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农业资讯 » 正文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星课题组在赭曲霉毒素A超灵敏快速检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29  来源:海南大学
核心提示:近日,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星副教授课题组在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超灵敏快速检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并在工程技术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0.588)发表了研究论文。
  近日,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星副教授课题组在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超灵敏快速检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并在工程技术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0.588)发表了题为“Fluonanobody-based nanosensor via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ochratoxin A”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OTA能抑制人类和动物蛋白合成、扰乱代谢途径、破坏钙稳态和损伤DNA,主要污染豆类、谷类、香料、咖啡、牛奶、红酒、葡萄汁和肉等多种农产品,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OTA检测通常采用色谱法,由于需要精密仪器、样品前处理繁琐等,限制了基层检测的广泛应用。
 
  刘星副教授课题组通过综合运用免疫分析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以新型荧光纳米抗体作为识别探针和能量供体,以量子点-OTA偶联物为竞争抗原和能量受体,开发了一种基于荧光纳米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传感器,成功应用于谷物中OTA的超灵敏快速检测。该纳米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5 pg/mL,线性范围为5-5000 pg/mL,只需5分钟完成检测。该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经济环保、高通量检测等优点,为分析复杂的食品基质环境中超低水平的小分子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该论文第一单位为海南大学,第一作者为2019级硕士研究生苏本超,刘星副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论文合作单位包括陕西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并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493, 31901800, 31701705)、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0157)、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0RC509, 2019RC119)、美国NIH-NIEHS (RIVER Award)(R35 ES030443-01)和美国NIEHS Superfund Research Program(P42 ES004699)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89421018069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