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什么时候吃奶?原来是个问题!Pediatric Researchvolum 揭秘:「母乳」或暗藏“玄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4
核心提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规律。之所以能够区分黑夜与白天,是因为体内有“生物钟”,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节奏。然而,对于初生的婴儿却并非如此,他们“初来乍到”还没形成生物钟,也就无法区分白天黑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规律。之所以能够区分黑夜与白天,是因为体内有“生物钟”,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的节奏。然而,对于初生的婴儿却并非如此,他们“初来乍到”还没形成生物钟,也就无法区分白天黑夜。
 
  事实上,婴儿的昼夜节律会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周或第一个月形成,主要归功于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黑暗所引起的昼夜差异。但婴儿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在出生后不久,一些婴儿就能在晚上长时间的安睡。然而另一些婴儿在出生后,昼夜节律会颠倒数个月之久。
 
  虽然,目前还不了解为什么婴儿会表现出不同的作息规律。但母乳作为婴儿每天都会接触的外界物质,必然会对婴儿产生影响,或许还会帮助调节婴儿的作息规律。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母乳」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母乳新知:母乳中的成分竟然是时刻变化的!
 
  母乳作为2亿多年演变的杰作,每种成分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母乳不仅为婴儿提供“量身定制”的营养,还含有诸多生物成分,能够促进婴儿消化、免疫、代谢功能的成熟[1]。
 
  众所周知,初乳和成熟乳的成分是变化的,前乳和后乳的成分也会有所不同,而且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也在不断地适应婴儿的各种需求。母乳的变化不仅出现在整个哺乳期,也发生在每一次哺乳过程。但其实,母乳的神奇还远不止这些,母乳不仅是“活的”,还有昼夜节律的变化。
 
  其实,早在大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母乳当中的脂肪有昼夜变化的规律[2]。无独有偶,这一规律也在早产婴儿母亲的乳汁样品中得到了证实,在她们夜间的母乳中发现有更高的脂肪浓度[3]。虽然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浓度的昼夜节律变异性较弱,但它们上层的色氨酸却大不相同,夜间浓度会显着升高[4]。除此之外,几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和激素,包括一些维生素、铁、核苷酸、MiRNA、皮质醇以及褪黑素[5-9],白天和晚上显示的浓度也有所不同。
 
  之前,尚不清楚母乳中这些成分昼夜变化的真正意义所在。而近日,一项发表于Pediatric Researchvolume上的研究或许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母乳如同“时钟”:为婴儿提供一天的时间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CEF)联合宣言倡导:“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内进行持续纯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喂养方式”,由此可见母乳喂养对宝宝的意义重大。
 
  近日,Pediatric Researchvolum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乳对宝宝来说不仅仅只是可以充饥这么简单,它还扮演着一个 “时钟”的角色,可以为婴儿提供一天的时间信息,可能有助于婴儿区分昼夜。
 
  这项研究以23名纯母乳喂养的母亲为研究对象,在她们每次喂养前吸出乳汁,并在24小时内检测母乳中内分泌成分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发现,母乳中的内分泌成分在一天之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母乳中的皮质醇(提高警觉性的激素)和褪黑素(促进睡眠和消化的激素),昼夜变化最为显着。[11]
 
  母乳皮质醇的昼夜节律有显着变化,早上的母乳(04:00—10:00)皮质醇水平:2.97ng/ml;下午和晚上的母乳(16:00—22:00)皮质醇水平:0.69ng/ml;相比之下,上午比下午和晚上的皮质醇水平平均高出330%;
 
  而母乳中的褪黑素与母体血液循环中的夜间活动模式相似。虽然白天无法检测到,但母乳中的褪黑素水平在夜间睡觉前会上升,在午夜时达到峰值;
 
  白天的乳汁富含更多为身体提供活力的氨基酸,例如镁、锌、钾和钠等矿物质的含量在早晨的母乳中最高;
 
  在中午时分,母乳中的铁含量会到达顶峰;
 
