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宁波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37件 刑拘41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浙江在线
核心提示:为期3个月,排查各类主体25520户次,监督抽检食品(农产品)19081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37件,破获涉嫌食品犯罪案件10起,刑拘41人。6月26日记者从宁波市食安办获悉,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落幕。
  为期3个月,排查各类主体25520户次,监督抽检食品(农产品)19081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37件,破获涉嫌食品犯罪案件10起,刑拘41人。6月26日记者从宁波市食安办获悉,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落幕。
 
  对照全省15个重点打击清单,聚焦食用农(林、水)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省外调入肉牛、保健食品、进出口食品等9个重点环节,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风险点位开展“清雷”,精准查找问题症结和隐患根源。
 
  比如农业、林业部门重点排查蔬菜、水果、竹笋等风险产品禁限用农药添加和超标问题;海洋与渔业部门重点排查高密度养殖牛蛙、乌鳢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则重点排查牛肉、蜂蜜产品、酱腌菜、调味料酒、白酒、食用植物油、保健品、进口食品以及餐饮环节的风险隐患。
 
  行动期间,全市各相关部门合计监督抽检食品(农产品)19081批次,覆盖31大类889种重点品种,检出不合格食品252批次,总体合格率98.6%。
 
  “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广泛排查、靶向抽检、网格发现、群众举报等途径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155项。”宁波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食安办又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和会商研判,最终将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业投入品,鲜活水产品药残超标,省市外调入含“瘦肉精”菜牛及违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等35项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潜在性风险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列为专项行动‘排雷清单’。“截止目前,35项重点隐患都已全面完成整治。”
 
  “截至6月10日,全市共查处食品违法行为1120起,行政立案1037件,已结案522件,罚没金额616.9万元。”该负责人表示。
 
  行动期间,北仑区市场监管局与当地公安部门高效衔接,紧密配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端掉制假售假窝点4处,查获假冒“牛栏山”白酒50箱(1200瓶);慈溪市公安局在市场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下破获涉及我国七省市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缴获涉案减肥胶囊60000余粒,涉案总金额500余万元,捣毁生产销售窝点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
 
  据悉,专项行动期间,全市行政部门通报线索20起,移送涉嫌食品犯罪案件8件;公安机关破获涉嫌食品犯罪案件10件,对41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