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显示 19个餐桌污染治理项目达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8  来源:泉州网
核心提示:2014年1月,经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议案》成为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三年来,决议执行情况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19个治理“餐桌污染”项目检测合格率均达到或优于省、市提出的控制指标,但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2014年1月,经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议案》成为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
 
    三年来,决议执行情况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开展的专题调研显示,19个治理“餐桌污染”项目检测合格率均达到或优于省、市提出的控制指标,但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成效 专项打击绩效全省居首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我市坚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食品安全案件勤查重罚、食品安全事件严肃问责,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水平。特别是去年,食品安全工作还被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县、乡三级绩效考核体系和综治考核内容,初步形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体系。同时,在种植养殖环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等加强监管,重拳整治农村食品市场和“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不断推进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等。
 
    统计显示,仅去年前9个月,公安部门就破获食品安全刑事案件50起,专项打击工作绩效全省第一。截至目前,餐饮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率已达100%,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困难 七大问题凸显严峻形势
 
    成效可喜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也显示,目前仍存在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县(市、区)分管领导和监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缺乏职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监管体制亟待完善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依然不足、种植养殖业源头治理还存在风险隐患、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还比较差等七个主要困难和问题。
 
    以食品安全形势为例,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有许可证的企业超过10万家,另外还存在众多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企业多、小、散、乱等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大。而大量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生产新工艺、食品消费经营新模式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出现,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新问题。
 
    建议 将食品安全考评与领导干部考核相结合
 
    针对这些问题,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地方政绩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加大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此外,在监管力量方面,县一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0%;
 
    在食品检测方面,加快建设市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市内科研院所、卫生机构以及大型企业运用专门的实验室承担检验检测工作。
 
    在加大惩处方面,以查处走私冻品、利用餐厨和屠宰加工废弃物加工食用油、互联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为重点,强化部门间、区域间的联合执法。同时对蓄意制售有害食品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从严查处,加大重点案件公开曝光力度。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