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一项新出炉的研究显示,以往认为的食用大豆恐增加雌激素并可能导致妇女乳腺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过去,由于担心大豆会提高雌激素并可能引发乳腺癌风险,很多女性都在大豆食用上表示出谨慎,但到底应如何食用大豆也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
对此,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学院营养科学与政策系的张芳芳( Fang Fang Zhang)博士指出,大豆成分异黄酮具有类似雌激素的特性,已在实验室被证明可减缓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在东亚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发现,较高的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降低死亡率存在关联,然而,其他研究也表明,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也可降低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激素疗法效果。而由于这种研究的差异性,目前尚不能明确证明乳腺癌患者是否应该鼓励或避免使用异黄酮。
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可能会影响肿瘤的存活和生长。
研究人员对美国和加拿大6235名患病超过9年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研究了她们摄入异黄酮与病情发展及死亡的关联。结果显示,消耗大量异黄酮的乳腺癌妇女死亡风险比消耗少量的妇女低21%,而死亡率降低的患者主要是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且未接受抗雌激素治疗,而采用激素治疗药物的妇女患者其摄入高浓度异黄酮与死亡率关系不大。
张博士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未看到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妇女患者其摄入大豆食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妇女,食用大豆食品还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对于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妇女,是否应食用大豆食品还有等进一步统计证明。
这项研究发表在《癌症杂志》( the journal Cance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