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暴击下看见希望:郑州小餐饮的求生与进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8  来源:观察网
核心提示:最绝望的时候,刘晓珍每天晚上给孩子喂过奶,都会在客厅哭一会儿。大学毕业后,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她决心贷款创业。不到四年间,因为疫情、洪水、高房租的接连冲击......

最绝望的时候,刘晓珍每天晚上给孩子喂过奶,都会在客厅哭一会儿。

大学毕业后,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她决心贷款创业。不到四年间,因为疫情、洪水、高房租的接连冲击,她被迫换了三家店。即便如此,当被问到是否会继续留在郑州打拼时,这位90后新妈妈回答依然坚定。

“会,这里是家。”

与她经历类似的,还有年长她几岁、同样经营小店的张鹤和陈凯,他们带着希望而来,穿越洪水与疫情,又带着希望重新出发。

01 百年不遇

2021年7月20日,像往常一样,张鹤早上9点从家里出发,采购一番东西后,前往自己经营的炸鸡店。

因为雨下得很大,担心堵车的他骑了个小电瓶车,随着水势不断增强,他干脆把电瓶车扔到马路上,趟着水往店里赶。

这一天,他用了6个小时到达店里,有两次,他从马路中间被洪水冲上马路牙子,冲的最远的一次大概有10米。

到店时,洪水漫过街道,直接进到店面没过半截冰箱。张鹤起初以为这只是一场大雨,由此引发的一切让他觉得这太刺激了。

此时,店里还没有断电断网,从外卖平台进来的订单已经爆单,他和合伙的弟弟除了拔掉冰箱的插销以外,什么也干不了,俩人干脆坐在吧台上看着这一切。

离他们最近的京广南路隧道已经被洪水没顶,最严重的隧道有上百辆车受困。

这些是在他晚上回到家,跑到楼下门诊店给手机充上电以后,通过新闻才得知,自己正在经历的是百年不遇的洪灾。

不仅这位33岁小伙子没遇到过,比他年长三岁的渔粉店老板陈凯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

小张鹤两岁的九零后、漫雪斯炒酸奶店老板娘刘晓珍这天正挺着大肚子,此时离预产期只有10天。

从2021年7月19号开始,郑州市区开始降雨,晚上十点,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到20日下午,京广路隧道处积水逐渐上涨,没过了隧道里车辆,堵在里面的车辆人纷纷被困。

洪水第二天,张鹤从商户群接到通知,让大家回店里把插头线拔了。

22号,张鹤和弟弟开始自救:他们陆陆续续把冰箱里的原材料扔掉,墙面因为被水泡了,也需要重新刷墙,洪水退去后店里留下一两公分的淤泥也要清除。

扔掉的原材料需要重新备货,当时只要在郑州的供货商都受到影响,最后炸鸡店的食材是从河北廊坊发过来。

洪水将刘晓珍的仓库淹了,里面的货物全部泡汤,因为背负着欠债,她在停业四天后就重新开张,7月29日晚上,在她忙到凌晨12:30回家后,羊水破了,宝宝出生了;

陈凯店铺所在的那栋楼变压器被淹坏了,修理的十几天中他的渔粉店只得歇业,因为店面是加盟,品牌方为他免费调换了被淹的食材;炸鸡店的张鹤和弟弟扔了三个冰箱的原材料,差不多损失两万多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疫情来了

洪灾之后的一星期,二七区成了疫情封控区。

2021年7月30号,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这次疫情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部,传播速度快,波及人群包括保洁人员,甚至医护人员。

当天下午,张鹤的炸鸡店与疫情突发的六院所在的二七区定为封控区。巧合的是,因为之前到六院去打新冠疫苗,张鹤作为密接者被拉到金水区的中州国际酒店集中隔离一个月。

“在宾馆的时候我还想着什么事今年都让我遇上了,觉得还挺新鲜,其实当时店里边的经营状态还是挺好的,从我们开店到720之前,店面的经营已经超出我的预期。”

2021年3月26日,虽然已是春天,但郑州的天气仍然有些寒冷,张鹤和弟弟合伙的韩式炸鸡店在汉江路临街的老居民区正式开业。

门口左右各放着的两盆绿植上飘着红色彩带,门楣上方拉着6.8折的开业横幅,银灰色门头加上那只黄色鸭梨让它在这条大红大绿的商户中有些不一样。

“年轻人更爱的炸鸡店”几个字在它下方,30平的店面,靠墙以及另外的桌子总共能接纳6人堂食。

以为第一天只有二三十单的张鹤发现,第一天差不多有50单,小高峰的时候甚至还排起了队。“我们周边店的客单价平均在27块,万达周边的客单价应该在22、23块,我当时的餐价已经达到32、33了。”

