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海产品  黑作坊  周黑  烟台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食品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茭白卖不动 收购均价仅一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7  来源:德清新闻网

时下,恰逢茭白上市季节。在田间地头,成片翠绿的茭白望不到边际,忙于采收的人随处可见。


不过今年,遭遇丰产不丰收的茭农们个个愁眉苦脸,茭白每斤价格从去年的四五元跌倒了1元,大多数种植户面临着亏本的窘境。“明年还是改种水稻算了。”采访当天,不少农户这么对记者说。


在舞阳街道上柏地区,茭白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是浙江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茭白种植示范区。其中,双燕村更是远近闻名的“茭白村”,茭白种植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全村近634户农户,几乎家家种植茭白,多的种植几十亩,少的也有二三亩。


茭白也需“错峰上市”


记者走进凤燕茭白专业合作社时,茭农杜国兵正在村里打印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拿着一串二维码,杜国兵很无奈。“今年茭白只能卖到1.1~1.2元/斤,家里还有堆积如山的茭白等着分拣、打包、称重、装车呢。”


这些新鲜的茭白都是当天清晨四点左右,由茭农割下,再贩给商贩。割去了青翠欲滴的、长长的叶子,去掉了一小截根部,茭白在茭农手中变了个样,然后码放整齐,装袋待“嫁”。这些出自凤燕专业合作社的茭白,都有一个统一的、响亮的名字:“湘溪”牌无公害茭白。


问道为什么今年茭白价格如此低廉?合作社负责人、双燕村种植大户杨月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丽水、黄岩等地茭白集中上市,竞争大了,导致价格下跌。


杨月坦言,早年自己家还承包百亩土地种植茭白,这几年行情不佳,种植面积一直在缩减,如今只剩下自家的10亩地。“以端午节前上市的夏茭为例,今年亩产2000多斤,土地租金800元/亩,采摘人工费要220一天,因此批发价至少要在1.2元/斤才能保本。”


大棚种植量小


沿着104国道一直往东走,到处都能看到青翠的茭白田。白嫩的茭白裹在翠色的衣服中,低调地藏在水中。记者发现,多数茭白苗都长在露天,而小部分则住进了“房子”。


杨月告诉记者,目前茭白种植方式主要由露天、小棚、大棚和地膜四种。


就拿大棚来说,可以保温,茭白足足比露天种植的茭白提早了半个月。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下,这些巧打时间差的茭白往往会被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比如杜国兵家的大棚茭白,赶在其他农户大量上市前完成收割,卖出了2块多一斤的价格。


“我们也知道大棚茭白种得不错。不仅上市时间早,而且产量高,但是,建设钢架大棚投入好几万,往往要几年才能归本,我们折腾不起。”采访时候,不少小户也坦率地表示。


虽然没有推广大棚茭白种植,但茭农们依旧在努力提高茭白的质量。在茭白田里,记者看到,这里浮着密密麻麻的浮萍。正当记者习以为常时,农户却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有意培植的。


头戴遮阳帽的茭农陈阿姨解释说,茭白在生长期最忌烈日,过多的日照会使茭白发黄变老。 “外地一些茭农采取的方法是把田里灌满泥浆,这样虽然颜色看上去白白的,但味道就差远了。我们田里全是清水,浮萍用来遮挡阳光,这样不仅使茭白保持白嫩,也保证了鲜味。”


提升品质是关键


这几天,杜国兵在朋友的帮忙下,将原本40斤一箱的茭白包装为四五斤左右一包的小包装。“大箱卖不动,只能想办法,通过精包装,提高收益了。”


近年来,黄岩、丽水等地的茭白远销上海、杭州、苏州、常熟、绍兴等大中城市,声名远播。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当地不少农户的茭田长期连作,许多问题接踵而至。事实上,茭田长期连作的情况在我县也存在,为此,记者咨询了县农作站专业人士杨凤丽。


杨老师告诉记者,我县不少茭白农户的种植模式还十分传统,同一茭白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将造成品种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加剧、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杨老师建议,如果要实现茭白“错峰出行”,关键还是要在提升品质和改变种植方式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轮作的新模式,避免茭荚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等现象,进一步提升品质。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采后新鲜茭白加工能力,提升附加值。”


一人点评


并非只是茭白难销


跟前几年比,今年的茭白价格低,销路差。但是,在各类农副产品中,今年价格相对较低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鸡蛋价格,创下了多年来的新低,武康不少摊点的零售价,每斤降到了3元以下。前几年“算你狠”、“唐高宗”、“逗你玩”等的大蒜、糖、绿豆等农副产品,今年价格也是十分亲民。当其它农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时,因为有替代性的存在,即便茭白总产量不高,茭白也不可能“一枝独秀”,更何况,还有外地茭白与你竞争。所以,不要因为今年茭白行情不好就抛弃茭白,选择其它农副产品也未必一定能够成功。


农副产品价格的高低有着很多复杂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气候变化。举一个身边的事例,今年的枇杷的产量很高,价格却很低,许多果农丰产不丰收,而去年的枇杷却出奇的少,市场上供不应求。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去年1月,德清出现了罕见的低温,枇杷花被冻掉。而今年气温适宜,产量高,不耐运输的枇杷,一般只能在附近市场竞争,导致价格低廉。有专家称,今年许多农副产品价格偏低的原因是与2015年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大爆发密切相关,而进入2017年以来,厄尔尼诺现象逐渐减弱。全球的大豆、油料、玉米等产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它各种农副产品的价格。


既然,厄尔尼诺现象已然减弱,未来几年的农副产品市场格局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农户切不可简单地套用前两年的逻辑,来推测明年的行情。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