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连云港赣榆暂未发现“毒豆芽”身影 监管部门教你识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核心提示:2017年11月底,连云港赣榆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称市场上流通着“毒豆芽”,部分甚至流入了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对孩子及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威胁。对于“毒豆芽”这样的食品安全投诉,赣榆区市场监管局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门执法队,在辖区范围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历经3个月专项检查,赣榆地区暂未发现市民投诉的“毒豆芽”身影。
      2017年11月底,连云港赣榆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称市场上流通着“毒豆芽”,部分甚至流入了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对孩子及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威胁。
 
  对于“毒豆芽”这样的食品安全投诉,赣榆区市场监管局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门执法队,在辖区范围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
 
  26日,从赣榆区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历经3个月专项检查,赣榆地区暂未发现市民投诉的“毒豆芽”身影。此外,执法队对辖区新东方市场、苏北水产品市场、博雅高级中学等7批次豆芽进行了抽检,其“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亚硝酸盐”三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为“全部合格”。
 
  那么,何为“毒豆芽”?赣榆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执法大队大队长韦涛介绍,所谓“毒豆芽”,是指在豆芽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原料、激素、农药、化学、兽药、抗生素等,从而改变豆芽生长周期和外观,增加豆芽产量,最后流入市场销售的豆芽。
 
  据介绍,部分小作坊式豆芽生产加工企业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一般会采取三种违规生产方式,一是为缩短孵化周期而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乙烯利等;二是为防止烂豆或烂芽违规使用农药或兽药,如多菌灵、百菌清、福美双、诺氟沙星等;三是为改变变色发黄的豆芽外观而使用漂白剂、连二亚硫酸钠等。而这些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属有害食品,长期食用还可致癌。
 
  经过3个月的专项检查,在赣榆市场上并未发现被投诉的“毒豆芽”身影,抽检样品也均得到“全部合格”的结果。对此,赣榆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检合格,只能说明辖区市场内当前的豆芽是相对安全的,我们会通过进一步完善豆芽经营者相关信息,对企事业单位食堂、学校、散摊、豆芽加工点等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将‘长效监管’落到实处,将‘毒豆芽’隔离在赣榆之外。”
 
  如何识别“毒豆芽”?

  市场监管部门给你支招
 
  如何识别“毒豆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辨。第一看豆芽秆,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是芽身挺直稍细,芽脚不软、脆嫩、光泽白;而用激素、抗生素催产的豆芽,则芽秆粗壮发水,色泽灰白。第二可以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用激素、抗生素催产的豆芽,则根短、少根或无根。第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激素、抗生素催产的豆芽,则豆粒发蓝。最后还可以折断豆芽秆来看,豆芽秆的断面是否有水分冒出,无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则是用激素、抗生素催产的豆芽。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