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政协委员王静:科技创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进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提示:“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要取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则需要从生产方式、源头管理、生产过程等方面解决。”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在第七届“两会议食厅”活动时表示。
  
3月8日,由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七届“两会议食厅”活动在中国经济网举行。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

 
  “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要取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则需要从生产方式、源头管理、生产过程等方面解决。”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在第七届“两会议食厅”活动时表示。
 
  “80%以上的食品实际上是来源于农产品,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就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王静介绍,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解决主食供应问题、解决菜篮子丰富问题,到近20年开始关注、重视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健康。
 
  据了解,2001年,我国实行了无公害的食品行动计划,监测了全国五个城市蔬菜中的16种农药和瘦肉精,其中蔬菜合格率为62.5%。到了2017年,监测扩大到了155个大中城市,针对蔬菜的农药监测增加到了58个种类,合格率达到97%。
 
  “单从合格率来说的话,我们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有大幅提高,这个跟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其他领域的发展是同步的。”王静说,这些巨大的进步是靠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而取得的。
 
  但消费者仍会觉得不放心。王静认为,这是因为大家看到监测结果中仍有百分之几的不合格。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合格?王静分析,落后的生产模式、总体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谣言传播和源头的安全都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来保证农产品源头、生产过程和追溯体系的安全来解决。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