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娃哈哈的“中年危机”和“还童补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9  来源:食谈
核心提示:拟投产8200吨蛋白粉项目回归保健食品,距离“被上市”越来越近......
   拟投产8200吨蛋白粉项目回归保健食品,距离“被上市”越来越近......
 
  年仅“30岁”的娃哈哈,距离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还差很远,似乎就已进入“中年危机”。“服用”保健食品,能否帮助娃哈哈“焕发青春”?
 
  那首歌已成回忆
 
  “甜甜的酸酸的,营养多味道好,天天喝,真快乐,娃哈哈AD钙奶!”
 
  时至今日,食谈君依然能轻而易举的唱出娃哈哈AD钙奶的广告歌(暴露年龄了),这充分证明娃哈哈饮料在一代人童年回忆中占据的地位。不过,最近娃哈哈要去做蛋白粉了。
 
  近日,娃哈哈发布了一份编制于2月的公示文件:《杭州娃哈哈启力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环评报告表 (蛋白粉)公示版本》。当中显示,该项目名称为“年产8200吨蛋白粉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预计投产日期为2018年3月。
 
  看来,娃哈哈真的变了。尽管宗庆后曾三次问鼎中国首富宝座,尽管他年过古稀仍然坚持每天工作,但是,时代不同了,当年洗脑的广告歌年轻人已经毫无印象,娃哈哈似乎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
 
  2010年,娃哈哈业绩进入500亿俱乐部,创始人宗庆后曾发出豪言,要达到1000亿的目标。7年过去了,不但目标没有实现,业绩还在2012年出现了拐点。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胡润百富榜》,宗庆后家族以135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五。再看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宗庆后家族已经跌出前20,位列第21名,资产数值勉强维持在去年的1000亿,较2015年缩水350亿元,仅为首富马化腾资产的三分之一。
 
  从大环境来看,由于CPI(食品)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且纸箱、玻璃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2017年软饮料行业整体营收出现同比下滑-3.32%。
 
  2017年1-9月食品饮料子行业营收增长情况
 
  △ 数据来源:智研资讯据公开资料整理
 
  另一方面,娃哈哈的龙头企业地位也在不断受到威胁。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软饮行业中,包装饮用水类产量产比过半。而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年瓶装水六巨头依次为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百岁山、娃哈哈、冰露,共占有瓶装水市场80.7%份额。
 
  其中,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两者市场份额之差仅为2个百分点。康师傅、百岁山紧随其后,分别为12.2%、9.2%,两者相差3个百分点。娃哈哈销量同比增长为负,市场份额仅剩8.6%,被百岁山反超仅位列第五名。
 
  △ 数据来源:尼尔森
 
  多元化“试错”史
 
  为扭转局面,娃哈哈先后涉足奶粉、零售等产业,但效果不佳。纵观娃哈哈近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多元化发展“试错”史。
 
  与荷兰皇家乳液合作的“爱迪生”奶粉因为不通电商渠道,主业销售网络无法完美嫁接婴幼儿奶粉销售而失败;一期投资17亿元的娃欧商城又因为缺乏专业零售买手经验而折戟。娃哈哈甚至还曾一度要到澳大利亚开采铁矿,放弃后又计划在西澳大利亚建养牛场和奶粉厂。
 
  至于成立于2001年的娃哈哈童装业务,曾在2002年半年时间内生产了330万件童装,销售收入达1.5亿元。彼时,宗庆后甚至制定出了“3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宏伟目标。然而,尽管至今已经十数年,但这一童装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认知度仍然很低,如今市场反应平平。
 
  更为大众熟知的是在2013年,娃哈哈曾斥150亿巨资投入白酒行业。
 
  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
 
  2013年正值我国白酒行业进入发展低谷期,当年前三季度13加上市白酒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双降,营业总收入下降3%,净利润同比下降6%。娃哈哈却选择逆势而上,进军酱香酒领域,并且上市了一款以贵州茅台镇为原产地的高品质酱香型白酒——“领酱国酒”也正式宣告上市,定价为300~500元。
 
  当时的宗庆后很有信心,他表示:“白酒业需求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参加,培育一个全国闻名的酱香品牌。”然而,四年过去了,如今这款酒却踪迹难寻,目前在娃哈哈的官网上也并未看到这款酱香酒产品的介绍。
 
  至于娃哈哈曾高调宣布进入的奶粉产业,“注册制”实施后,目前正处于激烈竞争期。2010年,娃哈哈推出婴配奶粉品牌爱迪生奶粉,当年有市场调研公司的榜单中称它有不到0.5%的市场占有率。食谈君也尚未查找到该品牌奶粉配方注册获批的消息。或许正因如此,本次公布文件中决定削减原年产3480万袋的袋装奶粉产量。
 
  留给娃哈哈的选择不多了。
 
  分保健食品“蛋糕”
 
  有消息称,娃哈哈已经在以每股2.6元清退员工股份,或在为上市做准备。与此同时,新的业务革命也已经提上日程,保健食品就是宗庆后家族选择再发力的板块。
 
  要知道,娃哈哈可是当年国内的保健食品“老大”,创业的“第一桶金”就来源于当年的火爆单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以前红极一时的娃哈哈AD钙奶虽然是以食品身份上市销售的,但在食药监总局官网还能查到同名保健食品批文。所以,娃哈哈其实从未远离过保健食品市场。
 
  这次,娃哈哈选择立足合资公司,发力蛋白粉业务。据公示文件介绍,杭州娃哈哈启力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是由杭州娃哈哈启力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盛佳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文件称,将“新增8200吨蛋白粉的生产能力”。
 
  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是业界公认的一块“大蛋糕”。
 
  201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相比2005年的约450亿元增长了2.7倍。纵观全球,美国与中国占据了保健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2005-2015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增速达到13%,居世界首位;美国市场规模排名第一,但增速仅为6%。美国的保健食品渗透率达50%,而中国仅为20%;其中,美国有60%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属于粘性用户,而中国仅有10%;此外,就人均消费金额而言,中国仅为美国的1/8。
 
  据罗兰贝格分析,未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预计仍将以高于本国GDP的速度增长,2015-2020年的年均增速将约为8%,市场规模预计至2020年将约为1800亿元。
 
  同时,据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2016年3月发布的《全球蛋白质趋势》,预计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全球范围内围绕蛋白质-运动营养蛋白质产品、蛋白质补充剂(VDS)、补充营养饮料和膳食替代瘦身的补充类别的增长率预计将从中位数增至高位数。娃哈哈优先发力蛋白粉业务,目前看来是一条可行之路。
 
  至于娃哈哈的蛋白粉业务,究竟是想做一个自主蛋白粉品牌,还是只生产原料转售给其他企业,我们目前还无法考证。但在食谈君看来,单纯从生产规模而言,似乎出售给其他企业也挺合理。
 
  此外据数据分析,中国草本及传统保健食品板块在在整个保健食品市场中亦占有优势。
 
  在娃哈哈官网“展望未来”部分,娃哈哈称将“以生物工程、中医食疗为基础,将食品饮料从安全转向健康,通过研发有益的菌种及中医食疗的保健食品与保健饮料,满足老百姓健康长寿的需要,适应消费者新的更高的需求”。
 
  如此看来,回归保健食品,或许真能成为帮助娃哈哈摆脱“中年危机”的一剂灵药。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