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吴云斌:湘西州建设饲料厂的分析与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1  来源:湘西州畜牧水产局

养殖业历来是湘西州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饲料是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湘西正虹饲料有限公司为主的一批饲料企业,高峰期曾经撑起湘西饲料自给的半壁江山,但受各种因素影而迅速没落,饲料工业一直是湘西州养殖业发展的短板。结合养殖业产业链需要,笔者就湘西州建设饲料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湘西州养殖业发展有积极的思考意义。


一、市场现状


1、畜牧业发展


2016年,全州存栏生猪123万头、牛39.5万头、羊53.6万只、家禽516万羽,同期分别增长4.2 %、5.7%、4.4 %、4.2 %;出栏生猪134.4万头、牛9.2万头、羊50.5万只、家禽683万羽,同期分别增长5.4 %、6.6 %、2.1%、2.7 %。通过近几年不断调整,畜牧业逐渐形成了以湘西黄牛、湘西黑猪为主体的地方特色畜牧产业,发展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州在省备案的规模养殖场达2568户,生猪、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了52%、51%、88%,其中有国家级示范场6个,省级示范场30个。二是良繁体系建设加快,全州近年来实施了原种场、扩繁场等一系列项目建设,现有原种场2个、种公猪站3个、二级以上扩繁场24个,另有10个多养殖场正在申办扩繁场资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良种繁育体系;三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猪屠宰实现畜牧归口管理,对屠宰环节管理得到了实质性的强化,全州组建了州、县、乡、村四级疫情信息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完成了8个县级和164个乡镇动物防疫站,共有动物防疫员、技术员和信息员2000多人,州县两乡三级年办培训班达40多期(次),培训人数4000多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龙头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底,全州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养殖龙头企业30多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8个。依托龙头企业,全州认证地理标志产品3个,注册地理商标3个,创建著名商标13个。2014-2017年,北京资源亿家集团、湖南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唐人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百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奇壮畜牧业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与州达成投资协议,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大北农集团、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正在考察,有意入州投资,湘西州成为畜牧业投资的新热土。产业的升级转型,给饲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刚性的需求。


2、饲料市场


“缺、多、乱”是州内饲料市场基本特征。一是缺乏饲料企业。全州只有湘西资源优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家饲料生产企业,于2014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10万吨,2015年实际产量稳定在5800吨左右,因内部管理和产品设计等原因,2016年停产。二是市场上品牌多。2016年,州内饲料销售市场流通的饲料生产企业有55个,涉及到152个品牌。其中猪的浓配料年销售约为4万吨左右,全价料年销售12万吨左右,家禽的浓配料年销售在10万吨左右,家禽的全价料年销售在20万吨左右。三是竞争乱。饲料企业在州内对中小规模养殖户采取经销商模式,对大型养殖场和专业合作社成员采用直销模式,竞争手段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明显,没有绝对优势的品牌,厂家之间竞争激烈,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高,竞争比较乱。


二、发展饲料工业的意义


1、填补生产空白


全州目前年饲养生猪约270万头,其中湘西黑猪30万头,年需要饲料(全价)75万吨以上,加上牛、羊及家禽,年饲料(全价)需求达120万吨以上。根据州发展规划,湘2020年全州生猪出栏将达到200万头(其中湘西黑猪30万头),饲料需求将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州还没有一家上规模、优势明显的饲料生产企业,专用饲料市场空间大,发酵饲料市场空白,在当前竞争“乱”的状况下,完全可以建设一些有竞争力的饲料厂,填补生产的空白,占领品牌和市场高地。


2、降低养殖成本


据抽样调查,州内生猪养殖平均成本比州外高约15%左右,而其中饲料成本就占了9%。主要是饲料销售中多级经销成本支出、饲料原料采购成本增高和饲料报酬率因素。针对性地开发专用饲料,缩短销售渠道,或通过直销等方式进入规模大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完善产业链条


湘西州养殖业产业链中,后端的加工销售随着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不断取得突破,而前端的饲料供应,尤其是饲粮型畜禽饲料供应环节,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地位提升缓慢,产业形象塑造不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突出的瓶颈。建设饲料加工企业,是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4、占据产业高点


武陵山区域及湖南省都不是饲料原料的产区,饲料原料大部分都需要外购,湘西州以前饲料工业竞争劣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市场及辐射范围有限、运输成本高。而随着养殖业从水网区向西部转移,大企业集团不断进入,我州养殖业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交通、市场瓶颈不断突破,建设饲料企业的各方面条件不断成熟,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发展饲料工业,占据产业高点,迎来新的机遇。


5、对接兴州战略


畜牧业是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列入州十三.五规划,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将湘西州建设成武陵山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区,对促进湘西州农村经济率发发展、农民率先脱贫,推进我州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发展饲料工业,科学利用饲草、粮食等资源,通过开发发酵饲料等专用饲料,巩固专用市场,减少有害排放,可有效推进畜牧产业建设生态化发展,发展饲料工业与湘西州兴州战略高度契合,无缝对接。饲料加工作为畜牧业中重要的环节,对接兴州战略,意义重大。


三、建设条件


1、自然环境


湘西州地理上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81%,平均海拔800~2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雨水充沛,光热水同季,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24%,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一,生态良好,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是有名的“生物基因库”,有湘西黑猪、湘西黄牛等珍贵的畜禽遗传资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


2、饲料资源


全州草场面积1050万亩,其中各类牧草75科209种,每年有100万吨作物秸秆,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182.59千公顷,粮食产量85.4万吨,蔬菜产量78.2万吨。草食牧业饲草料供能力应达240万个黄牛单位,精饲料自给率为零,发展生猪、家禽产业饲料自给率仅20%左右,呈现畜牧业发展与饲料自给不对称的矛盾,发展饲料工业前景良好。


3、基础设施


全州2016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3万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重要枢纽城市,G56、G65、S99、S10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319、209国道十字型贯穿州境,枝柳铁路、张吉怀高铁(在建)、铜吉高铁(待建)使全州铁路运输通达全国各地,自北向南200公里平均分布张家界、湘西(在建)、铜仁—凤凰三个机场,交通非常便利。仅湘西电业局在州内就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总容量96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26座, 35 千伏变电站20座,城区实现10千伏配网手拉手供电,电力供应充足。 


4、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扶持畜牧业良繁体系、标准化养殖、粪污治理等薄弱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扶持面不断扩大。湘西州为湖南省唯一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武陵山区区域扶贫攻坚的核心战场,加上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地区在行政上的优势,各类政策配套较为完善,对引进饲料工业企业需求明显,政策机遇空前良好。


四、建议


湘西州饲料市场发展证实,旧的生产、管理、销售模式面临挑战。行业大势是饲料企业与养殖业整合和融合,佳和农牧有限公司在湘西州通过生猪代养模式,至2020年拟发展4万头母猪养殖,出栏生猪100万头,公司实施统一饲料、统一猪苗、统一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六统一”模式,对旗下的代庄农庄的饲料投放完全掌控,并计划在州建设饲料企业。单一的饲料企业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建议饲料与养殖企业合作,共筑产业链,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占有市场。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