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奶粉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生产技术 » 正文

采前套袋处理对蜜橘采后乙烯褪绿行为和贮藏特性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8
核心提示:乙烯褪绿是目前柑橘产业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柑橘果皮褪绿处理方法。
   乙烯褪绿是目前柑橘产业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柑橘果皮褪绿处理方法。且乙烯褪绿处理对早采柑橘果肉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虽然外源乙烯褪绿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柑橘果皮褪绿、转色,使早采果实色泽更接近于自然成熟果实,但乙烯褪绿果实果皮颜色仍然偏浅,常给消费者一种不新鲜的印象,消费者可接受性较差。因此,采取更加安全有效的措施改善柑橘果实的乙烯褪绿效果,提高柑橘商品价值和消费者可接受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了安全、有效地改善乙烯褪绿柑橘果实果皮的着色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以紫外光(400 nm以下)、红光(580~670nm)和蓝光(410~540 nm)处理手段为主。但在柑橘果实采后褪绿过程中对其进行光照处理,有很多不足之处,难以真正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采前套袋处理是最简单有效改善果实受光光谱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应用简单的特点,同时有助于控制田间果实侵染性病原菌的侵染,减少风、昆虫等不良因素的干扰,是果实产业中应用广泛的技术。
 
  因此,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冉皓杰、范诗雨和邓丽莉*等人拟在采前早熟蜜橘果实着色启动前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期望通过改变蜜橘果实的受光情况,改变蜜橘果实的采后褪绿行为,进而明确采前套袋改善蜜橘采后乙烯褪绿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袋种类,以期为早熟蜜橘果实有效褪绿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1 不同果袋在4 种不同波长光下的透光率
 
  结果显示,6 种果袋在白光(400~780 nm)、LED蓝光(450 nm)、LED蓝光(500 nm)、LED红光(630 nm)中的透光率均依次为2#>5#>4#>7#>6#≈3#,其中3#、6#果袋在这4 种光下的透光率显着低于其他4 种果袋(P<0.05)。对于3#、6#果袋,在相同波长蓝光下,这两种果袋透光率之间无显着差异,同一果袋在两种波长蓝光下的透光率也无明显差异。7#果袋对红光的透光率相对较高,但其对白光和蓝光的透光率均低于10%。
 
  2 采前套袋处理对蜜橘果实采收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各个套袋处理组蜜橘果实的单果质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 个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采收时单果质量增加幅度在10%~30%,其中3#果袋套袋处理组的单果质量最高,较对照组增加30.00%;其次为4#和5#果袋,其单果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2.01%和16.90%;2#、6#、7#果袋套袋处理组单果质量增加相对较小,其单果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79%、10.12%和10.73%,且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6 个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的果径均与对照组的果径无显着差异(P>0.05);3#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的硬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3#、6#、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皮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3#、6#和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采收时具有更低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使得果实着色更好。3#、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4#、5#果袋套袋处理果实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采收时,3#、6#、7#果袋套袋处理组蜜橘果皮转黄明显(图1),表明蜜橘果皮叶绿素的降解是其果实呈现出黄色的主要原因,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比值的变化在决定其着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采前套袋处理对蜜橘果实采收时及褪绿处理后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结果显示,采收时,3#、6#和7#果袋套袋处理果实b*值、a*/b*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果实和其他组果实,表明这3 种果袋套袋处理果实采收时着色效果好于对照果实和其他处理果实,与图1果实外观结果一致。但各果袋套袋处理对果实b*值的影响远大于对果实a*值的影响,表明采收时3#、6#和7#果袋处理果实中呈现黄色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多于橙色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各组蜜橘果实在乙烯褪绿处理后贮藏的第2、4、8天时赤道处色泽变化结果显示,6 种果袋套袋处理能不同程度地缩短果实褪绿时间或改善果实褪绿效果。在褪绿过程中(0~8 d),对照果实a*值和a*/b*在褪绿后贮藏的第4天时大于0,表明对照果实在褪绿处理后4d达到贩售需求;而3#、6#和7#果袋套袋处理果实的a*值和a*/b*在褪绿后贮藏的第2天即大于0,表明此时这3 组果实的外观品质已满足贩售需求。即3#、6#和7# 3 种果袋采前处理将蜜橘果实采后完成褪绿的时间缩短为2 d。2#、4#和5#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虽然也在褪绿处理后4 d完成褪绿(a*/b*>0),与对照组一致,但在4 d时,这3 组果实的a*值显着高于对照组果实(P<0.05),表明4 d时这3 种果袋套袋处理果实的褪绿效果好于对照组果实。贮藏8 d时,2#~6#果袋套袋处理果实的a*值也均高于对照组果实。
 
