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质量管理 » 正文

做食品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的东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7
核心提示:做食品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的东西
 
  品质管理人员熟悉了解什么?我们来捋一捋:
 
  1
 
  现场管理
 
  1.不良的来源—变异
 
  1)变异来源之一:机器
 
  2)变异来源之二:材料
 
  3)变异来源之三:方法
 
  4)变异来源之四:人员
 
  5)变异来源之五:环境因素
 
  6)变异来源之六:管理因素
 
  2.防止不良品的要素
 
  1) 制定品质标准
 
  2)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3)建立标准化
 
  4)良好的执行力
 
  5)消除环境脏乱现象
 
  6)收集现场数据,分析变异来源
 
  7)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
 
  8)完善的设备设施保养制度
 
  3.如何解决问题
 
  正确做好应做的事就是管理,要做好品质管理,首先要合理有效的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变异带来的问题,如何把握、解决问题?
 
  1)以全局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2)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
 
  3)反省工作方法。
 
  4)站在他人的立场。
 
  5)下一工序即是客户。
 
  4.品质管理的原则
 
  1)了解并与现场保持密切的接触,是品管员工作的重要内容。
 
  2)每当出现问题或异常的状况时,品管员应该到现场去检查,在现场对发生的情况进行检查时,要重复地问“为什么”并且应用一般常识和低成本的方法,就应该能够确认出问题的原因,而用不着那些高深复杂的科技。
 
  3)改善时从确定问题开始。
 
  4)问题一旦发生了,就必须去解决,并且确定不会再因同样的理由而发生,特别是大批量的发生。
 
  5)查找问题的原因,要注意“边缘管理“的概念和思维。
 
  6)有时出现问题是不是苦苦找不到原因?甚至觉得“不可能”,是不是客户找我们麻烦?
 
  扩大一下思维的空间和范围,考虑一下“边缘管理”问题。
 
  5.边缘管理
 
  边缘管理应该不仅是要将容易忽视的地方管好,同时也包括对一些靠进界限值的管理好。
 
  1)区域边缘
 
  2)时间边缘
 
  3)人员边缘
 
  4)过程边缘
 
  6.异物管理
 
  来源之一:生产和管理人员(包括参观人员)
 
  来源之二:机械设备、工器具、容器
 
  来源之三:原料、辅料、内外包装物料
 
  来源之四:方法
 
  来源之五:环境
 
  7.确认—品质管理之根本
 
  1)品质确认的内容
 
  产品的外观、成分构成、配方成份、味道、口感、化学特性、营养成份、有害物质残留、生物特性、包装。
 
  品质确认的基本环节
 
  生产前的品质确认/事前确认:(人、机、料、法、环)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确认
 
  生产后的品质确认
 
  3)品质确认的方式
 
  a.记录确认
 
  咨询确认
 
  c.现场确认
 
  d.实物确认
 
  综合确认
 
  f.结论确认
 
  4)品质确认的方法
 
  目视(眼到)、测量(手到)、鼻闻(鼻到)、品尝(嘴到)、对比、化学分析、生物检测
 
  品质确认的时机(以防为主,抓住重点)
 
  a.首件确认
 
  末件确认
 
  变更确认
 
  间歇确认
 
  异常确认
 
  过程确认
 
  品质确认的广度、深度和效果(PDCA)
 
  目的要明确
 
  b.标准要把握
 
  方法要正确
 
  手段要科学
 
  责任要分明
 
  实施要及时
 
  效果要评估
 
  失误要纠正
 
  8.现场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工作服的规范问题;
 
  2)洗手消毒程序的规范管理;
 
  3)消毒班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4)袋子的系口、开口(包括所有工作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换袋)的方法问题(异物隐患、卫生);
 
  5)产品的防护问题。
 
  2
 
  基本知识与技能
 
  1.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
 
  1)品管七工具(旧)
 
  检查表、散布图、特性要因图、直方图、管制图、层析图、柏拉图
 
  2)品管七工具(新)
 
  关联图、系统图、亲和图、矩阵图、PDPC法、箭头图法、优适法
 
  3)质理管理重要理论
 
  科学管理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
 
  “零缺点”概念
 
  戴明循环图又称PDCA循环
 
  朱兰三步曲
 
  2.品管职责与权限
 
  1)进料管理
 
  2)过程管理-人员
 
  3)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
 
  4)成品管理
 
  5)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6)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和考核
 
