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星巴克被约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4  来源:中国日报
核心提示:12月13日, 星巴克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 事件引爆舆论。近日,有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相关门店频繁触碰食品安全红线。对此,星巴克于......

12月13日,“星巴克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事件引爆舆论。

近日,有媒体记者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相关门店频繁触碰食品安全红线。对此,星巴克于13日下午回应称已启动深入调查。

13日晚,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再次发布消息:

经过调查,我们已确认12月13日媒体报道的两家无锡门店的伙伴(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责无旁贷。这两家门店的情况,高度警示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标准的日常执行中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向所有星巴克顾客致以最诚恳的歉意。

同时,我们已于第一时间采取了以下行动:

1. 两家涉事门店已闭店进行调查与整改;

2. 中国内地所有星巴克门店立即启动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3. 立即组织对所有门店零售伙伴的重新培训,严格落实公司食品安全制度;

4. 针对所有门店,增加来自内部及第三方的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频率与范围;

5. 强化食品安全问题的伙伴内部举报通道;

6. 积极探索更多技术手段,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干扰,争取从源头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星巴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对于此次事件,我们再次深表歉意,并将积极改正。同时,我们会密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也恳请公众及媒体对我们进行持续监督。

外媒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话却说得有些“阴阳怪气”。

路透社称,中国消费者和媒体在保护客户权益和监控大品牌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咄咄逼人,尤其是对来自海外的品牌。

Chinese consumers and media have become more aggressive about protecting customer rights and monitoring the behaviour of big brands, especially from overseas.

CD君想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对于消费者权益的重视无关内外。

路透社报道截图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行政约谈

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

据微信公号“无锡市场监管”12月13日消息,针对媒体曝光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有“更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当日立即组织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的星巴克震泽路店、昌兴大厦店进行了重点检查,初步核实相关企业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已责成2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对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开展排查,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市市场监管局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了行政约谈,要求公司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落实整改。

下阶段,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组织市、区两级力量,对2家涉事星巴克门店进行深入调查,依法严肃查处。从即日起,在全市部署开展以打击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星巴克的“震惊”令人震惊

12月13日上午,星巴克首次回应称对此表示震惊:

我们深感震惊。对此事件,我们高度关注,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同时,话锋一转开始自夸称,“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

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欢迎社会公众及媒体对我们进行持续监督。

星巴克的“震惊”令人震惊。就在一个月前,11月24日,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盐田壹海城二分店由于存在食品违法行为,具体是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台式月饼),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警告。国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则有1200多条关于星巴克的投诉,无一被受理。与其等到事情闹大、面对汹汹舆论才感到震惊,不如早点解决问题。

此前星巴克门店出现过期食品问题时,公司内部是否有过反思、是否考虑过改进绩效考核方式,又是否加强过食品卫生监管?星巴克在中国确实有大量粉丝,但那不是任性的资本。一个品牌生意再大、消费者再多,都经不起被食品安全丑闻毁了再毁。对消费者诚意道歉,对内部认真整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星巴克重拾消费者信任之道。

红餐点评

制度再严格,落实不到位,都是一纸空文,口号喊得再响亮,言行不一致,也是自欺欺人。消费者不是傻瓜,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忽悠得了的。

任何人,任何企业,不是不允许犯错误,而是不知悔改。每次出事之后,都是首先甩锅给个别门店甚至是个别员工,然后被逼无奈的道歉,整改……而整改之后呢?同样的问题还是会接二连三的出现,为什么?

小编认为,品牌形象的树立靠的不仅仅是妙语连珠的宣传和各种理念的灌输,而是产品本身。只有真正把消费者的饮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食品安全当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真真切切的把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所以,星巴克需要反思,整个餐饮行业则需要引以为戒。当然,我们的监管部门也需要深思,如何拿出更多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强化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才是当务之急。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