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黑作坊  海产品  黑窝点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市场行情动态 » 正文

全球升温小麦产量是增是减有说法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28  浏览次数:109

全球普遍增温的气候背景下,农作物生产将受到多大影响?记者27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朱艳教授课题组,联合全球18个国家的4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采用多模型集合方式,定量评估了温度升高1.5℃和2.0℃对全球小麦产量的潜在效应,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明确了增温对作物生产的影响,该成果发表于气候变化领域知名杂志《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本研究基于全球小麦主产区60个代表性站点,采用了包括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WheatGrow模型在内的国内外31套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在生态点、国家和全球尺度上系统评估了全球增温1.5℃和2.0℃对小麦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考虑CO2浓度升高对小麦产量的正面效应,未来增温情景下全球多数区域的小麦生产力略有升高,其中在增温1.5℃和2.0℃情景下的全球小麦总产增幅分别为1.9%和3.3%。


朱艳介绍说,对于包括印度、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小麦生长季高温且缺少降雨的区域来说,小麦产量却呈显著降低的趋势,且小麦产量波动增加、极端低产风险明显加大。例如,在3个位于印度的代表性站点,增温2.0℃将使得小麦极端低产的概率从现有的5%增加到15%左右。而这些产量风险加大的地区目前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因此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区域的粮食安全问题。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末前,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前工业水平的2.0℃以内,并将努力把温升限定在1.5℃内,而农作物生产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首当其冲。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Senthold Asseng教授表示,该研究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明确了增温对作物生产的定量影响,对于提出针对性缓解和应对措施、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 许天颖 张晔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