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分析应用 » 生命科学应用 » 正文

不同真菌固体发酵对蕨菜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1
核心提示:蕨菜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蕨菜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
   蕨菜作为药食两用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蕨菜含有多糖、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
 
  然而,目前鲜有关于蕨菜发酵工艺的研究,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吴永祥、吴丽萍、胡晓倩和安东国立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金泰完*以药食同源的蕨菜为药用基质,采用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进行固体发酵,对发酵前后蕨菜的主要活性物质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对其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进行比较,以探讨真菌固体发酵对蕨菜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蕨菜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作为一个例证,为3 种真菌固体发酵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提供新思路。
 
  1 固体发酵蕨菜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3 种功能真菌接种量与蕨菜发酵后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有很大关系。3 种真菌接种量在2.5%时,总黄酮含量有所增加,但增加效果不显着,且过低接种量会使菌株生长缓慢,发酵周期延长,也使得染菌机率增大。当接种量在5%时,总黄酮含量显着增加。当接种量在10%时,相对于接种量5%,总黄酮含量增加不显着,且有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过高接种量造成菌株生长过快,引起培养基温度上升,影响菌株的正常代谢有关。
 
  2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固体发酵后蕨菜醇提物的提取率显着高于未发酵蕨菜(P<0.05),其提取率分别为24.14%、22.45%、26.63%,而未发酵蕨菜的提取率为17.56%。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固体发酵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含量明显降低,从未发酵时的(48.50±0.62)mg/g分别减少到(18.61±2.29)、(32.18±0.37)、(38.84±0.58)mg/g,表示在真菌发酵过程中分解利用了蕨菜中的总酚物质,并较少或不合成多酚类化合物。
 
  3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表现出明显的量效效应,即随样品质量浓度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之增加。其中裂褶菌发酵的蕨菜醇提物质量浓度(X)与清除率(Y)间的回归方程为:Y=36.54X+19.65(R2=0.978);未发酵蕨菜醇提物质量浓度(X)与清除率(Y)间的回归方程为:Y=80.64X-6.462(R2=0.995);VC质量浓度( X ) 与清除率( Y ) 间的回归方程为:Y=1 229X-0.257(R2=0.999)。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固体发酵后蕨菜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发酵前均有所下降,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74±0.04)、(0.92±0.03)、(0.83±0.04)mg/mL,而阳性对照VC、未发酵蕨菜醇提物的IC50值分别为(0.04±0.001)、(0.70±0.01)mg/mL。
 
  4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ABTS+·清除作用的影响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ABTS+·均有显着的清除作用,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3 种真菌固体发酵后蕨菜醇提物清除ABTS+·能力较发酵前均有所下降。ABTS+·清除能力排序为阳性对照组VC>未发酵组>裂褶菌发酵组>灵芝发酵组>木蹄层孔菌发酵组,其对ABTS+·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05±0.001)、(0.51±0.02)、(0.92±0.01)、(1.20±0.14)、(2.69±0.01)mg/mL。
 
  5 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
 
  在0.05~0.2 mg/mL质量浓度条件下,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显着影响,且无剂量效应。当质量浓度达到0.2 mg/mL时,未发酵组及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固体发酵后蕨菜醇提物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3.94%、103.48%、106.84%、102.92%,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说明,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在0.2 mg/mL质量浓度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可用于后续实验的研究。
 
  未诱导对照组的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只含有少量的NO,给予LPS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较未诱导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表明体外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建立成功。固体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NO的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样品浓度增加,细胞模型中NO的含量逐渐减少,与L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抗炎症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次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体外抗炎症作用无显着相关性,其中总酚含量与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955。相关性分析显示,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与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着相关性,但与体外抗炎症作用呈显着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95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木蹄层孔菌、灵芝和裂褶菌3 种功能真菌的固体发酵,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抗炎症作用均受到显着的影响。发酵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含量较发酵前明显下降,总黄酮含量显着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抗炎症作用得到有效提高。发酵前后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好的相关性,总黄酮含量与抗炎症作用呈显着正相关。发酵前后蕨菜的总酚、总黄酮物质种类繁多,需进一步分离纯化,以筛选出更加明确有效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成分。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蕨菜资源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