张鹤的店被用户称为炸鸡店中的轻奢,注重食材品质,连包装纸也比同品类的要好很多,到720洪灾之前,张鹤累积了300人的客户群,每天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三四千的营收。

疫情之前,陈凯的渔粉店生意也算比较稳定。从2014年开这家店以来,到疫情前每天的堂食就有一千三四的营收,外卖最好的时候一天有将近200单。开店一年后,他就在郑州北三环买了一套房。

“2019年底疫情来了之后,变化就很大了。尤其从去年到现在,生意确实一天不如一天。”

陈凯来自豫东农村, 很早就踏入社会,最早在南方打工,在浙江学了一段时间美容美发,后来到上海发展,每个月赚五六千,到月底也剩不了什么钱,最大的收获是在这里认识了他现在的太太。

刚回到郑州时,他在人民路的一家美发店工作。某一天,他无意中发现,同事点外卖时还有红包。“我就感觉是一个商机,当时我做美发很多年,没有一个大的起色,也想有机会可以转行或者做别的副业。”

于是,他同太太合计做一个餐饮。通过加盟,开了自己的小店。店面起初在汉釜宫对面胡同靠外面一点的位置,房租每个月7000元,房东见店里生意好,把租价翻了一番。

“1万多的房租我确实承担不了,我就找一个靠里的位置,主要做线上,堂食当成一个辅助。现在外卖占到收入的80%以上。”

刚刚为人母亲的刘晓珍来自农村家庭,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2019年毕业后,东拼西凑借的钱开了第一家店,没多久遇到疫情。

做第二家店不到一年时,二房东把房子租给另外的人,她直接被赶出来。创业初期借的钱还没有还完,最困难的时候,她一天只喝一瓶矿泉水,每天坐公交车回家,“回家路上,我都在想,一定要坚持下去。”

03 求生与进化

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复苏,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实现“开门红”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有关工作的通知》,围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十方面出台一系列惠企纾困措施。

受此推动,企业们在自救的同时开始帮扶产业链的合作伙伴。

为响应政府号召,陈凯店铺所在的物业曾为他免了一个月租金;4月份,刘晓珍、陈凯也与多家遇到经营困难的中小商家一起,获得了美团的技术服务费返还。中小餐饮商户在自救中迎来希望。

刘晓珍第三家店开业不久,疫情就来了。“当时只能以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做外卖。无论生意好坏,房租你都要交,没有流水就肯定要赔。”

在外卖业务经理的建议下,她经营的品类从炒酸奶,逐渐增加到烤蜜薯、奶茶等。最好的时候一天外卖有130单,“现在疫情影响,虽然订单不如以前, 但能活下来就有希望。”

关店一个多月的炸鸡店于2021年9月10号重新开门营业,这段时间,周边商户早早开始营业,新的店面也悄然兴起。

因为关店太久,生意直线下滑。“如果说我连续两个月没有收入的话,我肯定第一个解决的是自己的房贷车贷问题,而不是这些零食类的小食品,零食可以以后再吃。“

早年在公司上班时,张鹤在一次培训中听到老师说:“将来的品牌竞争力一定是服务的竞争力”,这句话他一直记到现在。

他认为服务就是注重品质,同时让顾客满意。在他店面的易拉宝上面写着“环卫工人,骑手,快递小哥 免费取水处”;

他每天队当天消费的新客户做电话回访,在他的外卖店铺105条点评中,获得了102条好评,他也因此收获了一些死忠粉。比如一位50岁在大学上班的阿姨,几乎每周都出现在他的店里。

曾在北京求学、工作八九年,回郑州再创业的他仿佛又找回高考前那个自己:努着劲儿往前冲。现在,他希望通过开店这件事,创造一个更努力奋斗的自己。

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刘晓珍孩子9个多月了,虽然眼下有些艰难,但她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希望成为孩子的榜样。

渔粉店老板陈凯在疫情中间迎来了小女儿,”衣服都穿老大剩下的,很懂事。“他决定疫情过后带着老婆孩子出去玩儿一圈,来弥补对老二的亏欠。

刘晓珍在店里布置了一面愿望墙,上面贴满人们写下的各种愿望。720洪灾后恢复营业的第一天,一位老顾客留下一个愿望条,“郑州挺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像这位顾客所写下的,在穿越洪灾、疫情之后,郑州千千万万如刘晓珍、陈凯和张鹤这样的餐饮人们,一边坚持困境中求生存,也一边顺应着当下去获得更好的进化。

 

本文转载自观察网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