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网红鲍师傅” 全国只有 26家正宗门店 浙江仅一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4  来源:钱江晚报
核心提示:4月2日上午,杭州西湖区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商标侵权案,告诉了吃货们一个残酷的事实——杭州十来家所谓的网红鲍师傅糕点,只有一家是正宗的。这场官司,是正宗的鲍师傅告了转塘的一家“鲍师傅”和一家北京的餐饮管理公司,要求赔偿20万元经济损失。
  “你吃过肉松小贝吗?”
 
  “哇,你说的是网红鲍师傅糕点吗?”——网红店的火爆程度总是让人费思量。
 
  不过,4月2日上午,杭州西湖区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商标侵权案,告诉了吃货们一个残酷的事实——杭州十来家所谓的网红鲍师傅糕点,只有一家是正宗的。
 
  这场官司,是正宗的鲍师傅告了转塘的一家“鲍师傅”和一家北京的餐饮管理公司,要求赔偿20万元经济损失。
 
  转塘这家“鲍师傅”是从北京那家餐饮管理公司得到的商标授权,通俗地说,就是加盟商。而北京那家公司在全国授权了100多家“鲍师傅”。
 
  注意,我们说的是正宗,而不是真假。“真假”是个法律问题了,留待法院判断。
 
  都有合法注册商标,焦点在于有没有侵权
 
  昨天的原告,是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一,是杭州之江度假区晓贝糕点店——它在转塘,门头上有大大的“鲍师傅”;被告二,是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一是被告二的加盟商。尽管事实大家都清楚,被告提供的糕点不是媒体之前报道网红鲍师傅的糕点,但从法律上来说,被告理直气壮,他们有合法注册商标。
 
  原来,鲍才胜在2014年9月注册“鲍师傅”商标,当时核定的是商品服务类第30类,主要是指面包、糕点等。
 
  北京易尚拥有的“鲍师傅”商标,原本是一个叫鲍海滨的厨师注册的。去年,易尚从鲍海滨这里转让而得。易尚还注册了“鲍师傅小贝”“鲍小贝”等商标。其中“鲍师傅”商标他们注册的是第43类,主要指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饮料的服务。
 
  两个商标都是合法的,所以从法律上来说,两个都是真的。
 
  庭辩焦点在于,有没有侵权。

  原告鲍才胜公司说——
 
  这些糕点是我们原创的,是我们慢慢把市场做起来的,报道中说的网红店也是我们。你们有像你们自称的“6年研发经验吗”?你们的主打产品是什么?现在,你们在门头上用“鲍师傅”,包装袋,小票都是“鲍师傅”,甚至于有的新店开张,海报上说“我们来迟了”。消费者等的是你们这种“鲍师傅”吗?你们以“鲍师傅总部”的名头在全国疯狂发展加盟商,太恶劣了。
 
  被告一的代理人说——
 
  我们只是一家小店。加盟的,付出6.8万元加盟费,整个开店过程,装潢到产品设计都是得到被告二指导的。
 
  所以,重点是被告二。
 
  庭辩中,被告二北京易尚方面强调——
 
  你们注册的是30类,是产品类。我们注册是43类,服务类,包括现在的面包房现场制作,现场销售,还配合饮料等销售。你在30类的产品商标注册,不能禁止我在43类服务类的使用,所以我们不算侵权。再说了,你们是网红店,也就是一阵风的事,又不是驰名商标,只有驰名商标才能跨类别保护。
 
  原告说,北京易尚授权加盟的“鲍师傅”在全国范围内有一百六七十家,招商时用的就是鲍师傅上海人民广场店的图片,宣传照片大量盗用鲍才胜公司“鲍师傅”糕点店面照片。原告已将这些内容全部公证作为证据递交法庭,鲍才胜公司认为被告一被告二的行为挤压了他们潜在的商机,要求赔偿损失20万元。
 
  庭审持续3个多小时,双方不同意调解。法庭没有当庭判决。
 
  感受各路“鲍师傅”
 
  正宗的“鲍师傅”与其他“鲍师傅”比究竟怎么样?本报记者去现场看了看,也买来尝了尝。
 
  鲍才胜公司在浙江的唯一门店是延安路店,昨天下午两点,二十多位顾客在排队。“杭州只有这一家是正宗的,我查过的。”杭师大的学生翁同学说,在老家台州,曾有家鲍师傅糕点,后来改名字了,他的同学买过其他家的产品,认为包装和口味都有差别。现场排队的李先生说,他是一名资深“吃货”,购买过武林路520号的鲍师傅产品,“那家的比较腻,盒子也是不一样的,我也是买完才发现不同的。”他指着店内说,“你看,正宗的鲍师傅,他们的厨房全是开放的。”
 
  武林路520号的鲍师傅糕点,除了“鲍师傅糕点”字样,左上角有一个红底的头像。店员说,“这就是网红蛋糕啊!杭州就两家,我们家和延安路那家。”这家店门口,没有网上盛传的排队情况。十余分钟内,只有一位顾客买了泡芙。
 
  对比各家产品,延安路正宗“鲍师傅”有海苔酥松小贝等三款小贝产品,其余几家一般有四款,价格方面均在27~32元/斤左右。

  鲍师傅鲍才胜是江西资溪县人。资溪是小有名气的面包之乡,有很多人在全国各地开面包房。
 
  今年44岁的鲍才胜和妻子辗转河南,安徽等地开过面包房。2004年两夫妻到了北京,2005年,他独创了“肉松小贝”,生意不错。他也慢慢地将店开到了雍和宫、长椿街等地。
 
  2013年,北京电视台美食频道做了个节目“北京十大排队名小吃”,“鲍师傅糕点”入选,声名鹊起。接下来的几年里,鲍才胜在天津、上海等地开店。与此同时,网络媒体崛起,最夸张的报道是“排队7小时才吃到”,配以延绵长队的店门口照片,鲍师傅糕点成了网红店。
 
  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务部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全国正宗门店仅26家,其中北京13家,整个浙江就杭州延安路龙翔桥地铁口一家是正宗的,仅此一家,其他都不是他们的店。他们说,“假冒店”全国有上千家,其中最上规模的就是北京易尚授权加盟的。所以,他们目前在北京南京和杭州三地启动了维权官司,主要针对的也是北京易尚。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