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长春:这两家“三杯鸡米饭”竟用这样的鸡肉烹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7  来源:新文化报
核心提示: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联合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福祉大路派出所民警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于3月26日早上成功端掉一个生产鸡肉半成品的“黑作坊”,现场肮脏不堪,酱料放在厕所里。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发现,“黑作坊”原料竟然送往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大学南校区的“三杯鸡米饭”。
  近来,“三杯鸡米饭”火遍长春各大校园周边,食品包装上宣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然而学生和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种鸡米饭鸡肉原料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却让人堪忧。
 
  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联合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福祉大路派出所民警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于3月26日早上成功端掉一个生产鸡肉半成品的“黑作坊”,现场肮脏不堪,酱料放在厕所里。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发现,“黑作坊”原料竟然送往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大学南校区的“三杯鸡米饭”。
 
  摸查

  蹲守“黑作坊”一个月后收网
 
  日前,有长春市民举报在生态大街与天勤路交会处有一家生产鸡肉半成品的“黑作坊”,引起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和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福祉大路派出所的高度重视。
 
  这间“黑作坊”隐藏在一片准备拆迁的棚户区内,四周院墙高大,只能从大门观察到内部。执法人员发现,加工人员早出晚归,平时大门紧闭。而且进出棚户区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外来人员和车辆非常显眼,给调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执法人员克服困难,经过一个月蹲守,逐渐摸清了这个“黑作坊”的送货规律。
 
  “周一时送的货最多,是端掉黑窝点的好时机。”一名执法人员对新文化记者说。
 
  26日早上6点10分,食药监执法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经过周密的准备,直奔“黑作坊”。6点30分,负责侦查的执法人员发现,“黑作坊”工作人员打开大门准备外出送货,执法人员立即行动,将两名加工人员和一名送货司机堵在屋内。
 
  现场

  包装盒、饮料杯和垃圾放一起
 
  新文化记者在现场看到,黑作坊肮脏不堪,原料、餐具包装和垃圾随意堆放在一起。在大门的仓房里,堆放着二三十箱餐盒,一辆小货车上装着10多箱分割后的鸡肉和几桶腌料蘸料,准备外出配送。
 
  加工鸡肉场地位于居民房,有100多平方米,一进门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到处都是杂物。装肉的塑料筐未经过任何清洗消毒,沾着血水和鸡肉。蘸料和腌料摆放在厕所中央,用废旧的蚝油、酱油和豆油桶装着,外表面都是污渍,桶上也没有任何标识和生产日期。执法人员随即现场取样进行调查。
 
  在旁边一间水房里,加工人员抽取地下水浸泡和冲洗鸡肉,水槽中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除了一瓶洗涤液,没有任何卫生清洁设备。一名加工人员称,每天他们要分割三四百斤的鸡肉,这些鸡肉被腌渍以后,配送到各家饭店。
 
  “腌渍鸡肉使用什么调料知道吗?”食药监执法人员问道。“不知道,老板送来的腌料,从来不告诉我们里面使用什么配料。”该加工人员说。他们两人每天负责把鸡肉切丁,猪肉切条,牛肉切成骰子块。因为鸡肉需求量大,所以切鸡肉是最多的。按照10斤鸡肉添加二两半腌料的比例腌渍,然后放进冰箱备用。在卧室墙上粘贴的一张操作规程上,清楚注明鸡肉库存保持在700斤。随后执法人员在屋内3个大冰箱里发现存放着大量鸡肉,门口丢弃的鸡肉包装袋就装满两个编织袋。
 
  在一间仓库内,一次性鸡米花、大鸡排、薯条包装盒和饮料杯与垃圾堆放在一起。在这种肮脏的卫生条件下,餐盒包装上印着“三杯鸡米饭”,声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你的小资生活,从这里开始”。
 
  调查

  加工人员竟然上前阻挠执法
 
  现场查获的交易记录显示,这家“黑作坊”从去年10月3日开始加工肉制品,仅当月最多一天出货的鸡肉和猪肉就达到225公斤。加工人员却谎称自己是年后被雇来的,对此并不知情。
 
  调查过程中,民警想要带走送货司机进一步调查,现场加工人员竟然上前阻挠执法,辱骂执法人员。
 
  调查中,送货司机也企图蒙混过关,称不知道这些肉制品将被送往哪家饭店。执法人员找到带有“三杯鸡米饭”的外包装后,他又谎称不知道路。然而在前期的调查中,执法人员对送货车跟踪发现,这些肉制品被送往长春多家大学周边的饭店,送货司机只得交代部分饭店。
 
  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副局长耿振海表示,该肉制品加工点达不到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相关规定要求,属于典型的“黑作坊”。调料没有标明配料、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信息,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下一步,食药监局将与公安机关对“黑作坊”的负责人进行调查,对食品流向进行追踪。最后,执法人员将现场近500公斤肉制品、油炸食品、调味品查封,将对肉制品进货渠道进行详细调查。
 
  进展

  两家大学旁三杯鸡米饭被查出问题
 
  当天,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来到“三杯鸡米饭农大店”。在饭店后厨保鲜柜内,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几十斤“黑作坊”配送的鸡肉、两桶腌料和大量外卖包装。
 
  耿振海表示,餐饮企业在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当索取产品的合格证明,比如食品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明,但这家饭店把关不严,购进渠道来源不明的原料,没有履行索证索票的责任。同时,执法人员发现,这家饭店后厨卫生状况非常差,厨房到处都是油渍,剩菜随意摆放在灶台边。臭鞋垫随意丢在冰柜上,强力粘鼠板就在调料架旁边。随后执法人员联系饭店负责人进行调查。
 
  据了解,目前“三杯鸡米饭”在长春各大校园周边共有17家连锁店。这家被调查的“三杯鸡米饭”饭店距离吉林农业大学校门不到50米。执法人员的出现立即引起在校大学生和周边居民的注意。“我还吃过这家的鸡米饭呢!”在校大学生孙同学介绍,每天很多同学都来这家饭店吃饭,还有人点外卖,其中鸡米花、大鸡排和薯条等零食尤其受女同学欢迎。
 
  耿振海介绍,根据调查,此次查获的“黑作坊”加工的肉制品主要销往部分“三杯鸡米饭”门店,分布在市内各个城区。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这家“黑作坊”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加工人员也没有从业人员健康证。随着调查的深入,执法人员还发现这家“黑作坊”加工的肉制品被送到了吉林大学南校区的“三杯鸡米饭”。
 
  目前,食药监和公安部门已经对“黑作坊”和两家“三杯鸡米饭”饭店立案调查。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