流通产业提质增效。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