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落后销售目标40亿,如今又要五年过百亿,搭上分众传媒的溜溜梅这样安抚经销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30
核心提示:不久前,“2019溜溜梅战略升级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近千名行业代表、经销商和投资伙伴汇集一堂,“聆听”溜溜梅创始人杨帆提出的“让青梅食品成为主流”的战略规划。
   不久前,“2019溜溜梅战略升级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近千名行业代表、经销商和投资伙伴汇集一堂,“聆听”溜溜梅创始人杨帆提出的“让青梅食品成为主流”的战略规划。
 
  “这一幕,像极了一场溜溜梅的‘行业信心重塑大会’。”一位行业观察者表示。
 
  01
 
  信心大重塑
 
  “在这场战略升级大会上,溜溜梅畅想了一下行业以及公司的‘广阔前景’,还宣布跟分众传媒达成战略合作。这是一场典型的‘秀’,此举很可能是为了抵消6月底以来爆发的舆论危机。”上述行业观察者表示。
 
  6月28日,溜溜梅的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在证监会网站上预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于是,溜溜梅要在创业板上市的消息,迅速受到了大范围关注,各路媒体纷纷对溜溜梅的招股说明书进行了分析解读。
 
  结果,溜溜梅业绩连年下滑、产品单一、存货周转率连年下降、报告期内频遭环保部门处罚等一系列问题被逐一揭露。
 
  由此,溜溜梅的上市之路,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或是感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以及投资者、经销商的压力,溜溜园“精心”安排了此次的战略升级。
 
  首先,溜溜梅将休闲零食产业、青梅产业描绘成了一片“蓝海”。
 
  溜溜梅给出的数据显示:十年间(2006-2016),国内休闲零食业总产值从 4240.36 亿元增至 22156.4 亿元,增幅高达 422.51%,年复合增长率17.98%。预计到 2020 年,休闲零食行业总产值将接近3万亿元。
 
  作为休闲零食行业的一个细分产业,杨帆对青梅产业的发展前景给予厚望:“从口味激发到价值激发,再深入消费者内心,由此赋能到整个青梅行业,青梅市场将极具想象空间。”潜台词是:溜溜梅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样美好。
 
  其次,溜溜梅搭上了分众传媒这艘大船。
 
  分众传媒被称为“线下流量第一入口”,在全国已有超过260万块楼宇广告点位,1.3万个电影银幕广告位,覆盖人群超过3亿人。
 
  通过与分众传媒的战略合作,溜溜梅可以将产品“投送”到亿万消费者的生活当中,这将有助于溜溜梅打开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收入。
 
  “溜溜梅此举,或是为了在前途未卜(尤指上市)的情况下,重新提振投资者、经销商的信心。”上述行业观察者表示。
 
  02
 
  安抚投资者
 
  “2015年,溜溜梅获得红杉资本A轮独家投资近1.5亿元;2016年12月,溜溜梅再次获得自然投资人李青缴纳的出资款1.03亿元。然而,在随后的近三年时间内,溜溜梅再未获得其他投资。或是资金压力增大,亦或是面临投资方的压力,溜溜梅此次上市稍显仓促。”一位投资人士表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溜溜果园流动资产合计近5.2亿元,但货币资金仅有6738万元。与之相对应,溜溜果园当期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存货等都大幅增加,这势必将加大溜溜果园资金的周转压力。
 
  同一时间,来自投资方的压力日渐增大。
 
  2015年,获得红杉资本投资时,杨帆曾意气风发地表示,将在5年内实现溜溜梅销售收入50亿元。
 
  然而,2018年溜溜梅的销售收入只有8.73亿元。可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三,距离杨帆的业绩承诺,还差40多亿。
 
  资本,向来追求高回报率。可溜溜梅的市场表现,显然与投资方的期望相差甚远。内外压力之下,溜溜梅想到了上市这条路。
 
  但溜溜梅显然低估了上市的困难。“媒体相继揭露了溜溜梅的各种问题,这必定会受到监管部门的注意。其上市之路,可能不会太顺利。”上述投资人士表示。
 
  更严重的是,溜溜果园在接受投资方的资金时,曾签下对赌协议:一旦公司提交上市申请,那么,投资方的清算优先权、优先认购权、优先购买权和共同出售权、反稀释、回购、领售权等特别权力就不存在了。
 
