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食品生产管理 » 体系认证 » 正文

方法偏离、非标方法、方法改进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6
核心提示:方法偏离、非标准方法、方法改进区别
   方法偏离、非标准方法、方法改进区别
 
  1
 
  三者的区别
 
  非标准方法:
 
  指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以外的检测方法;
 
  一般包括:
 
  1)仪器制造商制定的方法;
 
  2)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书籍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
 
  3)实验室开发的方法;
 
  4)实验室修改的方法。
 
  方法的改进:
 
  指对标准方法规定的仪器配置、操作步骤等的改进,比如使用更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与标准方法不同的试样前处理方法等。
 
  改进的方法也属于非标准方法,需要进行方法确认。
 
  方法的偏离:
 
  指由于特殊情况导致不能完全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
 
  对标准方法的偏离,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方面才能发生:
 
  1)有文件规定;
 
  2)经过技术判断;
 
  3)经过授权;
 
  4)客户允许和同意。
 
  方法的偏离是临时的、个案的情况,与非标准方法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一个方法长期偏离,需要等同非标方法来处理。
 
  2
 
  需要做方法的确认的情况
 
  在新版CNAS-CL01:2018准则7.2.2.1中明确要求
 
  “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方法、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其他修改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
 
  实验室日常检测活动中,时常出现以下情况:
 
  1)检测对象与标准方法不一致;
 
  2)操作方法与标准方法不一致;
 
  3)仪器配置与标准方法不一致;
 
  4)标准样品等与标准方法规定不一致。
 
  实验室要对以上这些不一致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常态,则为非标准方法,按照非标的要求要求进行方法确认。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