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食品安全水平提升是食品工业由大到强重要标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4
核心提示:1月12日,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共同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烹饪协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专家,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中式咸鱼致癌风波”等10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1月12日,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共同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烹饪协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专家,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中式咸鱼致癌风波”等10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研究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蓓薇教授等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场,他们与多位食品科技界的专家共同参与热点话题的解读与交流,亦体现出活动所达成的食品科技界共识。
 
  风险交流不懈积累
 
  让科学基础日益坚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海锋出席活动,并就“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科普宣传工作有关情况”做了专门介绍。他指出,保障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每个参与食品安全事业人士的初心和使命。由于食品安全的社会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围绕食品安全的话题总是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提出科学建议。此项工作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有序提升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介绍,2017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的指导下,学会共计完成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128人次专家参与。就其解读的严谨、专业与权威性而言,科学的基础更加坚实。从整体趋势来看,舆情热点密度减少,热度降低,而新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显着增多。
 
  孟素荷教授表示,在29期内容中,回应舆情热点的为18期,占62%;主动进行预警提示的为11期,占38%。这与2013年时热点解析占比100%的情况相对比,可以看出从以危机应对为特征的“热点解析”,到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预警提示,公众关注视角的变化,恰好体现出我国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更加主动、从容,与世界接轨。
 
  实力提升监管到位
 
  辟谣工作体现“共治”成效
 
  孟素荷教授表示,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是中国食品工业由大到强的重要标志。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具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日趋完善、冷静和到位。2017年,在受各方高度关注的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的审批中,政府部门专业、有序的办事效率出乎企业的意外,受到高度好评。
 
  针对难度最大的网络谣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成功地打出了组合拳。据李海锋司长介绍,2017年总局在系统内建立了3960个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微信号、头条号。与科技界合作,全年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及时准确地澄清了谣言,净化了舆论环境。2017年,公安、网信部门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实行治安拘留等处罚50件次,以正压邪,显示了较高的管理水平。
 
  同时,政府、企业、消费者、科技界、媒体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成果显现。2017年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辟谣”的生力军,二是企业、科技界、媒体在科普战线形成集结。本次活动期间,学会还特别邀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博士就“世界卫生组织从未公布‘十大垃圾食品’,食品工业必须应对当前挑战”进行了视频报告,对由来已久的“垃圾食品”谣言进行了权威回应。
 
  营养健康关注增多
 
  传统食品的评价有待深入
 
  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底线,随着人们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公众对于食品工业的审视也逐渐从过去单纯的食品安全向营养安全转变。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博士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过去几十年里,食品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让人叹为观止。食品工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经能够应对食物紧缺的挑战,为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生产出足够的价格便宜的食品。但它现在必须应对更新的挑战,向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够、价格便宜并且健康的食品。”
 
  在学会梳理的近两年的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传统食品的评价,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2016年的红肉,2017年的咸鱼、白酒、凉茶、油条、普洱茶等。在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食品大规模回归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跨越“用科学的数据说明产品”的门坎。食品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已成必然。
 
  权威解读给出启示
 
  以全球视野关注食品安全隐患
 
  此次热点沟通会,来自食品科技界的权威专家先后对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普洱茶“致癌”、“网红食品”显现安全问题、法国奶粉被召回、中式咸鱼致癌风波、喝白酒抗癌、无矾油条的铝超标、喝王老吉“可延寿10%”、网络餐饮监管加强、挂面可燃等十个热点进行了解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渤海大学副校长励建荣教授针对2017年国际重要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综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可以看出,在全球大同的趋势下,国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已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在全球视野下审视食品安全的隐患,也给中国的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启发。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