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养元饮品首份年报营收净利双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4  来源:蓝鲸财经
核心提示:近日,植物蛋白饮料公司养元饮品(603156.SH)发布了营收净利双降的财报。而此前,该公司在上市不足20个交易日内闪电破发,一度从“最贵新股”沦落为“最熊新股”。
   近日,植物蛋白饮料公司养元饮品(603156.SH)发布了营收净利双降的财报。而此前,该公司在上市不足20个交易日内闪电破发,一度从“最贵新股”沦落为“最熊新股”。
 
  业内人士分析称,受益于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的高速增长,养元饮品一直躺在核桃乳的功劳薄上,忽略了对市场渠道的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直至品类发展受挫,养元饮品的问题才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业绩隐忧
 
  养元饮品日前对外披露了首份年报,其2017年营收77.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03%;净利润为23.10亿元,同比下降15.72%。
 
  做为占比98%以上的主营业务核桃乳,去年营收为76.19亿元,同比下降11.76%,毛利率同比减少2.09%;其他植物蛋白饮料营收为1.2亿元,同比暴跌54.6%,毛利率也减少了5.08%。可以说,所有财务指标全线下滑。
 
  此前养元饮品在招股说明书中曾对2017年业绩下行做过预测,认为原因在于,2017年春节相对较早且2018年春节相对较晚,从两头减少了2017年春节销售旺季的销售收入。同时,“公司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下降,产品包装物易拉罐等成本上升导致的毛利率降低,以及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其实,这并非养元饮品首次出现业绩下跌,自2015年以来,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增速出现放缓,受此影响,养元饮品在2015年达到营收、净利润高峰后便一路下挫,2016年实现营收89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27.4亿元,下跌23.08%。对原因养元饮品归咎为,在公司销售市场的广度、深度都得到挖潜、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拓展的市场空间相对缩小,以及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基数不断增大,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推出新品类,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波动的风险。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在采访中对记者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到了平缓期,其中椰汁、豆奶这两个品类还在不断挤压着核桃乳的市场份额。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养元饮品一直以来高度依赖核桃乳,产品结构老化,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品类市场萎缩,对其就会形成灭顶之灾。
 
  创新乏力
 
  一直以来,养元饮品皆因产品结构单一,饱受业内诟病。资料显示,养元饮品2014年、2015年、2016年,核桃乳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90%、95.41%、97.30%。
 
  同时,养元饮品产品研发投入过低,也被业内质疑为“吃老本儿”。数据显示,其产品研发投入甚至不足其年收入的1%,从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6.89万元、544.61万元和784.53万元和343.87万元,在其营收中占比分别为0.03%、0.06%、0.088%和0.094%。
 
  对此养元饮品解释为,首先是公司一直执行“六个核桃”大单品战略,在此战略下,公司研发主要围绕“六个核桃”产品的品质提升;二是公司的销售收入基数大。
 
  朱丹蓬表示,近年来养元饮品的产品基本没有进行创新升级,其市场营销和渠道发展也较为滞后,长此以往,极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3月31日对外发布的公告中,养元饮品已经准备调整,将经营范围中生产饮料(蛋白饮料类)、罐头(其他罐头)一项变更为生产饮料、罐头,相当于扩展了经营范围。国金证券近日一份研报指出,这代表着公司未来不排除会跳出其原有核心业务植物蛋白饮料而进入其他类饮料市场的可能。
 
  记者就业绩和研发不足等问题致电并发送采访提纲给养元饮品,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