  褪绿后果实继续贮藏,8 d后,各组果实a*值持续增加,表明蜜橘果皮中有更多的橙色色素合成;b*值出现缓慢下降,但在褪绿后贮藏的20 d和40 d时,6 种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b*值高于对照果实。同时,贮藏过程中果实a*值的升高和b*值的下降使得贮藏过程中果实a*/b*持续升高。褪绿处理后在贮藏的第40天,各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L*、a*、b*值整体上无显着差异。
 
  4 采前套袋处理对乙烯褪绿蜜橘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采前套袋处理对乙烯褪绿蜜橘果实贮藏期腐烂率及硬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蜜橘果实褪绿处理后的贮藏期间,与对照组相比,6 组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蜜橘果实的腐烂率,3#、6#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腐烂率的增加最为明显。在同一贮藏时间,7#果袋套袋处理组的硬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
 
  4.2 采前套袋处理对乙烯褪绿蜜橘果实基本营养品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6 种果袋对果肉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和果汁总酚质量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6#、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肉与对照组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差异显着(P<0.05)。在贮藏期间(0~40 d),3#果袋套袋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由8.20%下降到7.10%,降幅为13.41%,下降最为明显,4#、5#、6#号果袋套袋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上升,其中4#果袋套袋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长幅度最大,为10.53%。在贮藏期间,7#果袋套袋处理组蜜橘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变化不大,由0.95%升高到1.04%,增幅为9.50%,2#、5#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6.67%、17.98%,3#、4#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不同套袋对蜜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影响不同,采收时,4#、5#和6#果袋套袋处理组蜜橘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和7#果袋套袋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3#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褪绿处理后的贮藏过程中,3#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在贮藏的第20天,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贮藏40 d时,3#、4#和5#果袋套袋处理组蜜橘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2#和7#果袋套袋处理组蜜橘显着低于对照组果实。不同套袋对蜜橘果汁总酚质量浓度影响趋势也有所不同,2#果袋套袋处理组总酚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3#、4#、5#、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汁总酚质量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褪绿处理后贮藏20d时,6#果袋套袋处理组果汁总酚质量浓度降低。采前3#~7#果袋套袋处理可提高蜜橘果实采收时的果汁总酚质量浓度。2#果袋套袋处理组采收时和贮藏期间的总酚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在贮藏40 d时,4#、5#号果袋套袋处理组的总酚质量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
 
  结   论
 
  蜜橘果实采前进行6 种果袋套袋处理对蜜橘果实的采收品质、采后褪绿行为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6 种果袋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蜜橘果实采收时的单果质量,增幅为10%~30%。3#、6#和7#果袋套袋处理能明显提高蜜橘果实采收时其果汁的总酚质量浓度,且这3 组果实采收时具有更低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使得果实具有更好的色泽;而2#、4#和5#果袋套袋处理果实采收时叶绿素a、b含量更高,果实着色较对照组差;3#、6#和7#果袋套袋处理果实在褪绿处理后贮藏2 d即达到a*/b*大于0,缩短了果实褪绿所需时间;褪绿处理后在贮藏的第40天,各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L*、a*、b*值整体上无显着差异,即采前套袋处理不会影响果实贮藏后期的着色;与对照相比,6 种果袋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蜜橘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其中3#和6#果袋套袋处理果实贮藏期腐烂率最高。
 
  与采收时相比,乙烯褪绿处理后贮藏的40 d过程中,7#果袋套袋处理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和果汁总酚质量浓度变化不大。综合果实采收品质、采后褪绿行为变化和贮藏品质变化结果,采前7#果袋(单层黄袋)套袋处理在改善蜜橘果实褪绿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