  7)质量保证-品质计划
 
  8)质量保证-制度、文件及其它
 
  9)客户投诉
 
  10)实物样品(或图片)
 
  3
 
  问题意识及解决
 
  1.问 题 的 类 别
 
  问题的最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  依掌握问题差距分类法:
 
  ü  救火类问题
 
  ü  发现类问题
 
  ü  预测类问题
 
  ?  问题所在层次分类法:
 
  ü  操作层次的问题:现状与“通常水平”之间的差距,
 
  ü  管理层次的问题:现状与“期待水平”之间的差距。
 
  ü  结构层次的问题:现状与“理想水平” 之间的差距
 
  3.第一类(操作层)问题的解决
 
  v  通过宣导和培训给员工“洗脑”用新观念、新方法。代替原有的旧观念、旧方法。
 
  v  制定新的制度,规定,操作方法,让员工按新方法执行。
 
  v  利用奖罚来规范员工行为→养成好习惯。
 
  v  5S工作的深入
 
  4.提 高 问 题 意 识
 
  缺乏问题意识常见的现象
 
  ?  重复问题一而再发生。
 
  ?  品质不良率偏高且无任何改善。
 
  ?  极少改善提案。
 
  ?  工作极为被动,推一下才动一下。
 
  ?  各种浪费多。
 
  ?  安全问题常发生。
 
  ?  无标准作书。
 
  ?  规范性差。
 
  ?  有标准,但执行力度差。
 
  ?  有异常情况常被掩盖。
 
  ?  5S工作表面化,不深入。
 
  ?  作业率低,无有效改善。
 
  ?  推诿、扯皮现象多,遇事找藉口。
 
  ?  不知道如何设定挑战目标。
 
  ?  客户抱怨多却无特别举措。
 
  ?  无科学,系统地收集并分析重要资讯。
 
  ?  没有任何中、长远的规划
 
  ?  没有问题意识的人,根本无从发现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  差不多,没什么大碍-这是行不通的,应该有强烈的企图心,多方发掘问题
 
  ?  仅仅提高主管的问题意识事实上是不够的,唯有提高组织内整体成员的问题意识,才能健全企业本身的体质
 
  5.主管重点执行事项
 
  ◇  以事实真相告知部属,使其产生迫切感
 
  ◇  使部属产生使命感
 
  ◇  培养吸收资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具有愈挫愈勇的认识
 
  ◇  开拓部属的视野
 
  ◇  协助部属建立自我成就感。
 
  6.问题的发现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现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
 
  3)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
 
  4)发掘真正原因(现实)并将之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发生。
 
  “问5次为什么”-挖掘问题方法
 
  4
 
  标准的知识
 
  1.标准化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是整体利益最佳,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
 
  2.我国标准分四级管理:
 
  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
 
  3.标准的实施
 
  实施标准就是把标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实施标准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采用
 
  ?  引用
 
  ?  选用
 
  ?  补充
 
  ?  配套
 
  ?  提高
 
  4.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分为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非等效采用。
 
  5
 
  食品微生物知识
 
  1.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
 
  1)控制pH
 
  2)控制水分活度
 
  3)化学抑制剂
 
  4)控制包装
 
  5)通过冷藏和冷冻控制
 
  6)通过热处理控制
 
  7)微生物控制的新技术
 
  a.辐照;b.高强度脉冲光;c.高强度脉冲电子场;d.高压加工;e、紫外线;f、臭氧  臭氧用来消毒新鲜水果和蔬菜尚未被FDA认可。
 
  2.食品加工微生物控制的指标菌
 
  1)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
 
  3)金黄色葡萄球菌
 
  4)沙门氏菌
 
  6
 
  卫生消毒基本知识
 
  1.消毒灭菌的方法:
 
  1)物理消毒灭菌法
 
  2)化学消毒灭菌法
 
  2、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a.温度;b.湿度;c.酸碱度;d.有机物;e化学中和作用
 
  3、安全知识
 
  7
 
  个人卫生知识
 
  1.对食品卫生有害的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2.个人卫生应做到
 
  1)保持双手清洁
 
  2)保持衣帽整洁
 
  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鞋、帽。工作服应每天洗净,被脏物污染后应立即更换。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还应穿戴口罩。头发不得露出帽外,避免零乱的头发或头皮屑落入食品中,不在加工场所梳理头发。还应注意不要穿着工作服、鞋进入厕所或离开车间。
 
  3)重视操作卫生
 
  4)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