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特医食品:严格审查程序 提升企业研发实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9
核心提示:国家食药监总局与国家质检总局于去年11月17日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调整特医食品注册管理过渡期至2018年12月31日,给境内外申请人全面布局产品带来契机。
   国家食药监总局与国家质检总局于去年11月17日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调整特医食品注册管理过渡期至2018年12月31日,给境内外申请人全面布局产品带来契机。
 
  据特医食品研发前沿动态了解,截至2018年2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共受理来自5家跨国集团(14个企业)、境内14个企业提交的特医产品81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产品占申请总数约64%,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产品占比36%;已申报的产品中,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类别未申请外,其他类别产品均有注册申请;共发放68个产品的审评意见,发放补正意见约占66%,拟建议不予批准意见约占27%。
 
  特医食品的审查程序非常严格,特医食品注册要经过产品配方、临床、生产工艺、质量安全、标签、说明书各专业组的技术审评,对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进行全面审查。
 
  为保障群众食用安全有效,审评工作必须严标准、严要求、严审查、严把关。 特医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制订原则与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持一致,对实施条件、职责要求、权益保障、质量保障和风险管理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不仅对特医食品的注册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且对企业的产品研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三条科普及消费提示信息,即肿瘤、糖尿病、肾病三种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适用人群和特点。 事实上,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有13种,分别针对糖尿病、肝病、肿瘤、肾病、炎性肠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等,产品配方依据要表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并提供临床试验的科学文献资料和试验研究资料,还需要提交产品配方筛选过程和适用人群确定依据。
 
  特医食品在临床效果上的表现包括营养状况的改善、疾病转归(指疾病经过一定时间或若干阶段发展变化以后的状态和结局)指标的改善等。 但同一类疾病,一个配方不一定完全适用。审评员解释,同样的疾病,不同的类型,如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患者营养需求不同;同样的疾病,不同的时期,如需要透析的肾病患者和不需透析的肾病患者,营养需求也不一样。这都对产品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国内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在研发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技术实力,跟上国际发展步伐。 最后小编再补充一句,特医食品审评注册的进度恰好印证了特医食品注册的高门槛、严要求。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