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黑作坊  黑窝点  海产品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传感有情 相约桂林——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8
核心提示:2017年11月7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圆满闭幕。闭幕式上,主办方颁发“优秀论文奖”及“优秀报展奖”,同时宣布下届化学传感器大会的承办单位。

2017年11月7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十三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3th SCCS)进入尾声。闭幕式上,数百位参会代表重聚会场3层银河厅,聆听六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主办方颁发“优秀口头报告奖”及“优秀报展奖”,同时宣布下届化学传感器大会的承办单位。

  大会报告环节

报告题目:功能纳米材料界面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报告人:天津大学 卢小泉教授


重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危害人体健康。团队基于可视化传感器设计理念,开发了一系列常见重金属离子可视化检测的策略,如氧化石墨烯负载Au/Fe3O4纳米颗粒超灵敏度检测汞离子;氧化石墨烯负载的Pd纳米颗粒超灵敏度检测汞离子高选择性、超灵敏度、快速化检测金离子;高选择性、超灵敏度可视化检测三价铬离子等策略。

报告题目:功能材料与化学传感器

报告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孙立贤教授


由于低维纳米粒子属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区域,内部原子存在有序-无序结构,因此低维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壳层结构,与体相材料的完全长程有序不同,导致低维纳米材料出现一系列特有的现象和性质。团队以纳米多孔材料如 MOFs、多孔碳为基体,复合金属纳米粒子、导电聚合物等材料,设计制备了新型多功能复合材料,用于传感器的研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报告题目:有机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报告人: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逯乐慧研究员


黑色素广泛分布在人体的毛发、皮肤、肝脏的器官中,其主要成分为聚多巴胺。聚多巴胺能有效包裹在几乎任何材料的表面,团队利用这一特性,开发了新型聚多巴胺成像纳米探针,成功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此外,团队开发了针对卵巢癌的诊断试剂盒,实现卵巢癌的及时、简便、快速诊断。

报告题目:高性能荧光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

报告人:湖南大学 张晓兵教授


过去几年团队采用了双敏感团策略、FRET机理以及跨键能量转移机理,构建了一系列比率型探针用于各类目标物的成像研究。如开发一系列双光子及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及组织成像深度;利用具有分子内质子转移性质的HPQ化合物开发固态发光荧光成像探针,用于蛋白水解酶、碱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检测及原位成像研究等。

报告题目:电化学传感及分析仪器设计

报告人: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牛利研究员


团队针对电化学分析及传感技术方法现存问题,围绕环境分析、生物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研制开发了多种用于有毒有害气体、水体离子监测、生物检测芯片、食品抗氧化分析等多种具有明显实际应用前景的实用化电化学及光电化学传感器件。

报告题目:高阶化学传感与复杂体系精准定量

报告人:湖南大学 吴海龙教授


吴海龙教授以团队相关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三维荧光光谱(EEMs)、LC-DAD、LC-MS等多维多通道传感响应,着重报告化学多维校正策略及其在生命、环境、食品、医学等领域的高效定量分析应用,如人体液样中兴奋剂和抗癌药物及其代谢药物含量、环境废水中有害成分含量等快速定量分析。

  闭幕式环节


本次会议共安排口头报告41个,墙报展示146篇。两天的会议中,组委会特别安排报展集中参观讨论时间,邀请专家评委对口头报告和大会墙报评审打分,评选出优秀口头报告奖9名,优秀报展奖17名,现场颁发证书与奖金。

俞汝勤院士、章宗穰先生、沈国励先生颁发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

依次颁发大会优秀报展奖(一等级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最后,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宣读本次大会纪要,回顾两天学术交流取得的累累硕果。吴海龙教授宣布,下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将由大同大学承办,于2019年在美丽晋城再次召开。

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吴海龙教授宣读纪要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