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食品销售环节不仅仅是食品的搬运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4  来源:大河健康报
核心提示:食品销售是食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与消费者关系密切,它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食品销售环节不仅是食品的搬运工,还涉及人员培训,食品购进、贮存及制度建设等。
  食品销售是食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与消费者关系密切,它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食品销售环节不仅是食品的搬运工,还涉及人员培训,食品购进、贮存及制度建设等。
 
  食品销售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重要一环,是确保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口,因此食品销售环节不仅是食品的搬运工,更是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为把好食品流通最后一道关,叶县食药监局一线的监管人员在长期的监管工作中,探索实施了一系列规范食品经营者的措施。记者采访了叶县食药监局的监管人员。
 
  储存是食品流通环节的根本
 
  在叶县银杏副食品公司贮存酸奶的一个仓库里,记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仓库被明显地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不同的颜色代表,并且在醒目的地方还有标识牌,货架上的食品摆放整齐,所有的货物离地约有20厘米。
 
  叶县食药监局副局长王迎信告诉记者,食品储存条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银杏副食品公司的储存标准是严格按照以下这五点执行的。
 
  一是配备确保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防霉、防尘(“简称六防一通风”)设备,有效调控温湿度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监测、记录库房温湿度的设备等。
 
  二是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食品区为绿色,不合格食品区为红色,待验食品区为黄色,将合格食品与不合格食品分开存放,能有效避免执法纠纷。
 
  三是根据食品的特性对食品进行合理储存,严格按照食品外包装要求存放,避免食品的损坏。如:啤酒的标签标示为25℃以下储存,就应当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食品。
 
  四是食品与非食品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等混放。食品应分类、分架、离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五是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目前,叶县食药监局正严格按照食品储存的这五点要求,对辖区内其他的食品企业进行整改。
 
  加强人员培训 明确管理职责
 
  “这个食品也不是我生产的,我只是购进卖出,有问题你们可以找厂家去!”这是食品销售者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常用辩解词。由此可见,食品销售者日常生产经营对销售环节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叶县食药监局局长刘国平表示,该局经常组织食品经营者培训,他自己也多次担任培训班的老师,通过培训进一步了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主体责任感,确保食品安全。
 
  叶县华东盛世购物广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刘局长来讲课,如果我们去得晚,肯定就没有地方坐了。刘局长讲课时,经常用生动的例子为大家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商户时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叶县食药监管人员还督促食品经营者自己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食品经营者需按照《河南省食品流通企业食品安全员(师)制度试行办法》的要求设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并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事特殊管理的食品和冷藏、冷冻食品的储存、运输等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刘国平说:“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食品经营活动的日常管理,用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确保食品安全。”为此,监管人员要求食品经营单位设立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或者岗位,明确规定其职责,建立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条款,更是确保食品经营规范化的重要手段。记者在叶县食药监局了解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置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等。
 
  做好采购、查验、运输  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采购、查验、运输三个环节是流通过程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供货的许可证及合格证明文件是食品销售环节的第一要务,也是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关键链条。
 
  “在叶县,‘三无’产品根本进不来,就算进来了也很快就会被我们查封。”刘国平说。叶县监管人员要求食品经营单位采购食品时,应当查验并留存供货者加盖原印章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及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以下简称合格证明文件),并向供货单位索取销售清单及发票。这一系列措施就让这些“三无”产品无法流入市场。
 
  查验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了,食品经营者查验所购食品不仅仅包括金额和数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还需要查验食品包装是否破损、漏液、污染等;食品的合格证明文件与供货者提供的是否相符等;查验冷藏、冷冻食品时,还需要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
 
  监管人员要求,食品经营者查验后需建立相关的食品查验记录,确保自己购进的食品是安全可靠的,若发现不合格的食品应当拒收;发现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食品的运输涉及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食品运输的过程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冷冻、冷藏食品尤其重要。”王迎信说,“我们在平时的监管中不仅食品批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的要求运输食品,还将车辆所属商家名称、车牌号、联系方式、经营品种等相关信息整理归档,生成二维码,商户扫描随车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食品详细信息,这也为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问题追根溯源、倒查原因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叶县已经有500余辆食品运输车辆带有随车二维码。”
 
  经营者要依法经营  被退食品要有专区摆放
 
  食品的销售环节是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最后一关、最重要的一关,也是食药监管人员最容易检查出问题的一关。据刘国平介绍,自叶县食药监局成立以来,共立案查处食品案件666起、结案510起;抽检2000余批次,罚没款项820余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54起,移交公安机关7起。严格处罚违规销售行为,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经营者在销售食品时应对食品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售。坚决不能销售问题食品,如食品包装破损、污染、封口不牢、标签脱落、字迹模糊不清或者标识内容与实物不符、食品超出有效期等。
 
  食品销售过程中是存在退货现象的,食品经营者在食品安全定期自查中发现食品标签、质量等问题时可以向供货者提出退货,在退货前,经营者应将不合格食品存放于专用区域,明显标示。在银杏副食品公司的仓库里,记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片红色的区域,上边标着“待召回区”的字样。
 
  刘国平说,这部分商品最终会由食药监局统一组织销毁。自2016年以来,叶县食药监局已经组织了六次不合格食品集中销毁活动,累计销毁过期、变质食品、药品6万多箱,货值232万多元。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