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他和他的“厨房”在广州站稳了阵脚,这当中经历了什么你不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8  来源:美食导报
核心提示:广州,一个美食百花齐放的美食荟!广州之所以有“食在广州”的美誉,除了粤菜的影响力和江湖地位外,还因为改革开放后,广州人的包容并蓄,海纳百川,让外来菜系得以在广......

广州,一个美食百花齐放的美食荟!

广州之所以有“食在广州”的美誉,除了粤菜的影响力和江湖地位外,还因为改革开放后,广州人的包容并蓄,海纳百川,让外来菜系得以在广州占有一席立足之地,使广州成为一个美食百花齐放的美食大都荟。

这些进入广州打拼的外地餐饮人,经过辛勤汗水的浸淫,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家乡的美味。这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故事。

 来自湖南衡阳的江滔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

一位外地人在广州经营餐饮的缩影

创业者的餐饮人情怀

在广州天河公园附近的上社BRT站旁,有一间名为“家姐厨房”的餐厅,这个选址,后边是城中村,附近没有一点餐饮的氛围,车来车往间也没有聚集人流的商圈。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这间餐厅依然在这里站稳了阵脚。有意思的是,餐厅主打的是出品不俗的粤菜,但餐厅的主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对于经营粤菜馆,他有自己的情怀与坚持。

2006年

在南昌完成学业后,江滔来到了广州。

经过市场调查,一心想要创业的他选择了餐饮行业,他着手筹划,开了一间快餐店

2006年-2013年

刚开始,快餐厅的营收不错,在他花费了一大番心机之下,最鼎盛的时候,连续开了20多家分店 。这个时候,江滔也试着去经营其它品类,什么好卖的就卖什么,例如烤鱼等。然而,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出品质量不稳定,在此情况下,江滔的店铺逐渐进入了衰弱期。

针对出现的问题,江滔痛定思痛,决定慢慢缩减经营,并且思考新的餐饮模式

2013年

江滔将之前所开设的快餐店都一一关闭,新的经营模式的“家姐厨房”粤菜馆诞生这个时候,他将全副心力都花在了“家姐厨房”上,在外人看来似是有点孤注一掷,但在江滔心目中,“家姐厨房”,是他投入了真感情的结果。

当年选址天河区的店址,属于天河公园范围,这一片城中村多,没有什么大店,甚至没有形成餐饮氛围(事实上到了今天也没有形成),至今,也只有城中村的小店,在当地村民以及外来租住户的帮衬下维系着当地的餐饮。而“家姐厨房”的出现,像传统的粤式酒楼格局,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有室内也有露天的大场地,似乎与这一区域的消费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江滔坦言,一开始选这个店址的时候,就有点盲目自信。

从快餐到立志差异化

作为湖南人,江滔没有选择自己的家乡菜为餐厅主打,而是选择了本地化的粤菜。他当时的想法,一个外地人要在广州餐饮界立足,应以广州人所能接纳的菜系为佳。所以,“家姐厨房”一开始的经营理念,是将广州老城区的传统餐饮“搬”到天河区,而事实上,这是一个决策上的错误。 首先,江滔自身的经营思路没有转化,过去经营快餐店的快速复制与模仿模式,并不适用于大店;其次。天河区的居住人口对老城区的传统粤菜并不买账。

经过一段时间的营业,作为经营者的江滔,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看当今消费模式的转化。他认为粤菜餐饮已经走过了一个模仿年代、抄袭年代,餐饮市场也从求大于供到了供大于求,要想餐厅能站稳阵脚,就要做到差异化。  

“家姐厨房”的装修和定位都已经成型,如果要做一个彻底的变革,那重来的成本足以去开设一间新的餐厅。江滔所思考的,是如何不改变餐厅硬件的前提下,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在现有基础上达到产品突破。

经过两年时间的摸索,江滔再次为“家姐厨房”定位——做大众化的粤菜。对于出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食材,只选择独特天然的食材;烹饪,用传统的手艺呈现;从各个方面对成本进行把控。

信心和付出成就事业

为了“家姐厨房”的改变, 江滔亲力亲为,投入到变革当中。

◎从各地搜罗的天然食材是家姐厨房的特色  

首先,是食材。出品是餐厅的生命线,好的出品必须要有好的食材来支撑。

这个时候,江滔首次体验到一个实干的餐饮人的辛劳,他开着车跑遍了整个广东,一个个地市地深入,去了解不同的食材,一样样尝试对比,抽丝剥茧,过滤出好的食材。他说,鸡、鸭、鱼、猪是粤菜中最常见的食材,也十分家常,但这些食材的品类非常多,怎么才能找出有差别化的食材,做出特别的菜肴?

◎从农家中找寻食材是 家姐厨房的特色  

两年时间,江滔四处“采风”,每找到一种好食材,他就直接与农户沟通,寻求稳定长期的供货方式。有很多他所拜访过的地方,所出产的食材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原因是量不够大,而当地的农户也很操劳,他的介入,一定程度也解决了这些农户的生计问题,并且这种点对点的沟通合作,令到“家姐厨房”的出品,与其他酒家的出品有了很大的差异。

而差异的表现在于,出品的菜式食材滋味更足,但价格还能保持大众化,食客都能接受。像鸡,选的是稻谷鸡;鱼选的是从笔架山运来的山泉鱼;猪肉选用的是瑶山的石头猪……而这些食材,也采用最简单的烹调手法,例如石头猪,因为饲养环境天然,猪肉不会有膻味,也不会柴口,开水一焯便可以吃;鱼肉也是最简单的油盐蒸、黑榄豆豉蒸,滋味美美的。这种寻常品类上的细化与精化,使食客们一尝便尝到了很大的区别。而且,店里的生意也逐渐旺盛起来。  

“家姐厨房”的部分菜品如下:

陕北鹿角菜 

黑支竹

有机山药焖石头猪

农家腊肉配乐昌火山芋头

古法盐焗中山乳鸽

鲮鱼羹

椰香鸡

“家姐厨房”的转变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头三个月,家姐厨房已经实现了盈利,附近的商务客、家庭客都陆续成为了这家店的主顾,并且,店家的名声也辐射到了其它区的食客,有些客人还是从较远的地方专程前来帮衬的。

对此,江滔笑言,在自己真正投入到餐厅的改变时,才意识到“没有情怀就做不出好产品,做不出好产品就会被淘汰”。

“家姐厨房”所走的路,

给了江滔很大的信心

“做餐饮,必须下定决心,走差异化的路,才能在如今浮躁的餐饮大环境里最终生存下去。”

作为一个从外地来广州开餐馆的经营者

江滔和他的“家姐厨房”

在广州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