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研讨会-刘 箐教授-粪菌移植治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分子机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25
核心提示:粪菌移植治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分子机理
   刘 箐   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刘箐博士,男,197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2004—2009年,先后在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2012年至今任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在我国蛋白芯片的可视化、病原微生物单克隆抗体建库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2011年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持有国家发明专利27 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 项。
 
  刘箐教授团队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单克隆抗体及快速检测组、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组、病原微生物和肿瘤活载体疫苗组、成瘾及感染的肠道菌群分子生态组、病原微生物生物信息学组共5 个课题小组。在快速检测方向,使用“高通量可视化抗原宏阵列”专利技术,将杂交瘤筛选效率提高100 倍以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病原细菌单克隆抗体库,库存单克隆抗体3 000余株,部分抗体已被国内30余家科研机构应用,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该领域长达30余年的垄断;在致病机理方向,已建立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突变株10余株,发现氧化应激相关调控基因1 350余种;在致病菌活载体疫苗方向,通过基因改造建立了双减毒单增李斯特菌活载体(EGDe-DactA/DinlB)、双减毒平衡致死载体(EGDe -DactA/DinlB/Ddal/Ddat)两种疫苗研发平台,依次开展了病原细菌和肿瘤的免疫学治疗基础研究;在成瘾及感染的肠道菌群方向,主要酒精成瘾、毒品成瘾及微生物感染和肠道菌群的分子生态,另外,目前已完成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并建立了全基因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大数据采集及分析平台。
 
  报告题目
 
  粪菌移植治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分子机理
 
  摘 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作为通过胃肠道感染宿主的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最先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接触,但肠道菌群抵御Lm的机理尚不清楚。前期研究发现,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降低Lm感染小鼠死亡率50%以上。细胞实验证明肠道菌群能够显着降低Lm感染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的凋亡率,且细胞炎症因子TNF-a、IFN-g和IL-1b的表达显着性降低。为寻找FMT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菌群或代谢物,我们使用不同孔径大小的滤膜过滤粪便中得到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得到的过滤产物与Lm共培养。结果发现大于1 mm滤膜过滤液对Lm的生长有显着性抑制;相比之下,小于1 mm滤膜过滤液对Lm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对不同滤液进行16S测序发现,相比小于1 mm滤膜过滤液中的肠道微生物,厚壁菌门中的梭菌目在大于1 mm滤膜过滤液中大量存在。通过体外分离筛选相关细菌并与Lm体外共培养发现,分离得到的细菌能够显着抑制Lm的生长。通过以上研究,寻找肠道菌群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细菌,将其运用到细菌感染类疾病治疗,为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滥用治理提供新思路。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