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烟台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无公害”蔬菜基地达657家超四成京郊菜获认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昨日(4日)从市农业部门获悉,本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已达657家,蔬菜供应量可达71万吨。年内,北京市将有超四成自产蔬菜获得无公害认证,无公害蔬菜供应量可突破90万吨。


无公害蔬菜要求产地生态无污染,生产全过程需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安全经检验符合标准。位于大兴区礼贤镇东段村村南的北京礼贤益农蔬菜基地是本市657家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基地里多本“日常农事记录”记录着番茄苗从“移栽”、“间苗”、“治虫”、“施有机肥”等一直到“采收”、“供应”市场的全过程。基地种有400亩40余种蔬菜,年产蔬菜两千余吨,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可实现全程回溯。


昨天北青报记者在大兴区礼贤镇东段村的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排列在园区主路的两侧,棚室内,一串串西红柿挂在枝头。记者看到靠近操作区的墙上还挂着一个红色的本子,里面记录着西红柿从定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植株之间,隔三五行还悬挂了一张A4纸大小的粘虫板,粘虫板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据合作社理事长张海丰介绍,大棚里运用了多种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设置防虫网,这就像个“金钟罩”似的,阻挡了想从外界侵入的虫害,从而降低了对植株的危害,大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此外,还有太阳能杀虫灯、低毒生物农药等,通过这一套综合管控手段,实现了精确用药,节约药量,减少污染。农产品上市前,技术人员会计算好用药安全期,并进行采样检测,产品合格才可采摘上市。


市农业局农优站副站长王全红介绍说,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只是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目前,该站采取“认证+监管”模式,对种植基地、园区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保证农产品安全无公害。截至去年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主体共有657家,获得认证的产品数量达到2457个,产品产量占全市种植业农产品产量的32%,生产规模达到1.7万多公顷,年供应无公害产品的能力可达71.33万吨。今年底,本市种植业农产品的认证率预计可达到40%以上,预计供应无公害产品能力可达90余万吨。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覆盖率将达到60%。


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认证科科长肖帅介绍,可全程回溯的“记录本”为每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备,且面临来自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及当地植保、监测等农业部门的检查。他告诉记者,本市已有无公害种植基地657家,共有蔬菜、食用菌等共2457个产品,生产规模1.7万余公顷,年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71万余吨。今年,经无公害认证的蔬菜产量将新增20万吨。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