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海产品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侦探 » 正文

偶氮甲酰胺是何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3  来源:饮食参考
核心提示:关于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无论谁拿出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只要能有效推翻其安全性的结论,国际法典都会及时修订标准,我们国家也会跟进。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并无这样的事情发生。
   关于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无论谁拿出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只要能有效推翻其安全性的结论,国际法典都会及时修订标准,我们国家也会跟进。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并无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新闻中为何提到,“在欧盟,偶氮甲酰胺因怀疑其对人体致癌而被禁止用于食品添加,即使是儿童使用的塑料地垫里,法国等国也不允许生产商添加这一成分。而我们却可以随意添加到每天食用的主食里。”
 
  这一说法显然是“外国月亮圆”的套路,但我不止一次说过,“别人不用的我们居然还在用”很正常,“别人可以用的我们居然不让用”同样很正常,这只不过是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不同的管理决策。比如我也可以说,“在中国,因怀疑硼砂对人体有害而禁止其用于食品添加,而欧盟却不顾消费者安危,允许将它添加到每天食用的食物中。”
 
  无论哪个国家,“食物中允许添加”一定是以消费者健康为先的,但“食物中不允许添加”的原因则五花八门,除了“不安全”,还可以是:用不着加、加了消费者反而不喜欢、反正可以加别的,甚至还可以是“闹的管理部门受不了了”。
 
  你可别笑,知道新加坡、日本为什么可以不用偶氮甲酰胺吗?因为它们还可以用过氧化苯甲酰,也就是以前吵的沸沸扬扬的“面粉增白剂”,那为啥我们不能用呢?因为媒体和一些专家连续折腾了8年,原卫生部最终以“没有工艺必要性”的理由禁用了。鬼知道这一轮炒作过后,偶氮甲酰胺会不会是同样的命运。
 
  实际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工艺必要性,大家存在一些误解。不是因为你可以用别的东西替代,所以它就没有必要性了。如果这么理解,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岂不是都可以说别人是不必要的?新闻中说可以用盐和鸡蛋增筋,但这种方法未必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且存在成本和工艺控制的难题。而且这种排斥一切添加剂、回归自然的诉求实际上并不现实,大家都知道走路上班最环保,那是不是可以取缔公交、地铁、私家车、自行车呢?
 
  新闻中还有这么一段,“呋喃西林是禁用兽药,呋喃西林会代谢产生氨基脲。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脲的含量不得超过0.5ppb。45ppm的偶氮甲酰胺产生45ppb的氨基脲,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上限的90倍!”言外之意,面粉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的量太大,不安全。
 
  实际上“90倍”完全没有科学道理,只不过是个吓唬人的噱头罢了。氨基脲在动物源性食品的0.5ppb相当于一个“指示剂”,而并非安全限量。动物源性食品如果氨基脲含量超过0.5ppb就可以判定是用了禁药,而不是其他途径的偶然污染。其实这一点和运动员的尿检颇为类似,科学家检测的往往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留下的“足迹”而并非药物本身。
 
  另外,偶氮甲酰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生产者可以随意添加。如果加少了,增筋效果不足,烤制的时候面团容易涨破、裂开。如果加多了,过于筋道,烤制的时候气泡就撑不开,面包会小而硬,所以这还真是个技术活呢。虽然不排除一些小企业、小作坊滥用的可能,但不能因为这个而禁用它吧?有人闯红灯、酒驾,需要禁止人们开车吗?
 
  对于偶氮甲酰胺的检测,目前国内似乎没有食品中偶氮甲酰胺的检测方法,不过也这不足以成为禁用它的理由。检测不是监管的全部,对过程和行为的监管比末端检测重要得多。比如很难用检测来辨别果冻里面的明胶是不是来自废弃皮革,或者餐馆炒的菜用的是否是地沟油,那是不是就没法管了?显然不是吧。
 
  文中还有许多耸人听闻的表述,这里就不一一指出来了,比如“虽然北美地区允许使用该添加剂,但是在面粉添加这一成分时会在成分表中标示该物质含有可能致癌成分。”这其实和“美国人从来不吃转基因”一样荒唐,如果你向外国人求证一下就知道真伪。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