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酶抑制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陈祥贵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0
核心提示:酶抑制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
   陈祥贵 教授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院长
 
  陈祥贵,教授,2001年四川大学博士毕业,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后毕业。现任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兼任工信部安全生产专家(食品组)、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副理事长、四川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专利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营养学会理事;曾获四川省五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营养与保健食品开发、果蔬加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企业委托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
 
  报告题目
 
  酶抑制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
 
  摘  要
 
  酶抑制法是目前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研究的最多、被认为最具前景的方法,在我国基层农药残留监管中已广泛应用。酶抑制法具有简便、快速、适合现场检测等优点,但也存在检测灵敏度较差、准确性不高等缺点,而酶的农药敏感性是影响酶抑制法检测农药残留准确性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和应用的是乙酰胆碱酯酶,其他种类的酶报道较少。本课题构建了652 种候选酯酶的分子结构数据库,通过集成了分子对接AutoDock Vina方法及亲和力预测ID-Score方法,建立了1 种新的反向对接程序,对219 种酯酶和37 种农药分子进行大规模的分子对接预测不同酯酶的农药敏感性,绘制了各种酯酶的敏感性农药谱及各种农药的敏感酯酶谱;在虚拟筛选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候选酯酶代表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揭示不同类型酯酶的酶学性质、农药敏感性和重金属敏感性的特征和差异,获得了可用于酶抑制法的新酶源,结合样品前处理技术,可显着提高检测农药残留的灵敏度。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