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海产品  黑作坊  周黑  烟台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食品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2017年湖北省小麦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5  来源:湖北粮食局

2016年四季度以来,麦价一路高歌,麦价重心显著上移。截至5月中旬,省内国标三等小麦进厂均价达到1.28元/斤,同比大幅上涨0.14元/斤。在国际国内供需基本面宽松的格局下,为何省内乃至国内麦价却如脱缰野马,背离基本面?新季小麦上市后,会否重复演绎上年行情?为对今年的小麦走势做一个初步的预测,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生产形势、宏观经济和基本面等逐一梳理,以求寻找今年我省小麦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小麦生产及质量情况。


根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今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1641万亩,同比减少21万亩;单产514斤/亩,同比略减;预计总产量达到84.34亿斤,比去年略减1.3亿斤。预计收购量67.5亿斤,比去年减少1.1亿斤。


去年冬播以来,我省雨水较充足,小麦出芽率较好,麦苗长势较快,但今年开春后,小麦孕穗期间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病虫害较重发生,4月份部分产区麦苗因强风吹刮出现倒伏现象。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小麦收割期预计比去年推迟一周,约在本月20号以后。而据气象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我省襄阳、随州等地麦收期间天气晴好,小麦质量预计好于去年。


二、前期市场运行情况


(一)省内麦价一路上行。


春节前后,受企业停工停产、开机检修等因素影响,麦价保持相对平稳。2月中旬后,省内企业复工生产,开机率逐步回升,市场购销活跃度趋升,但达标粮源有限。尽管此时地储轮出启动,但轮出量及质量难以满足用粮企业需求,企业加大外采力度,托市粮源成为省内粉企购销主渠道之一,小麦进厂均价1.2元/斤,同比上涨0.13元/斤。进入3月,受托市粮源投放区域、品质差异,流通粮源偏紧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加剧,河北、山东等地小麦进厂价一路攀升至1.3元/斤,市场粮价逐步与托市竞拍成本接轨,拉动省内麦价继续上行,至3月末,小麦进厂均价达到1.25元/斤。4月份后,农户手中余粮基本告罄,托市拍卖成为粉企粮源采购主渠道,主导市场价格,地储轮出量价齐升,采购成本与托市竞拍基本持平。至5月中旬,省内小麦进厂均价达到1.28元/斤,同比大幅上涨0.14元/斤。


(二)粉价稳中略降,麸皮价格震荡运行。


一季度,受麦价持续坚挺影响,企业对面粉挺价意愿增强,价格并未按照往年惯例出现下调。截至3月末,省内特一粉出厂均价1.67元/斤,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09元/斤。二季度,天气逐步升温,终端需求逐步转淡,加之市场竞争激烈,粉企缓步下调面粉价格。至5月中旬,省内特一粉出厂均价1.65元/斤。


麸皮方面,节后企业开机率下调,麸皮处于“去库存”阶段,市场供给减少。同时,下游养殖业行情即将开启,企业备货补库需求增加,麸皮价格逐步回暖。2月末,省内麸皮出厂均价0.85元/斤,环比上涨0.05元/斤。3月,由于下游养殖业恢复缓慢,麸皮市场购销呈现冷清局面,价格受压走低,截至月末,麸皮出厂均价0.78元/斤,环比下跌0.07元/斤。进入二季度,在麦强面弱格局下,粉企对麸皮挺价意愿增强,加之省内小龙虾等水产养殖业开启回暖趋势,麸皮价格缓慢爬升,至5月中旬,麸皮出厂均价稳定在0.8元/斤。


三、市场走势特点分析


(一)需求羸弱下的供给阶段性偏紧凸显,推动麦价重心大幅上移。


从需求上来看,湖北省近年来小麦消费需求呈现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城乡人口饮食结构优化升级,主食在三餐中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去年四季度以来,玉米/小麦价差不断攀升,至今年一季度已达到1000元/吨以上的历史高位,导致小麦饲用受到抑制;工业需求也在麦价长期高位运行下跌入低谷。2016年全省小麦消费需求合计390.6万吨,其中口粮消费189.2万吨,同比下降15.8万吨,降幅7.7%;饲用消费159.2万吨,同比下降30.8万吨,降幅16.2%;工业消费42.2万吨,同比下降6.2%。


供给大幅下降成为省内麦价今年以来快速上涨的重要推手。2016年,我省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和多轮强降雨,粮食等农作物受灾严重,小麦不完善粒超标及病害影响较为普遍,达标粮源同比下降明显,托市收购量同比持平略减。同时,小麦省外流出量大幅增加,导致小麦流入、流出量首次出现顺差,同比供给减少96.2万吨。


