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肠道菌群与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2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退化草地限牧、退牧还草及禁牧舍饲、恢复草地生态政策的实施,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以放牧为主的地区逐渐改变饲养模式,由传统的天然放牧或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转变为舍饲或舍饲与放牧(季节性)相结合的饲养管理方式,这种转变的确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应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退化草地限牧、退牧还草及禁牧舍饲、恢复草地生态政策的实施,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以放牧为主的地区逐渐改变饲养模式,由传统的天然放牧或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转变为舍饲或舍饲与放牧(季节性)相结合的饲养管理方式,这种转变的确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应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放牧羊圈养后造成的羊肉品质劣化是消费者的一个普遍认识。
 
  近年来,动物体内胃肠道微生物是研究热点,大量文献报了道肠道微生物与动物(包括人类)营养代谢、肥胖、脂肪沉积和糖尿病等的关系,胃肠道微生物在营养代谢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维生素代谢及矿物质代谢等。肠道微生物的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作为机体的能源物质,可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GPCR 41和GPCR 43)的活性,其与脂肪代谢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等)间具有相互协同、相互调控的作用。另外,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柏辉、杨蕾和罗玉龙等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下苏尼特羊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和血液与羊肉中脂肪酸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改善放牧羊圈养后羊肉品质的劣化提供理论依据。
 
  1. 饲养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在两种饲养方式下,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放牧+舍饲组中拟杆菌属、Alistipes和Phocaeicola的丰度要显着高于放牧组(P<0.05),而纤维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的丰度显着低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高于放牧+舍饲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
 
  2. 饲养方式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影响
 
  两种饲养方式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含量有显着影响。放牧组中乙酸、丁酸和戊酸的含量显着低于放牧+舍饲组(P<0.05),而丙酸和异戊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异丁酸含量在两组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
 
  3. 饲养方式对血脂指标的影响
 
  两种饲养方式对血液中血脂指标有显着的影响。放牧+舍饲组血液中TC和HDL-C的浓度显着高于放牧组(P<0.05),而TG和LDL-C的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
 
  4. 饲养方式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影响
 
  在两种饲养方式下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中脂肪酸主要以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为主,约占78%,其所占比例依次为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两种饲养方式下,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4.4%和41.9%。放牧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约高2.24%。
 
  两种饲养方式下,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中SFA主要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两者分别约占总脂肪酸的22.6%和19.5%,差异不显着(P>0.05)。放牧组中癸酸的含量显着低于放牧+舍饲组(P<0.05),而月桂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两种饲养方式对肉豆蔻酸含量无显着影响。
 
  两种饲养方式对油酸和棕榈油酸的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放牧组反式油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
 
  两种饲养方式对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有显着影响。放牧组中α-亚麻酸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
 
  放牧组中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所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分别为1.05%和0.75%、1.27%和0.93%。
 
  两种饲养方式对亚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其同分异构体主要包括共轭亚油酸。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放牧组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显着大于放牧+舍饲组。
 
  放牧组中背最长肌n-3 PUFA的比例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分别为4.24%和2.63%。两种饲养模式下羊肉的n-6/n-3比例依次分别为2.14和3.87,差异显着(P<0.05)。
 
  5.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血脂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与短链脂肪酸浓度的相关性可知,丙酸浓度与Alistipes丰度(P<0.05)、纤维杆菌属丰度(P<0.01)和瘤胃球菌属丰度(P<0.01)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拟杆菌属丰度(P<0.01)和Phocaeicola丰度(P<0.05)存在显着负相关。
 
  在本研究中,放牧组中丙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可推测出牧草的多样性有利于丙酸在体内的沉积,也可能有利于羊肉风味物质的形成。本实验还发现Phocaeicola丰度与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
 
  通过分析血液中血脂指标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可知,TC浓度与拟杆菌属丰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与瘤胃球菌属丰度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
 
  6. 长链脂肪酸与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和血液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羊肉中长链脂肪酸和肠道菌群间相关性可知,羊肉中共轭亚油酸与含量纤维杆菌属丰度(P<0.05)、瘤胃球菌属丰度(P<0.001)和Alistipes丰度(P<0.05)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拟杆菌属丰度存在显着负相关(P<0.01)。
 
  羊肉中亚麻酸的含量与纤维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和Alistipes丰度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拟杆菌属丰度间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纤维杆菌属丰度与EPA和DPA含量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通过分析羊肉中长链脂肪酸与肠道微生物代谢物与血液中血脂指标浓度的相互关系可知,亚麻酸含量与乙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和异戊酸含量间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而与丙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还发现EPA和DHA含量与丙酸含量呈现显着正相关(P<0.05)。饮食与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间有密切联系,富含亚麻酸的饮食对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显着影响,进而能够促进动物组织中亚麻酸的沉积。血液中TC浓度与肌肉中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间呈现显着负相关(P<0.05),从而说明高含量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的饮食有利于降低血液中TC的浓度,对预防粥样动脉硬化等疾病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亚麻酸代谢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和血液脂质代谢有密切的联系,如何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而影响机体内亚麻酸代谢,从而为改善哺乳动物肉和乳中长链脂肪酸的沉积,也是未来课题研究的新方向。
 
  结 论
 
  放牧+舍饲组中拟杆菌属,Alistipes和Phocaeicola的丰度显着高于放牧组(P<0.05),而纤维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的丰度显着低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中乙酸和丁酸含量显着低于放牧+舍饲组(P<0.05),丙酸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血液中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显着(P<0.05)。放牧组中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显着高于放牧+舍饲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羊肉中α-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与纤维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和Alistipes丰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拟杆菌属丰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乙酸与亚麻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丙酸与羊肉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放牧组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改善肠道微生物可提高圈养羊肉品质。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