  如若结果与之相反,这些权力就又会回归到投资方手中。换言之,在上市不成的情况下,投资方将重新“手握重权“。
 
  因此,上述战略发布会实际上,很可能是溜溜梅为了安抚投资方,“特意”描绘的一幅“蓝海”图。
 
  03
 
  “援助”经销商
 
  除了投资人,溜溜梅还需要留住经销商。毕竟,不断下滑的业绩也会影响经销商的忠诚度。可是,要想将经销商留下,溜溜梅需要想到更实在的方法。
 
  资料显示,溜溜果园主要采取产品经销模式。截至2018年12月31日,溜溜果园的经销商共有1517家,其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连续三年达到90%左右。也就是说,经销商对溜溜果园的经营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溜溜果园对经销商一般执行款到发货的结算模式。经销商向公司下订单时,需提前全额付款,然后,公司通过物流承运商安排发货至经销商所在地。公司与经销商之间为买断式销售,通常情况下若无产品质量问题,一般不予退换货。
 
  经销模式优点显而易见,即快速打开市场,将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终端消费者手里。但在产品销售不佳的情况下,这种销售模式会对经销商构成损伤。
 
  数据显示,近年来溜溜梅的销量并不如意。
 
  2016-2018年,溜溜果园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04亿元、8.47亿元、8.73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缓;归其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144.87万元、6004.18万元和5602.80万元,更是出现了连续3年明显下滑的情况。
 
  从销量方面来看,2016-2018年溜溜果园销量连年下降,分别是2.58万吨、2.3万吨、2.15万吨。
 
  “溜溜梅把销售任务都堆在了经销商身上,有些经销商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一位溜溜梅的经销商表示。
 
  对经销商的“为难”,溜溜梅并没有无动于衷。2016年之后,溜溜梅的市场推广费(主要包括经销商投入的推广费、促销费等)大幅增加,占比从20.12%上升至29.56%,甚至超过广告宣传费。
 
  然而,靠推广费用来维系经销商并不是长久之计。经销商想要为溜溜梅扩展销售渠道,根本动力还是要产品热销。
 
  于是,溜溜梅把目光再次盯向了广告、盯向了分众传媒。
 
  2011年,年销售不过5000万的溜溜梅用20%的收入来打广告。随着杨幂那句魔性的广告词——“没事儿,就吃溜溜梅”让溜溜梅销量大增。
 
  如今,溜溜梅选择和分众传媒合作,就是希望新的广告语——“酸一点就吃溜溜梅”“饱和式”输出,为经销商打开销售局面。
 
  “溜溜梅此举很明显是在学习洽洽食品与分众传媒的合作经验,但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前述投资人士表示。
 
  04
 
  质疑声难平
 
  “表面来看,这场‘秀’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投资者和经销商重塑信心。但若仔细分析,这场战略升级大会,算不上对症下药。相反,还可能遭到更大的质疑声。”前述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首先,这一次,溜溜梅“画的饼”太大了,显得有点“不靠谱”。
 
  会上,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夸下海口:“我们将助力强势引爆溜溜梅品牌,我们也相信溜溜果园将在5年甚至在3年内成为百亿级企业。”
 
  这和杨帆曾经立下的“5年50亿元销售收入”的“宏愿”,有异曲同工之妙。
 
  谁都不会否认国内休闲零食业这片“蓝海”的发展前景,但溜溜梅这一类的产品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各家零食企业都已经铆足干劲要分得一杯羹。
 
  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行业巨头的蜜饯果干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分分钟有涉足青梅产业的可能;各种山寨企业更是凭借价格优势,疯狂侵占着溜溜梅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背景下,年销售8.73亿元的溜溜梅喊出“3到5年内实现百亿规模”,真的靠谱吗?
 
  另外,溜溜梅试图稳固经销商的地位,也很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由于业绩始终需要依赖经销商,溜溜梅为了稳住经销商,或还得做出让步,比如,大幅增加市场推广费用。
 
  在快消行业,一旦经销商的地位太过高位,很可能会反噬企业。像蒙牛、贝因美等企业,都曾因经销商的风头无二而受到冲击。
 
  可溜溜梅似乎并未嗅到隐患的味道。还试图通过跟分众传媒合作,斥巨资投放广告,为经销商减轻销售压力。
 
  经济上的影响肯定是最直接的。市场推广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支出的持续增加,对溜溜梅利润方面的成长性并不利好。也就是说,以溜溜梅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来换取经销商手中产品的热销,最终受益者或只有一个:经销商。
 
  “在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节点上,溜溜梅的创新与升级显然是滞后的;此外,溜溜梅的销售渠道与当今主流消费群体的购物渠道并不匹配,这才是溜溜梅应该重视的。与其搞这么一场‘秀’,重塑投资方和经销商的信心,还不如在产品和渠道创新方面下心思,讨好一下消费者。”前述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