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七大食品政策,再次驱动仪器行业“抢夺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8  来源:仪器论坛
核心提示:农业部2017年就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布了征求意见的函。据了解,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禽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药物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1、兽药残留征求意见函发布
 
  农业部2017年就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发布了征求意见的函。据了解,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禽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药物残留不仅可以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还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次修订共对已批准使用的 267 种兽药进行梳理并按类别做出相应规定,共完成104个品种的限量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允许使用无需制定残留限量的品种4154个,维持农业部公告 235号中允许治疗使用不得在食品动物中检出的品种共9个。另外对农业部公告235号中第四部分: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并已提交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布,本限量标准中不再收载。
 
  编辑点评:
 
  据了解,我国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发布了42种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997年我国又发布了47种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1999年由于畜禽产品出口欧盟的需要,再次对最高限量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了109种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2002年农业部再次组织专家对1999年发布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共制定了202种(类)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目前,我国的农兽药残留标准基本覆盖常用农兽药品种和主要食品农产品种类。下一步,将按照农业部已经制定的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5年行动计划,每年新制定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00项。到2025年,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将达到2200项,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基本实现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
 
  2、农残限量标准开始实施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于2016年12月18日正式发布,2017年6月18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将替代《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新标准规定了433种农药4140项残留限量。
 
  编辑点评:
 
  《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增加了2,4-滴异辛酯等46种农药,490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1项检测方法标准,删除10项检测方法标准,变更28项检测方法标准。
 
  3、食品接触材料卫生风险屡受关注
 
  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因安全卫生隐患引发媒体热议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各国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2017年10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开始全面正式实施。从卫生要求来看,新国标将食品接触产品分成了奶嘴、搪瓷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塑料树脂、塑料制品、纸、金属材料、涂料及涂层、橡胶材料等10个类别,并借鉴欧美经验对卫生要求进行了更新。如对聚丙烯、聚乙烯等不同的塑料制品制定了统一的“总迁移量”指标,60mg/kg的限量也与欧盟一致;橡胶制品增加了欧盟通报较多的N-亚硝铵等物质的限制要求;金属材料和制品新标准整合了不锈钢制品与铝制品卫生标准的要求,收紧了对铅、镉等重金属的限制。
 
  从检测指标来看,新标准要求依据实际使用条件来进行测试,并对食品模拟物的选择、试验时间和温度等进行了细化,使测试能科学合理地反应出产品在实际使用时的安全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掌握自身产品的原料和使用条件等信息。此外,部分产品的理化指标也大幅加严,如橡胶的酸性和油性模拟物的总迁移量与旧标准相比加严了40倍。
 
  此次针对食品接触产品的强制标准升级涵盖类别多,内容变化大,不仅将对国内生产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相关产品进口商将产生较大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的各类食品接触产品达10万批,货值超过30亿元,仅宁波口岸2016年进口就超过4000万元。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日韩的榨汁机以及欧美的净水壶等商品的进口更是备受热捧,企业需密切关注新标准的影响。
 
  编辑点评:
 
  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中涉及到的分析仪器主要包括三类:一、样品制备仪器中包括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萃取、制备用薄层色谱;二、分离分析仪器中包括高效液相、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凝胶色谱及凝胶电泳等;测定技术中包括红外、高分辨近红外及核磁共振、原子吸收和发射、荧光、免疫测定、电分析、扫描电镜及发射电镜等。
 
  4、新国标发布:特殊用途、配方食品等备受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2017年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等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1-2017标准代替了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与GB2761—2011相比, 新标准GB 2761-2017标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应用原则;增加了葡萄酒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 A限量要求;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辅食营养补充品、 运动营养食品、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
 
  编辑点评:
 
  由于人类摄入赭曲霉毒素A主要来自谷物,其次是葡萄酒和咖啡等。此次标准的制定结合了我国葡萄酒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及产品消费量情况,对我国葡萄酒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增加了葡萄酒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此次限量要求的增加,将极大的刺激有关真菌毒素检测相关仪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酶联免疫吸附和薄层色谱仪等销量的增加。
 
  5、《GB/T 33086-2016 水处理剂 砷和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实施
 
  据了解,我国“水处理剂中砷和汞含量的测定”标准是首次制定。目前,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含量已相对成熟,包括食品、土壤、饲料、钢材、水质在内的相当多的产品均使用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来测定。国际上,水质中砷和汞含量测定相关的标准主要有:ISO 17852-2006《水质.汞测定.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和ISO 17378-1-2014《水质--砷和锑的测定--第1部分:采用氢化生成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的方法》。即原子荧光光谱法用于水处理剂中砷和汞含量测定,在国内外都属首次。
 
  此外,政府报告历次讲话中谈到,要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注重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应以汞、铬、铅等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这也是制定该标准的意义之一。
 
  编辑点评:
 
  GB/T 33086-2016主要适用于水处理行业,用户单位主要包括:水处理剂生产厂家、水处理剂使用厂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由于该标准的实施,这些用户成为了原子荧光的需求方,即潜在购买方,相信必将带动接下来原子荧光光谱仪新一轮的销售热潮。
 
  6、两项应急SN标准(气质联用检测方法)通过专家审定)
 
  2017年7月,欧洲10多个国家的鸡蛋及蛋类产品,被验出违禁杀虫剂氟虫腈成分超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毒鸡蛋”风波中,数以百万计的鸡蛋和蛋制品纷纷下架,至少数百万只鸡恐遭扑杀。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可用来杀灭跳蚤、螨、虱等。但是氟虫腈对环境极其不友好,会对农作物周围的蝴蝶、蜻蜓等造成影响。欧盟法律规定,氟虫腈不得用于人类食品产业链中的畜禽。
 
  2017年9月,根据国家认监委科技标准部安排,总局食品局急需的两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出口禽蛋及蛋制品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计划编号:2017B260j)和《出口禽蛋及蛋制品中氟虫腈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计划编号:2017B261j)通过专家审定。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力的支持口岸检验检疫业务工作。
 
  编辑点评:
 
  由于氟虫腈对环境和人体存在的严重危害,我国从2009年起就已经禁用了氟虫腈,仅可用于卫生害虫。我国对进口禽蛋及其产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准入管理,目前包括荷兰在内的欧盟各国的新鲜禽蛋和禽蛋产品均尚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资格,不能向我国出口。
 
  同时,也看到我国近年来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反应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健全,为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7、14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制定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累计发布14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检测;食品中吗啡、可待因成分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食品中呕吐毒素、罗丹明B、亚硝酸盐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检测。
 
  在2017年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主要为农残、兽残和非法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涉及到的检测方法为:分光光度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
 
  编辑点评: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在2016年迈入发展元年,各类机遇挑战扑面而来,将快检产品厂家推上行业发展风口浪尖。2017年食药监总局要求各区县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同时在各乡镇地区设立近40000个食品药品监管所,为快检仪器设备采购带来大把机遇。
 
  2017年发布的14项食品快检方法意味着风头正劲的快检技术自此变得有据可依。据了解,接下来,食药总局还将制定有关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的快速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的发布作为快检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快检行业正在朝着健康、良好地方向不断前进和发展。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