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2024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12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微信号
核心提示: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8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6.9亿亩次,病害发生2.9亿亩次。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地区以及黄淮地区晚播夏玉米偏重发生,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和甜菜夜蛾在黄淮、华北地区穗期混合发生,呈上升危害趋势,特别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危害加重,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局部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地区重发态势明显,对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4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8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6.9亿亩次,病害发生2.9亿亩次。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地区以及黄淮地区晚播夏玉米偏重发生,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和甜菜夜蛾在黄淮、华北地区穗期混合发生,呈上升危害趋势,特别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危害加重,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局部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地区重发态势明显,对玉米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一、趋势预报
 
  (一)虫害
 
  草地贪夜蛾全国发生面积4500万亩次,西南、华南、江南发生代次多、程度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地区偏轻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偏重发生。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2.4亿亩次,其中,一代发生7500万亩,东北大部、黄淮大部、西北大部、西南华南局部中等发生,辽宁、江苏局部偏重发生;二代发生9000万亩,东北大部、西南和黄淮局部中等发生;三代发生7500万亩,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三、四代棉铃虫在黄淮海局部和东北南部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9000万亩次。二、三代粘虫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将出现集中危害,全国发生面积4500万亩次。甜菜夜蛾在东北南部、华北和黄淮地区苗期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4000万亩。地下害虫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黄淮、华北、东北、西北大部中等发生,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4000万亩。玉米蚜虫在东北、西北、黄淮海大部、西南华南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6500万亩。蓟马在黄淮海地区玉米苗期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500万亩。叶螨在黄淮、西北、华北等地偏轻至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000万亩。
 
  (二)病害
 
  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全国发生面积8000万亩。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大部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7500万亩。小斑病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亩。褐斑病在华北局部偏重发生,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000万亩。弯孢叶斑病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500万亩。灰斑病在东北、西南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亩。穗腐病、白斑病、北方炭疽病、茎腐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线虫矮化病等在部分地区有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一)大部地区害虫冬前基数偏低,但均有基数偏高区域
 
  1.草地贪夜蛾
 
  2023年9—11月高空测报灯下回迁虫量,云南寻甸2156头、广西宜州142头、陕西兴平8头,与2022年同期相比,寻甸减少73.3%,兴平减少50%,宜州增加2.7倍。2023—2024年冬季,西南华南在田玉米面积200万亩左右,越冬虫源面积约43万亩。当前,周年繁殖区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等地单个诱芯单日诱蛾量5—15头,平均百株虫量1—4头,但云南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未防田或防效较差田块被害株率在80%以上、百株虫量50头以上。
 
  2.玉米螟
 
  冬前调查平均百秆活虫量,黄淮南部和江淮地区有所上升,东北、华北地区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其中,黄淮南部和江淮,河南41.9头、比2020—2022年均值增加43%,江苏34.5头;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内蒙古16—18头;华北和黄淮北部,山东29头、河北19头;其他省份都在15头以下。
 
  3.粘虫
 
  2023年三代粘虫北方大部地区偏轻以下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仅350万亩,比常年减少88%。9—11月高空测报灯监测,各地回迁虫量明显低于常年,广西宜州、陕西兴平分别为524头和4头,仅为2022年同期的35%、0.6%。
 
  (二)玉米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近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6.5亿亩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西南华南周年繁殖区一年四季均有玉米种植,长江流域迁飞过渡区和黄淮海重点防范区春、夏和秋玉米交错种植,播期不齐,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寄主条件。玉米主产区普遍实施免耕、秸秆还田、长期连作等栽培措施,有利于病虫源积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利于棉铃虫、甜菜夜蛾、桃蛀螟等多食性害虫转入玉米田危害。东北、华北主栽品种对大斑病,黄淮海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害抗性较差,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三)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2023年12月—2024年2月,前冬,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有利于南方病虫害发生和北方害虫越冬;后冬冷空气活动趋于活跃,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北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对草地贪夜蛾、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冬繁有一定不利影响。2024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南东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有利于病虫源的前期积累;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对流行性病害的发生不利。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