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海产品  黑作坊  周黑  烟台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食品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福建爆发罕见赤潮,启动二级灾害应急响应,应慎食贝类海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2  来源:小神龙和蒲公英

6月7日、8日,福建省泉州石狮、漳州龙海、漳浦等地,发生疑似食用贻贝中毒事件。有网友向海峡导报漳州新闻爆料漳浦佛昙、赤湖等地多人因食用淡菜后出现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部分已被送往漳州市医院和解放军第175医院救治,目前就医人数为36人。


淡菜,学名贻贝,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之一,是驰名中外的海产珍品。肥美又不压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干品含蛋白质53.5%、脂肪6.9%、糖类17.6%、无机盐8.6%,以及各种维生素、碘、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由于海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海中鸡蛋”也称“平民版蛤蜊”。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6月9日23时启动赤潮灾害二级应急响应。鉴于此次赤潮藻种密度超过赤潮基准值,并未造成水色明显异常,不易通过肉眼观测发现,在赤潮灾害中较为罕见,且目前我省海域处于赤潮高发期。


1、什么是赤潮?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随着海区的温度、风力、潮汐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赤潮会自然消亡。


实际上,赤潮并非总是红赤色的,它是各种色潮的统称。除了最常见的红赤色之外,还有粉红色、茶色、土黄色、灰褐色、绿色、白色等。


2、赤潮分为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


无毒赤潮一般是无害的,许多港湾著名的“蓝眼泪”景观,其实就是由一种夜光藻产生的赤潮。


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生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类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应。


3、发生赤潮这样防范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醒,市民在知晓相关海域发生赤潮后,不要到该海域进行海钓等活动,也不要食用来自赤潮海域附近的水产品。


一旦误食,发现有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头痛和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当然,从正常海域起捕的水产品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水产品养殖户,在养殖海区发生赤潮时,可采取转移、下沉、隔离、回收相关海域养殖网箱等措施,减少赤潮生物对海水养殖的损害。位于赤潮区海水取水源的育苗场、养殖场应关闭取水,避免因水源污染造成损失。


福建省食药监局6月9日发布预警:


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