从统计数据看,尽管今年我省托市小麦拍卖成交量及地储小麦成交量同比大幅增加,但仍难以弥补刚需缺口。按照2016年我省小麦消费量 390万吨计,年初至今消费需求至少在150万吨以上,但截至5月中旬,政策性小麦成交量合计仅为27.4万吨,加上农户手中余粮收购量,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外采粮源成为省内企业维持加工生产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粮源偏紧的局面在外省小麦主产区同样上演,在托市拍卖主导市场价格的状况下,加上出库费、运费等费用,使得我省小麦进厂价格“高烧难退”。


(二)托市拍卖成交价成为上半年小麦价格上涨的“天花板”。


在市场流通粮源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下,政策性粮源作为市场供给主要渠道,其拍卖成交价成为上半年小麦市场价格“风向标”。同时,由于供需基本面偏空的因素,拍卖成交价同样也成为麦市上涨的“天花板”。


从今年托市小麦历次成交情况来看,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市场粮源枯竭,小麦市场价逐步与托市小麦起拍价持平,托市拍卖成为市场供给主渠道。至4月1日,成交量、成交率均达到今年以来峰值。据统计,截至5月9日,2017年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624.5299万吨,同比增加574.8744万吨。其中,湖北成交9.6085万吨,同比增加9.5885万吨。今年以来,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成交量持续高位,保持在40-60万吨水平,大幅高于去年同期。


同时,成交均价始终在拍卖底价附近波动,表明在终端需求羸弱,面粉、麸皮等产品价格上行乏力的因素制约下,倒逼企业在用粮成本上加以控制,抑制了成交均价的上扬。


(三)麦强面弱、粉麸齐弱局面难改,粉企经营利润进一步恶化。


1-2月份春节前后,面粉旺季不旺,行业尚处于微利阶段。自3月份开始,随着麦价快速上涨,麸皮价格低位徘徊,企业经营利润迅速恶化,开工率随之大幅下滑,截至5月初,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工降至40%以下。


2014年以来,在托市收购政策支撑下,麦价处于高位运行,加工企业收购成本居高不下,而粉价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价格上涨有限。麸皮受下游饲料养殖业复苏缓慢及天量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拖累,自2015年以来重心大幅下移后,至今仍然在0.8元/斤附近徘徊,难以恢复至高峰时的1元/斤。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中型面粉加工企业加工利润在-40~-50元/吨,保市场成为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


三、后市预测


(一)小麦开秤后将高开高走,托市启动概率依然较大。


从往年情况看,由于湖北小麦收获时期早于北方,在当前北方市场麦价远高于去年的背景下,省内小麦上市后,价格优势明显,华北地区贸易商、面粉加工企业将通过大量收购湖北小麦搀兑生产平抑成本,加之本地企业制粉、补库需求,农户惜售心理增强,将共同推高麦价。预计小麦开秤价在1.05元/斤左右,后期逐步走高。但托市小麦的高库存、国内小麦的丰产预期都将强烈影响到市场收购主体心态。同时,考虑到华北地区当前粮源采购成本(运费、库存费用等),1.15元/斤或将成为外地采购主体在鄂收购粮源的天花板,从而确保企业生产利润。后期更为可能的局面是由于收购主体入市心态谨慎,加之收购资金有限,收购量控制在企业1-3个月左右的生产所需即会放慢收购节奏,降低库存成本。此时,麦价上涨势头将受到抑制,托市启动适时介入。


(二)供需基本面偏空,麦价远期难以看好。


首先是全球小麦产量、库存量攀至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4月预计2016/20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7.5136亿吨,比上年增加1613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期末库存为2.5226亿吨,较上年增加105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4.26%,略高于上年度的33.89%。其次,从国内看,库存余量仍高位增加,供求结余量继续扩大。虽然今年以来国家托市小麦拍卖成交相对活跃,阶段性去库存加快,但国家小麦政策性库存仍处于高位。截至5月上旬,国家托市小麦剩余数量为5700-5800万吨,同比高1800-1900万吨。预计2016/2017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2493.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2.8万吨,增幅5.2%。再次,新季小麦丰产预期强烈。多机构调研显示,目前主产区新季小麦生产形势良好,增产预期强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10万公顷,同比减少8.7公顷;单产5.361吨/公顷,同比增加34公斤/公顷;产量12920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因而,在新季小麦上市后,市场供给偏紧的局面将大幅缓解,远期麦价下行的概率较大。


(三)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推动优普分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近年来国内优质小麦播种面积连年下滑,优麦市场供需状况仍显得偏紧。有关市场机构预计,近年来,国产优质强筋小麦的总量估计在350万~450万吨,市场需求量在600万~800万吨。由于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产不足需现象比较明显,进口优质强筋小麦弥补供给缺口已成为主要途径。


相对于普通小麦市场的低迷而言,近年来优质小麦价格整体表现一直较为坚挺,2012年国内优质小麦价格基本上是跟涨普麦价格,但2013年以后主动上涨动能明显增强,尤其近两年夏粮收购期间优质小麦价格均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行情。就当前市场来看,优普小麦之间的差价也处于较高位置,品种较纯的优质小麦依然俏卖价高。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