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4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发来获奖通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滨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绿色发展的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和徐永江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鲆鲽类工程化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构建与示范”等两项成果喜获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日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发来获奖通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滨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绿色发展的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和徐永江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鲆鲽类工程化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构建与示范”等两项成果喜获2020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绿色发展的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基于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研究成果,经过较为系统的渔业专业理论技术研究和产业规划互动过程,将现代渔业产业整体发展的逻辑、路径以及海、产、城、人互动模式有机结合,以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渔业生态养殖学、海水养殖容纳量等理论为基础,历经十多年的科技攻关,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为推动海洋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其技术成果已在全国各沿海省市的30多个渔业工程项目中应用,形成了50余个规划方案或研究报告,指导建设完成国家级海洋牧场10处、省级以上现代渔业园区18处。近五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8.7亿元,单位产值成本降低15%~30%。
 
  “鲆鲽类工程化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构建与示范”成果是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完成,针对我国传统鲆鲽类池塘养殖结构简陋、设备缺乏、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产业问题以及池塘养殖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滞后的科学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完成了池塘养殖鲆鲽类生长健康调控生理机制研究,设计构建了工程化池塘养殖系统和专用装备,研发了鲆鲽类工程化池塘高效养殖技术规范,在鲆鲽类主产区示范牙鲆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单产达2357公斤/亩、半滑舌鳎养殖单产达1199.1公斤/亩。示范牙鲆工程化岩礁池塘养殖单产达7025.8公斤/亩,鲆鲽类池塘养殖产量与效益提高4~9倍以上。该成果在我国鲆鲽类主产区进行了产业化示范与应用,近三年累计示范鲆鲽类工程化池塘养殖面积1500余亩,新增养殖效益1.19亿元,新增利润2694万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推动了我国鲆鲽类池塘养殖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目前我国唯一面向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先进单位及个人,包括突出贡献奖、创新成果奖、促进奖和军民融合奖等。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