  而夜晚的母乳中还含有较多的DNA组成成分,维生素E也会在晚上达到顶峰。
 
  研究人员认为,母乳成分在时间上的这些差异,能帮助婴儿调整逐渐成型的生物钟,形成辨别白天和黑夜的内在机制。在皮质醇水平较高的白天:宝宝通常比较警觉,进食较频繁,睡眠时间也相对较短;而在褪黑素水平较高的晚上,宝宝通常较放松,进食时间较短,睡眠时间相对会更长。
 
  记录抽取时间,精准母乳营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母乳只能直接从乳房中摄入,这意味着母乳总是直接被宝宝摄入。而现在却大不相同了,伴随着吸奶器和冷藏技术的出现,可谓是“拯救”了上班一族的新妈妈,她们为了继续母乳喂养,都会将乳汁提前吸出并储存起来。根据2005-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超过85%的母乳喂养母亲会使用吸奶器提前吸出乳汁,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当婴儿摄入的乳汁并非直接来源于母亲的乳房,而是在白天食用了母亲夜晚产生的乳汁,或者在傍晚食用了上午产生的乳汁,会发生什么呢?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但不可否认这种“不合时宜”的乳汁对婴儿的发育具有潜在的影响。
 
  如果母乳中所发出的时间信号确实有助于校准婴儿的生理节奏,那么喝“不合时宜”的母乳可能会扰乱婴儿发育的昼夜节律,导致睡眠问题,并降低与母亲和环境的生理协调性,甚至损害婴儿的健康和发育。
 
  随着对母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解释了母乳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及如何与婴儿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完美的匹配。如果时间匹配的母乳确实是帮助设定婴儿生物钟的一个关键方法,那么可以通过简单、低成本的干预措施来标记和记录母乳被吸出的时间,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婴儿正确时间的母乳,从而改善潜在的不良发育和健康后果。
 
  参考文献:
 
  [1]:Dallas DC, Murray NM, et al. J Mammary Gland Biol Neoplasia 2015. 200:133-147
 
  [2]:Gunther M, Stanier JE, et al.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fat content of breast-milk. Lancet 1949. 2:235–237
 
  [3]:Moran-Lev H, Mimouni FB, Ovental A, et al. Circadian macronutrients variations over the first 7 weeks of human milk feeding of preterm infants. Breastfeed Med 2015;7: 366–370.
 
  [4]:Cubero J, Valero V, Sanchez J, et al.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tryptophan in breast milk affects the rhythms of 6-sulfamethoxymelatonin and sleep in the newborn. Neuro Endocrinol Lett 2005;26:657–661.
 
  [5]:Hampel D, Shahab-Ferdows S, Islam MM, et al. Vitamin concentrations in human milk vary with time within feed, circadian rhythm, and single-dose supplementation. J Nutr 2017;147:603–611.
 
  [6]:Barkova EN, Nazarenko EV, Zhdanova EV. Diurnal variations in qualitative composition of breast milk in women with iron deficiency. Bull Exp Biol Med 2005;140:394–396.
 
  [7]:Sanchez CL, Cubero J, Sanchez J, et al. The possible role of human milk nucleotides as sleep inducers. Nutr Neurosci 2009;12:2–8.
 
  [8]:Floris I, Billard H, Boquien CY, et al. MiRNA analysis by quantitative PCR in preterm human breast milk reveals daily fluctuations of has-miR-16-5p. PLoS One 2015;10: e0140488.
 
  [9]:Pundir S, Wall CR, Mitchell CJ, et al. Variation of human milk glucocorticoids over 24 hour period. J Mammary Gland Biol Neoplasia 2017;22:85–92.
 
  [10]:Katzer D, Pauli L, Mueller A, et al. Melatonin concentration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human breast milk according to gestational age and the time of day. J Hum Lact 2016;32:NP105–NP110.
 
  [11]:Jennifer Hahn-Holbrook, Darby Saxbe, Christine Bixby,et al. Human milk as “chrononutrition”: implications for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Pediatric Research, 2019. 85(7): p. 936-942.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